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为什么说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殊途同归,终局都是AIoT?

为什么说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殊途同归,终局都是AIoT?

作者头像
数据猿
发布2019-05-17 00:57:34
1.1K0
发布2019-05-17 00:57:3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数据猿数据猿

数据猿官网 | www.datayuan.cn

今日头条丨一点资讯丨腾讯丨搜狐丨网易丨凤凰丨阿里UC大鱼丨新浪微博丨新浪看点丨百度百家丨博客中国丨趣头条丨腾讯云·云+社区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物联网智库(iot101)

《物联网智库》是物联网领域顶级智库,提供行业现状趋势分析,分享独家深度见解。

上周,全世界的开发者们都很忙,要么忙着跑着去参会,要么忙着熬夜看直播。

谷歌年度开发者大会“Google I/O 2019”和微软年度开发者大会“Microsoft Build 2019”在时间上严重“撞车”,两家科技巨头在几乎相同的时间,抢占着几乎相同的各种渠道,狂轰滥炸的发布技术更新。

而且,在科技巨头的纷繁信息背后,拥有很多几乎相同的逻辑:

他们都大举进军云服务领域,投入巨资建设云平台。

他们在智能语音助手大战中悉数到场,持续的强化和升级AI这件先进武器。

他们都发布了智能音箱、AR头盔等硬件产品,并广泛支持各种IoT认证设备的接入。

因为,从终点倒推,他们都有统一的“归宿”:AIoT

现在,就让我们来一次看图说话,理清科技巨头们殊途同归的终局。

01

新贵们传统业务的增速见顶

21世纪以来,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科技企业高歌猛进,迅速将传统巨头甩在身后。

如今,全球市值榜的头筹被科技巨头占据,并且屡创新高。

市值的背后是实力的支撑。

也遵循资本市场自己的运行原则。

然而,科技巨头们的市值,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全新“称重”。

亚马逊的线上零售、谷歌的广告、微软的办公软件、苹果的手机…传统业务的增速已经见顶,大家都面临着科技产业的转折点。

这是一场残酷的生存游戏。

下一个5年靠什么?科技巨头们找到了相同的答案。

02

整个世界正在变成一台大电脑

在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眼中:云平台服务和电商包裹没有本质区别。

在微软CEO纳德拉的眼中:世界看起来越来越像一台超级计算机。

其中最不可替代的部分是“云”。

因为云的本质是“商业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才能站稳万亿市值。

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云的销售额继续一路狂奔。

·AWS的营业利润在2019年Q1为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

·微软Azure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AWS,同比增长73%。

·谷歌亦快马加鞭,Google Cloud Platform仍是Alphabet中发展最快的业务之一。

云服务为科技巨头们已经见顶的增速,启动了新的引擎。

因此,云服务成为科技巨头们竞相争夺的不二焦点,从不断投入重金的数据中心就可见一斑。

毫无悬念,这套超强“商业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正在被科技巨头们封锁并瓜分。

根据老牌市场情报公司SynergyResearch Group发布的最新数据,在全球云服务市场份额中,亚马逊AWS无疑又是第一,微软和谷歌紧随其后。

从增速上来看,亚马逊AWS已经不及微软和谷歌。

后两家牟足了劲儿砸钱试图赶超AWS。

尤其是微软Azure,最近增长势头强劲。

随着云服务的应用深化,数据存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从2C个人设备端迁移到了2B企业端和公有云平台。

数据犹如新时代石油,数据在哪里,金矿就在哪里。

03

IoT让所有设备连接到由AI驱动的云

数据变得无处不在,计算变得更加强大。

为了让“商业操作系统”更好的发挥效力,有两项法宝不可或缺,那就是AI和IoT。

IoT让所有设备连接到由AI驱动的云。

由此便形成了一个新的名词,“智联网AIoT”,即“AI+IoT”,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

AIoT正是科技巨头们殊途同归的终局。

对于AI+IoT,他们采取的行动非常一致。

先看IoT。

最近一段时间,IoT脱颖而出,位居各种新兴技术榜首。

在毕马威(KPMG)联合全球半导体联盟(GSA)最新发布的半导体行业趋势与展望报告中,物联网首次成为推进芯片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根据IoTAnalytics的分析,到2025年IoT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美元。

谷歌预测到2025年,世界将被IoT设备主导。

2019年第一季度,谷歌推出Coral平台,帮助开发者创建从原型设计到生产制造的IoT硬件端到端解决方案。

在GoogleI/O 2019大会上,谷歌展示了Coral目前可以支持的硬件家族。

微软也在Build2019大会上发布了将对IoT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

IoT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是当今全球设备的异构性。

因为各种设备在外形、处理能力、内存、操作系统等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很难快速的将数百万个IoT设备连到云端。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微软与众多IoT上下游厂商签署合作,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营造自己的“生态圈”,并在官网上详细列明了支持即插即用的认证IoT设备信息。

视野有多宽,观察一个事物的深度就有多深。

一张物联网产业的全景图谱,可以助你更好的建立对IoT的认知。

注:图谱高清版获取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YmX69rC74PZIW8Tz5WCfgg

————

再看AI。

市场研究机构Tractica/Ovum的报告显示,目前AI部署包含258个使用场景。

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AI软件市场价值达8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AI软件市场价值将增至900亿美元。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Statista和咨询公司麦肯锡的分析,人工智能将经历反应机器、少量记忆、部分意识、全面意识这4个发展阶段。

1) 反应机器:类似AlphaGo,能够下棋,并能精准计算最优化的方式,但是没有存储功能,也就是没有记忆,应用领域很窄。

2) 少量记忆:这样的AI系统能够运用过去的记忆去提醒未来的决策,很多自动驾驶都是依据这个概念设计的。

3) 部分意识:AI基于对其他人的信仰、欲望和意图的理解,来影响他们所做的决定。

4) 全面意识:AI有自我的感觉和意识,了解目前的状态,并依据此信息来判断别人的感受。

人工智能早在1956年就首次被提出,随后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多次起伏。

在其发展历程中,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和深度学习(DeepLearning)是两个关键的概念。

机器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感知”(sensing)、“处理”(processing)和“进步”(learning),呈现出循环往复的工作过程。

AI将对诸多行业产生深刻影响。

当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创业领域。

CBInsights逐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值得关注——全球TOP100最有前景的AI初创公司榜单。

在2019年最新榜单中,被提名和申请上榜的公司数量又创新高,共有3000多家AI创业公司参选,远高于2018年的2000家。

由于AI已经逐步成为所有企业的使能器,各大公司竞相“抢购”最有前途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收购成为了科技巨头迅速弥补AI短板的最佳手段。

有了AI的赋能和IoT的落地,AIoT正在把全球设备带入到以感知、理解和自治为特征的智能设备时代。

正如乔布斯在发布iPhone时重复了3遍的一句话,未来的这些智能硬件将不再是彼此独立的设备,这是一个设备。它们将统一接入云平台这个“商业操作系统”,构成世界超级大电脑的一部分。

为AIoT而战!

科技企业们正在使出浑身解数,尽管招数眼花缭乱,但未来只有一个:AIoT

电影《终结者》有一句经典台词:

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命运”,只有我们为自己所创造的“未来”。

最后,送你两份研究报告:

1)Statista出品的《数字经济指南2019(DigitalEconomyCompass2019)》

2)IBM与DHL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综述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Logistics2018)》

报告获取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YmX69rC74PZIW8Tz5WCfgg

END

找大数据,搜数据猿

数据猿读者亲启:

名企&大佬专访精选

向下滑动启阅

以下文字均可点击阅读原文

跨国外企:

谷歌大中华及韩国区数据洞察与解决方案总经理郭志明IBM中国区开发中心总经理吉燕勇微软中国CTO官韦青前微软中国CTO黎江VMware中国区研发中心总经理任道远

中国名企:

联想集团副总裁田日辉首汽租车COO 魏东

阿里巴巴数据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潘永花

搜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李刚易观CTO郭炜

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裁兼CTO白硕携程商旅亚太区CMO 邱斐艾瑞集团CTO郝欣诚泰康集团大数据部总经理周雄志上海链家研究院院长陈泽帅蓝色光标首席数据科学家王炼

知名学者:

北大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刘德寰中科院基因研究所方向东

创业明星: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兼CEO余凯天工科仪董事长王世金ZRobot CEO乔杨天眼查创始人兼CEO柳超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胡时伟天云大数据CEO雷涛Kyligence联合创始人兼CEO韩卿数之联创始人兼CEO周涛明略数据董事长吴明辉91征信创始人兼CEO 薛本川智铀科技创始人、CEO及首席科学家夏粉丨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余晨海云数据创始人兼CEO冯一村星环科技COO佘晖碳云智能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李英睿

知名投资人:

前IDG创始合伙人、火山石资本创始人章苏阳

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六禾创投总裁王烨

信天创投合伙人蒋宇捷青域基金执行总裁牟颖

蓝驰创投合伙人朱天宇

——数据猿专访部

(可上下滑动启阅)

▲向上滑动

采访/报道/投稿

yaphet.zhang@datayuan.cn

商务合作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5-1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数据猿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大数据
全栈大数据产品,面向海量数据场景,帮助您 “智理无数,心中有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