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10Hz tACS对词语语音决策中前额叶皮层的影响

10Hz tACS对词语语音决策中前额叶皮层的影响

作者头像
用户1279583
发布2019-07-17 17:01:42
6500
发布2019-07-17 17:01:4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思影科技思影科技

德国基尔大学医学心理学和医学社会学研究所在Brain Stimulation发文,探讨了前额叶皮层的神经活动是否可以被10 Hz的tACS所调控。

方法:在实验任务执行前对24名健康被试施加10Hz的tACS或者16.18Hz(对照频率)的tACS或者假刺激。并记录施加tACS前和后的静息态EEG,以及实验任务中的EEG。

结果:10 Hz的tACS显著地促进了语音反应的速度,这一效应具有任务特异性。10 Hz的tACS显著增加了语音决策中的大脑θ功率,且θ功率的增加与行为的促进呈正相关。

结论10 Hz的tACS使刺激区内与任务相关的激活增加到了最优的语音表现水平。语言加工过程中的行为促进与θ功率的增强有关。

方法

被试:

24健康成人(年龄18-30岁,M=22.0,SD=3.36,female12人),右利手,母语为德语。g*Power效应量f=0.25,αlevel=0.05,power = 0.9,correlationamong repeated measures = 0.7,最小样本量为22。

材料与程序:

实验分三次完成,一次给被试施加10 Hz的tACS,一次施加16.18Hz(作为对照)的tACS,另一次施加伪刺激。为降低tACS和学习效应的影响,每次实验之间间隔两周,且三次实验顺序随机,如图1 A:

①施加tACS前被试先进行2.5分钟的语音任务练习,然后记录5分钟的静息态EEG数据;

②施加20分钟1mA的tACS;

③tACS刺激结束后,记录5分钟静息态EEG数据;

④完成时长1分钟的简单的决策任务并记录EEG;

⑤完成时长15分钟的语音任务并记录EEG;

⑥每次实验结束后完成关于tACS刺激副作用问卷。

语音任务,如图1C:

300个高频且无歧义的德语词,150个为双音节,150个为三音节。

①词汇呈现800ms;

②注视点2200ms,被试的任务为按键判断该词语为双音节还是三音节。

简单决策任务,如图1C:

①向左或者向右的箭头500ms;

②注视点666ms,被试的任务为按键判断图片中箭头向左还是向右。

图.实验流程与tACS刺激.

tACS

置于双侧前额叶皮层(图1C)。刺激点位于T3-Fzx F7-Cz的交叉点(右前额叶皮层)和T4-Fzx F8-Cz的交叉点(左前额叶皮层)。为了在脑电极之间放置tACS电极,最终位置分别位于F1、F5和FC3之间(左半球)与F2、F6和FC4之间(右半球)。阻抗保持在10KΩ以下。震荡频率为10Hz(兴趣频率)、16.18Hz(控制频率)或假刺激,时长20分钟,强度1mA。在真刺激中电流在开始和结束的15s内上升和下降。在假刺激过程中,电流上升15秒,接下来维持1mA刺激(10Hz或16.18Hz)30s,然后在15秒内下降。选择16.18Hz作为控制频率,因为16.18Hz和10Hz的比值使同步的概率最小,且β范围内tACS的感知与α范围内的tACS相似(相对于θ或γ范围的tACS)。

EEG记录

64导Ag-AgCl脑电帽。电极置于10-20系统的Cz,C3和C4处,参考和接地电极置于Fp1和Fp2之间。此外,垂直眼电置于右眼下侧。采样率1000Hz,低通滤波250Hz。

信号预处理

四阶IIR Butterworth滤波,进行40Hz低通滤波,1Hz高通滤波。静息态数据以1s为长度分段。剔除在500ms或更短的时间内电压大于125µV 的数据,再以ICA方法去眼电伪迹。与任务相关的EEG数据,以刺激前的800ms和刺激后的1000ms为窗口进行分段。随后,使用傅立叶变换(FFT),将频率范围定义为1-30Hz,步长为1Hz。对于静息态数据,在1s时长的分段中进行FFT变换。对于任务相关的数据,刺激前800ms为第一个时距,刺激后的800ms为第二个时距。

统计分析与结果

行为数据分析与结果:

分析前对反应时数据进行了转置(即求其倒数)并采用错误反应计数进行分析。如图2,tACS和实验顺序的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10Hz的tACS之后被试在决策任务中的反应显著快于假刺激,且该效应独立于实验顺序。在实验顺序上表现出了显著的学习效应。

对于错误分析,实验顺序及实验顺序与t ACS的交互作用均显著,tACS主效应不显著。交互作用出现在第一次实验中,10Hz的tACS比假刺激产生了更多的错误次数,而16.18Hz的tACS与假刺激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错误数和转置反应时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

图2.语音决策任务行为结果

EEG数据分析与结果:

EEG数据:

对FFT转置数据进行基于非参数统计的被试内二因素聚类置换方差分析。采用基于聚类的Monte-Carlo 置换检验方法对显著性进行估计。

静息态与任务态EEG数据的频率分析:

对FFT变换后的静息态数据,在不同频段(θ:4~7 Hz,α:8~12Hz和β:13~30 Hz)中分别进行被试内二因素tACS频率(10Hz,16.18 Hz,假刺激)×时间(tACS前、后)聚类置换方差分析。对任务态数据也进行了同样的置换方差分析,其二因素为tACS频率(10Hz,16.18 Hz,假刺激)×时间窗口(刺激呈现前、后)。

兴趣区分析:

分别以左半球的F1,F5和FC3及右半球的F2,F6和FC4作为静息态和任务态EEG兴趣区。同样使用聚类置换方差分析,被试内因素有tACS (10 Hz,16.18Hz,假刺激)和脑区(左侧前额叶皮层:F1,F5,FC3;右侧前额叶皮层:F2,F6,FC4)。

静息态EEG结果:

如图3A与3B,2(时间)×3(tACS)聚类方差分析,发现tACS主效应不显著,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时间主效应显著。施加tACS刺激后相对于刺激前三个频段的功率均显著增加。

如图3C与3D,ROI分析发现,tACS主效应不显著,脑区主效应显著:右侧前额叶皮层θ功率在施加tACS刺激前后的降低量显著大于左侧前额叶皮层;两者交互作用显著:α频段中tACS与脑区交互作用显著:相对于假刺激,两个真刺激条件均导致左侧前额叶皮层α功率的显著增大。

图3.静息态EEG结果

任务态EEG结果:

如图4A与4B,2(时间窗口)×3(tACS)聚类方差分析,发现tACS主效应不显著,时间窗口主效应显著:θ频段中,刺激呈现后功率显著大于刺激呈现前,α和β频段中,刺激呈现后功率显著小于刺激呈现前。

更重要的是,tACS与时间窗口在θ功率上的交互作用显著(p=0.04):如图5B,施加10 Hz tACS后θ功率在刺激呈现后显著大于刺激呈现前,而施加16.18Hz与假tACS后θ功率在刺激呈现前后变化不显著,且只有施加10Hz tACS后被试的反应速度才与θ功率的增加呈正相关,如图5C。显著的通道位于Cz、Cpl、FC2、CP2、C4、FC6、C6、FT8和T8,如图5A。

如图4C与4D,ROI分析发现,tACS主效应不显著,脑区主效应显著:右侧前额叶皮层θ功率在刺激呈现前后的降低量显著大于左侧前额叶皮层;两者交互作用显著:相对于假刺激,两个真刺激条件均导致右侧前额叶皮层θ功率的显著增大。

图4.语音任务相关EEG结果

图5.语音任务相关EEG结果

结论

双侧前额叶皮层的tACS显著地促进了词汇水平上的语音决策。这一促进作用来自于θ功率在任务加工过程中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离线tACS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调节工具,即便在刺激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也可以调节任务相关的活动。该结果说明了tACS调节效应中频率特异性的重要性。

原文

Moliadze, V.,Sierau, L., Lyzhko, E., Stenner, T., Werchowski, M., Siniatchkin, M., &Hartwigsen, G. (2019). After-effects of 10 Hz tACS over the prefrontal cortexon phonological word decisions. BrainStimulation.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7-1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思影科技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