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不建议填充缺失值,建议设置哑变量或者剔除该变量,填充成本较高
常见填充缺失值的方法:
1.均值、众数填充,填充结果粗糙对模型训练甚至有负面影响
2.直接根据没有缺失的数据线性回归填充,这样填充的好会共线性,填充的不好就没价值,很矛盾
3.剔除或者设置哑变量
个人给出一个第二个方法的优化思路,供参考:
假设存在val1~val10的自变量,其中val1存在20%以上的缺失,现在用val2-val10的变量去填充val1,这边参考了两个模型的设计思路,一个是bagging算法的随机抽取避免过拟合,另一个是Tomek+Somte的填充方法
大概思路是:
1.随机选取val1里面的n/N个case(包括缺失case及非缺失case)作为样本,随机选取val2-val10内的m个衡量特征
2.然后根据选择的具体的m个数据的衡量特征选择相似度计算方式(常见的直接算距离、余弦相似度之类),找出3-5个最临近的非缺失case或者最远的非缺失case(这里涉及全局或者局部最优)
3.构造新的val1填充缺失的val1,新val1计算方式可以为3-5个非缺失的众数、重心、随机游走、加权填充等
4.重复若干次,填充完所有缺失val1的点,当前的val1有非缺失case+填充case组成
5.这样填充的方式存在填充case过拟合或者额外产生异常点的风险,所以需要做“新点检测”,存在两个逻辑:
5.1假设存在新填充点x,x附近最近的3-5点均为新填充点,及该点为危险点
5.2假设存在新填出点x,x距离最近的非缺失case距离大于预先设置的阀值(一般为离群处理后,所有非缺失case到缺失case距离的平均),及该点为危险点
6.危险点可以重新进行1-5,也可以剔除,视情况而定
在预处理后均衡样本上填充,基于租车行业偷车用户的年龄段填充,而后判断某出行平台用户是否存在偷车可能,实际上做下来的ROC效果对比如下图(数据有所隐逸,不代表官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