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ING 已经通过前四期文章,让大家逐步了解了一些硅谷优秀的项目管理者是如何工作、如何维持团队高效运作的。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发展过于迅猛,导致很多管理人员都是赶鸭子上架,商场如战场,不给你任何适应的时间,所以很多人还没有从技术人员的身份转变过来就开始带团队,在管理方式上难免会有所欠缺。这也是我们做这一系列文章的初衷,希望通过这些文章帮助研发管理者,自省或者回顾一下自己的管理思维,看看有没有哪些方向可以借鉴。同时也给将要成为管理者的技术人员一点预习材料,为日后踏上管理之路做一些准备。
本篇文章来自于 Forter 的研发 VP:Oren Ellenbogen,同时他还是 SoftwareLeadWeekly 的创始人和 Leading Snowflakes 的作者。本篇文章个人风格比较强烈,Oren 在他自己的 Readme 中展示了很多个人管理风格的喜好和细节,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延伸阅读材料以供参考。
原文地址:docs.google.com/document/d/1sx5ssYb_xMrmwPpyjD5xP7RvQ7cHweDYlRGn2SXztKw/edit# 原文作者:Oren Ellenbogen,Forter 研发 VP 译者注:Forter 是一家通过数据分析为金融、电商等行业提供反欺诈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正文
先说说我自己,我作为 Forter 的技术 VP ,主要职责有以下几点: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是为你服务的,如果你有任何需要都可以直接问我。同时要明确你不是为了我工作的,而是为 Forter,所以当你认为我在犯错误的时候,请直接跟我沟通,我也希望像你一样得到成长。
我认为最重要的事
1. 我是 1-(wo)man startups(venturehacks.com/articles/1-wo-man-startups)理念的忠实拥护者,尤其在我们现在的组织规模下(大概 25~30 位工程师)。虽然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在自己的领域非常突出,但为了保证组织的敏捷性和快速迭代,希望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当作复合型人才看待。
你的 take-away 信息:
2. 当涉及研发如何帮助业务的时候,我的产品哲学是客户第一,产品第二,其他第三。虽然有点老生常谈,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个标准的组织还是少数,大部分人都会花非常多的时间在项目和产品层面,但是很少有人愿意真正花大量时间去了解:我们的产品是否真正意义上改善了客户的体验。我们的愿景是让我们的客户成功——请把这句话写下来摆在桌上或者记在脑中 :D。这份材料可以作为参考:www.useronboard.com/features-vs-benefits
你的 take-away 信息:
3. 在快速发展的组织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你的 take-away 信息:
我最不喜欢什么
毕竟我不是你的父母,不能一直庇护你。在知道了什么事情比较重要后,也应该了解一下如果表现出哪些行为且长时间没有改善的话会有可能会被开除。
1. 利用公司和组织的资源来试图达成个人目的的人。
2. 对手上的工作没有认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
为了忙而忙是一种效率低下的行为。我们希望能做正确的事情,所以必须要经常问自己一些问题:
3. 没有计划性。 当需求已经非常清晰的时候,我希望你对整个项目有很好地规划。比如这个功能可能要花 2-3 天,而这项任务可能只需要 2 个小时。之后再开始写代码。
4. 没有主观能动性。
5. 不愿意花时间提升沟通技能。
个人管理风格
译后记
Oren 的 Readme 文档可以说是个人风格极强,把自己的管理风格表达的非常清晰,他还在后面加入了大量日常工作中的细节,比如每周 1 on 1 聊天的模版、如何跟他约时间、公司哪些内部资料需要仔细学习等等,由于太过于详细,这里就不做翻译,对细节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原文链接自行查看。
同时可以看出 Oren 是一位对高效沟通和项目时间规划都非常在意的管理者,这其实也代表大多数研发管理者的需求,但是由于现阶段研发管理工具过于分散导致效率降低,也提高了统筹全局的难度。CODING 正是看准了这一研发管理痛点,推出了一站式的研发管理系统,覆盖软件研发从设想到交付的全流程。同时独有的研发大数据帮助管理者轻松掌握项目动态,提供研发效能,让企业研发管理真正“看得见,摸得着”。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腾云 CODING(coding_net)
原文出处及转载信息见文内详细说明,如有侵权,请联系 yunjia_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始发表时间:2019-05-29
本文参与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