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像爷爷一样寻找佩奇

像爷爷一样寻找佩奇

作者头像
magic2728
发布2019-09-27 14:16:19
4240
发布2019-09-27 14:16:1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MatheMagicianMatheMagicianMatheMagician

最近一部名为《啥是佩奇》的短片火了,抱着好奇心点开看看,几分钟的视频,一开始莫名的喜感,直到爷爷拿出那个用鼓风机做的“佩奇”以后,眼泪突然喷薄而出,再也收不住。

视频1 啥是佩奇

图1 鼓风机佩奇

不仅仅因为爷爷的举动而感动,更是在爷爷寻找佩奇的过程中,隐隐约约,竟然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那么幸运,能时刻有人陪伴,爱护和照顾。成人也很难都有耐心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时常要在资源闭塞条件下感知和探索着这个世界,自己学会用泥巴做飞机模型,一个人摆弄七巧板和拼图,看到大街上卖的泥人也要回家自己找面粉和一个,一玩就是一天。

你可曾想过,孩子们的心中都藏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这竟和这爷爷在乡下找寻一个他从没见过的事物这般相似!佩奇就是爷爷为了给孙女礼物而探索好奇的东西,闭塞的环境让他不可能找到大众认可意义上的佩奇,可是,这份真心一定值得得到最让人感动的答案,那个孙女喜欢的佩奇!

如果你仔细回忆一下自己儿时的体验,会发现,这种没有什么社会认可结果的探索,真的很美好,很幸福。因为那时的你可以没有顾虑地去利用周遭一切资源去获取想要的东西,随着心流而动,每一处都是惊喜或失落,都是切真的活在当下的感受。当时在大人看来我们的傻,和我们现在回头再也感受不到这感觉是一样的,一旦直到结局了,就再也感受不到那种探索的心动感觉了。

后来在蒙台梭利的巨著《童年的秘密》中竟然真的看到了这个秘密:孩子们需要自己一个人玩耍,安静地观察,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构筑着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这时候如果成人打断了他们,无疑是十分有害的,你看他们大哭的表情就能明白一二了。

小时候一个人孤独地与世界交流的感觉真棒!一个人寻找“佩奇”的过程真美好!

我自10岁那年在外公家一次偶然在《魔星高照》节目里,街头变魔术单元中,还不出名的刘谦和杨杰打配合戏弄了一个五金店店主,他们把灯泡在手里直接点……点……亮了……我至今记得那一刻给我带来的不可磨灭的体验,凭借着我还不成体系的物理知识,去绞尽脑汁地分析和思考,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案也没有好的结果,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从此走上了关于魔术,不,不仅是魔术,而是关于一切让我觉得神奇,惊讶,不可能事情的探索之路。

我本也不是什么魔术世家,自然也不像詹姆斯的儿子要学习篮球可以找韦德叔叔请教那样方便。只能够寻找一切可得的资源去学习,交流,表演,改进,循环往复。我不错过电视上每一个魔术节目,《魔星高照》这样的例行节目更是一集都不能错过,而且每个魔术都要做笔记;跑遍大小书店,图书馆,甚至包括楼下超市里卖小儿书的柜台,搜寻一切包含魔术和他们秘密的书;后来搜索引擎走进千家万户,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我不断变换着不同的检索词来搜索魔术,魔术解密,扑克魔术……从结果页第一页一直不落下地翻到第五十页,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奇迹……

获得了一手魔术资料以后,舍不得地看完他们才刚刚开始。针对来之不易的学习资料添上自己的理解,思考,联想,练习才是最幸福的时光。我儿时彻夜难眠思考魔术秘密的时间多了去了,也经常整天整天地趴在地上摆弄扑克牌,或者推导一些数学公式,真有点像写《昆虫记》的法布尔花半天的时间观察一只虫子一样的感觉。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大约是初中时候,白天从一个魔术论坛上学到了用透明胶制作绿野仙踪的方法,天哪,那可是卖200元的天价道具啊!居然可以自己做?晚上用我一个人在房间里自习的时间(正因为是学习时间,所以还要时刻竖起耳朵听爸妈是不是进来查岗了),半信半疑的粘完了整副扑克牌和整卷透明胶后,惊人地发现真的可以做到完美地预测效果的时候,突然欣喜而满足地笑出声来,再也忍不住向全世界公布我的喜悦!这副用透明胶粘成的绿野仙踪,一直被我在最重要的时候拿来表演,到高中社会汇演,到大学的第一次认识新同学。反倒是毕业后轻而易举可以买得起绿野仙踪二代,三代这样的道具产品后,便再没有这珍惜的感觉了。

现在想想就学习速度来说,效率实在低下,不过也因为这样我才珍惜吧,孩子探索的过程就是构建自我的过程,我想通过这些持续的摸索,我获得了与世界关联的极其稳固的关系,那就是,好奇,探索,研究。这种收获成了我享用一生的财富。

至于答案,成绩,效率,随他去吧!

不记得哪一天起,我突然觉得把这一切归类整理记录下来,应该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第一次对大规模的知识内容进行分类,记录,整合,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一项巨型工程。于是开始用期末考试成绩优异获得的本子小心地记录着每一个魔术,按照书里的记录方式写着表演,秘密,注意事项,来源等,用钢笔拙劣地画着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示意图。就这样积累的3个本子以后,我换成了一个带锁的本子并重新整理归类,看起来就像把第一版代码进行重构一样。至今我还记得第一个记录的魔术是海绵兔转移,是央视二台暑期节目里教的。这些笔记,最后加上收藏的书籍等,满满有一箱子,这些东西一件都没有扔,都在老家爸妈的床底下藏着呢,我想,每年要见见他们是我部分回家的理由吧!

宝贝都不是钱能买来的,而是自己用心做的东西!

感谢互联网,从搜索开始,我便方便地获取了大量关于魔术的信息。然而那时候接触的魔术应该都是业余级别的吧,也从来不曾有理论或者分析层面的理解。直到淘宝的出现,又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当时应该是在高三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下,每周能抽出2个小时看看专业的魔术教学碟是唯一的慰藉。当时也并不知道那些录像里教魔术的是何许人也,后来参加一些讲座和交流才发现,他们很多都是世界知名的魔术师,Daryl,Greory Wilson,Woody……真幸运,一开始就通过通信和信息存储,获得了这么宝贵的材料,感谢伟大的互联网,给了每个人机会。

当然,我的表演之路也是随着这些知识的积累逐步开始的。我发现带着数学或者魔术走上讲台或者舞台的自己是无比的自信。大约11岁那年我应该是在小学的操场看台上第一次当着全班几十人的面表演魔术,应该算是第一次走上舞台吧,表演内容是三绳奇术,马克威尔逊的《奇幻魔术》里的绳子魔术流程,照着F图一点一点做的道具。后来无论是街头还是讲台,舞台,我寻找着一切能展示自己魔术的机会,并在大学时候达到巅峰,那时候周末还跑出去接几个商演,还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走上舞台就活不离手的开始变,一点也不怯场。

没有功利心才会有积累,而沉淀下来的东西最终总会有用的。

我想,若是科班出身的魔术师,或许看不上这瞎费功夫的体验,若是当成功利或职业工具,自然也不允许这样有些低效而不实用的探索。是的,从效率上来说这真的很差劲,16年了也没见学成什么东西。

但是我是真的舍不得一下把他们全学会了,小时候好不容易才能买得起一本魔术书,规定自己一天只许学三个,实在痒痒得不行了才偷偷多学一个,然后一晚上做梦都在舞台上表演。

其实自从大学接了几次真的商演之后,觉得有些劳累,倒不是表演得不好,而是观众看你的眼光和自己看自己,朋友看自己的眼光太不一样了,用我当时一个很好魔术朋友的话说是“伤自尊”。我不愿意把我的魔术被他们当做唱歌跳舞一样的东西看待,她在我眼里是神圣的。可一旦走上职业道路就奈何不了你的客户和同行了,回家自己思索以后,彻底断送自己的职业魔术道路,其实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可惜的,因为我从来不曾受过一天正规的魔术师训练,我从来都是用心在体会上帝赐予我的礼物,那我不拿她赚钱来保护她,够吗?

当没有一点功利心做事情的时候,效率一定不是最高的,但是人一定是最幸福的。

这种从心所欲的风格渗透到我的方方面面,由此去探索数学,探索计算机,人工智能……

不过,长大了,少不了再被磨平到适应社会的需求。

慢慢长大以后,除了学习数学时候偶尔还有这探索的感觉,发现,再也没有体会过当时这种求知若渴的感觉了。这不是自己不努力或者世风日下了,而是确实是自己的角色转变了。美好可以留存,但一定不要影响了当下我们拥有更大力量后可以创造的繁荣。

成人喜欢确定,掌控和靠谱,那些好的坏的,是孩子们的事。

知道太多,掌控太多,就像看剧剧透,勇士队组五巨头的NBA那样无聊,带来惊喜的不确定性,一点儿也不剩下。

但是这种方式,却最适合工作,最适合生活,要的是那份安逸稳定。

是的,我早已踏入新的人生阶段了,有新挑战等着我,需要用成熟的方式去应对这些挑战。好在经过很多前辈们的悉心指点,已经逐步摸清了门道,更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更大的舞台上来施展自己的拳脚了,小时候的故事,就当过家家,经历体验了,忘却了也无妨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1-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MatheMagician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