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哲思录第001篇

哲思录第001篇

作者头像
章鱼喵
发布2018-08-22 15:23:56
1760
发布2018-08-22 15:23:5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codingcoding

读过的书总是记不住

翻阅以前的读书笔记,发现原来自己以前读过不少书,只是几乎都忘了。

那些看过的书,现在脑中只剩下一些浮光掠影,就如同看过多年的电影,只记得几句台词,几个画面。

如果看过的书,不能真正影响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读书有何作用?只是为了体验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伪充实感?还是为了记住某些桥段,作为饭桌上显摆学识渊博的谈资?

显然,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而实际上这几年的读书经历却没让我感到有明显的成长。

那么,应该是我在读书方面出了问题。我是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去读书,并以为看完了书,作了读书笔记,就将这本书掌握了。然后就奔向另一本书。这种肤浅的阅读肯定不会让这些看过的书与我的生活交融,就像猪八戒吃美食,不管什么都一口吞下,不经咀嚼,刚到胃中,又立即化为粪便排出。一直在吃,一直很饥饿...

书是看不完的。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读书,与在大学考试前几天通宵恶补没什么区别。

那么要怎么去读一本书?现在我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答案,先给自己立一个flag:

  • 每天保持阅读,摘抄阅读笔记。
  • 每周写两至三篇拆书稿。
  • 将书中的理念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并改变自己的思维或行动。

如:今天重读《拖延症再见》,为了避免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分心,我在写作时,将电脑的网络断开了。这样就能减少诱惑。从工作状态切换到游戏状态容易,反之则很难。而人在压力大时,往往会做一些无关紧要但能给自己带来表面放松的事情,从而一拖再拖,解决的方式之一就是:切断各种干扰源。

以下是此书的一些摘抄。接下来再详细拆解此书,并附带我将如何将此书理念落实到工作生活中。

拖延症再见

拖延症再见

当我们没有「用好时间」时,我们会不自觉地产生内疚和自责,觉得自己像个败家子。

虽然大家都说自己有拖延症,可是他们这么说时,表达的意思却不尽相同。人们说自己有拖延症,有时候是想说「我的生活不应该是现在这样」、「我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拖延症不幸成为发泄对生活不满情绪的出气筒;有时候是想说「我做得不够好,不是因为我懒,也不是因为我笨,而是因为拖延症」,于是拖延症成为自我安慰的替罪羊;有时候人们说自己有拖延症,是在标榜「我有病我骄傲」,和「中二病」、「屌丝」、「逗逼」一样,人们喜欢用「拖延症」这样的性格标签,来认同自我、寻找同类。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什么病流行,人们就爱得什么病。

他们心里都有一个过于理想的自我,和这个理想的自我相比,现实的自我永远都做得不够好。他们觉得正常的自己就应该一直是专注而高效的,像个上紧发条的机器,永不疲惫。而当现实自我表现出松懈时,他们就开始对自己心生不满,觉得自己拖延、效率低下。他们常常会恶狠狠地责备自己,也常常觉得「拖延症」拖了他们后腿,成了他们成功路上的障碍。他们对自己有拖延症确信不疑,因为他们经常这样问自己: 「为什么别人看起来更有效率,我却不行?」「为什么我前一段时间心无旁骛,效率非常高,现在却不行?」「如果以这样的效率,我没法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了,这难道不是拖延症害的吗?」

他们有心改变,却无力回天,迷茫无助地在空洞的生活中挣扎,仿佛有一个黑洞,把他们的意志力吸走了。同时吸走的,还有他们的活力、乐趣和希望。

我们经常陷入现在的诱惑和未来更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

我们对懒惰自我的策略,是拖延之前狠狠地恐吓自己,而拖延之后强烈地谴责自己——这和我们国家的外交部倒是挺像的,当然那个懒惰自我,也还是该干嘛干嘛。所以我们经常一边自责一边拖延。

任务是否会产生压力,不是由任务难度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任务的看法决定的。当我们把任务看作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当任务能激发我们的兴趣时,任务再难,我们也愿意去面对挑战。相反,当我们把任务看作是一个「可能证明我终究还是个笨蛋」的潜在威胁时,任务再容易,我们也会觉得压力重重,并想要逃避和拖延。那些被我们看作威胁的任务不仅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挫折感和负面情绪。处理这些负性情绪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和心理资源。于是我们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压力越大,我们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放松。放松后回头一看,原本就很紧迫的时间又迫近了些,压力更大了,我们只好继续放松。压力和拖延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曾经想弄清楚狗是怎么得抑郁症的。它把两群狗赶到A和B两个笼子里,并给笼子通电。A笼子和B笼子用一根铁杆接通,所以两个笼子的狗都经受了一样的电击。区别仅在于,A笼子里有切断电源的杠杆,而B笼子没有。A笼子的狗很快学会了通过按压杠杆切断电源,而B笼子的狗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着A笼子的狗切断电源(当A笼子的狗切断电源时,B笼子也断电了)。把这两群狗分别放到C笼子里,C笼子并没有杠杆,但是很矮,狗只要奋力一跃,就能跳出笼子。当给C笼子通电时,原来在A笼子里的狗很快学会了从C笼子里跳出来,而原来在B笼子的狗却趴在笼底,呜呜地经受着电击,一动不动。因为在前面的实验中,B笼子的狗已经习得了这样的信念:「我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今天这种叫做「习得性无助」的信念,被普遍认为是抑郁症的根源。

完美主义并不是以工作结果或者工作过程来评判的,而是以你对自己的期待来评判的。

习惯在一个任务开始之前,先给自己设立一个看起来不太可能达到的完美标准,并因为这个标准而迟迟无法动手,那你可能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两种不同的完美主义者: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者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他们都有很高的要求和标准,但两种完美主义在信念上存在重大区别。第一个区别是关于自己的。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不仅有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而且相信自己有与这种要求相匹配的能力。他们的高标准与高的自我意向是相适应的。「没问题,我能做得这么好」。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在高标准之外,却常有与之不匹配的低自我意向,他们并不相信自己真的能符合完美标准:「如果能做这么好就好了,可惜我肯定做不到」。所以高标准只会增加他们的挫败感,提醒他们自己的不完美,而他们偏偏又很难忍受自己的这种不完美。

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虽然同样讨厌失败,但他们会把失败看作成功路上必然的经历,看作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在他们看来,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可以不断增长的,而失败正是「刷经验值」的过程。所以他们能在失败后很快调整自己,重新出发。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却把一个人的能力看作固定的东西,而他们所面对的每个任务,都是对自己能力的证明和考验。他们的心里存在这样的信条:「如果我不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件事,说明我不够聪明,缺乏天赋。」「如果我努力后仍然失败了,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还不如当初不做。」他们会把每个任务当作威胁而不是成长的机会。而失败也总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挫折感。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像坨屎。他们对成功的想法是一根筋的,有时候一次考试失败都能动摇他们整个人生信念,觉得自己就此完蛋。

完美主义者无法接受有瑕疵的结果,当有瑕疵的结果出现时,他们就开始在原地挣扎,既不甘心放弃,也无法继续前进。

人们会用更抽象的视角来看待未来的任务和他们自己。人们会低估未来任务的难度。人们会忽略未来任务中很多恼人的细节,因此,未来的任务会比现在看起来更简单纯粹。人们还会高估未来自己的能力和专注度,同时高估未来可用的时间资源。今天我总是被打扰,今天有那么多的琐事,今天我心情不太好。这都让我的工作效率打折扣,但明天就不一样了。明天我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内裤外穿的超人,在一个完全没有干扰的环境中全心投入地工作,只有拯救地球这样的任务才可能让我分心。既然明天这么好,把任务放到明天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除非你的梦想能容纳挫折和困难,否则就不算真正的梦想。无论是实现梦想,还是克服拖延症,都是一场战争而不是战斗,不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拖延总是会发生,最不应该的,是因为几次偶尔的拖延就得出「我已经没救了」的结论,并放弃治疗。

强迫性思维的原型:当人们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不控制自己思维时要想得更多。他把这种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

当诱惑来临时,不假思索地根据诱惑行动或者努力把诱惑压制,都不是好办法。我们需要诚实地对待自己的感受,觉察和体验这种感受远比简单粗暴地拒绝来得有效。应该在思维中给诱惑留下弹性的空间,温柔地觉察自己的欲望但不付诸行动。用觉察代替控制,提醒自己我们的目标和梦想,反而能让诱惑的吸引力降低。

内疚和自责会让我们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地放纵」的恶性循环。内疚和自责会降低我们的自尊,让我们觉得自己懒惰、一事无成,进而破罐子破摔。内疚和自责也会带来更多的压力,而压力会让我们更容易屈从诱惑。

相比于内疚,自我谅解反而更能增强责任感。这是因为一旦摆脱了内疚和自责,我们反而能够思考为什么会失败,而不是简单地把原因归于自己的无能。一旦摆脱了内疚和失败,我们也不用消耗大量的心理资源去安抚内心的挫败感了,这样,我们反而有更多的心理资源来增强我们的自控,在和诱惑的战争中重整旗鼓。

不把上一次的拖延看作需要偿还的欠债,而看作一个结束。带着新的目标轻装上阵,重新出发,是在内疚和自责中重新积聚能量的不二法门。

试着尊重另一个自己吧,就像尊重一个朋友一样。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斗争吧,就像一个征战多年的士兵,终于要解甲归田一样。

拖延症难的地方,是从娱乐状态切换回工作状态。一旦已经处于正常的工作模式中,你会发现,自己抵御诱惑的能力增加了。你劝说已经处于工作状态中的自己继续工作,要远比劝说自己从娱乐状态回到工作状态容易。

小的成功会让你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并进一步激发你改变的愿望。某部分规律的生活,能够让你获得一种掌控感。

哪怕我们没法决定很多事,我们仍然有很多事可做。至于其他,就让我们交给天意了。

佛教所谓「心猿」,就好像一只猴子在跳来跳去,无法安静,导致效率低下,最后干脆,什么都不做了。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18.08.16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读过的书总是记不住
  • 拖延症再见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