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学习之道》第6章 小恶魔无处不在

《学习之道》第6章 小恶魔无处不在

作者头像
yeedomliu
发布2019-09-29 15:00:23
3460
发布2019-09-29 15:00:23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yeedomliu

深入理解拖延的习惯

  • 习惯可以帮我们节省力气,它能为我们的大脑腾出空间进行别的活动
  • 习惯的关键所在:在你执行习惯性动作的时候,不用集中注意力思考。这就节省了力气
  • 习惯分为四个部分

信号

反应程序

奖励机制

信念

定义

这就是使你进入“出窍状态”的触发点。信号可以很简单,比如仅仅看到计划清单上面的第一个任务

这就是你的出窍状态——你的大脑在接到信号暗示时做出的常规性、习惯性的反应

习惯之所以得以发展和继续,是因为它能激励我们,让我们感到愉悦。拖延是一种很容易养成的习惯,因为它会如此迅速地奖励你

习惯之所以得以发展和继续,是因为它能激励我们,让我们感到愉悦。拖延是一种很容易养成的习惯,因为它会如此迅速地奖励你

解决办法

1. 改变你对信号的反应,是唯一需要动用意志力的环节2. 拖延症研究专家皮尔斯·斯蒂尔(Piers Steel)说:“如果你保护自己的反应程序,它最终也会反过来保护你。”

1. 改变的关键在于制订计划。培养新习惯可能会很有用2. 你的计划一开始可能不会顺风顺水,但一定要坚持。必要的时候可以调整计划,要是计划有效果再去享受成功的喜悦。别想一口吃个胖子。番茄工作法——25分钟计时法,在改变你对信号的反应上尤其有效3. 在开始高难度任务前填饱肚子也挺有用。这样就可以确保你在开始工作那一瞬间就拥有足够的意志力,[5]还能避免出现“我要去找点吃的……”这种可能干扰

习惯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要想克服之前的欲望,就再来一个新奖励。只有当你的大脑开始期待这个新奖励,关键的转变才会发生,你才能养成新习惯

改变拖延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

  • 我经常发现,当我觉得很难开始去做一件事时,我就先去跑跑步或者做点别的运动,等我回来了,我就会发现它容易得多了

通过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进入思绪

  • 想要避免拖延,就不要专注于结果

分解工作量才能细嚼慢咽:专注而简短地工作

  •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帮你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方法。“poromodo”是意大利语中的番茄——因为这个时间管理系统的创始人弗朗西斯科·齐里洛(Francesco Cirillo)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一个番茄形状的计时器,它因此而得名
  •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对避免拖延十分重要。每天不断地在学习过程上花时间才是重中之重
  • 要关注“番茄时间”,即时长25分钟的工作时段,而不要专注于完成任务

行动

  • 分享一个很有用的小建议:即刻开始行动。我喜欢去图书馆的安静楼层,因为在那儿常可以看到与我状态相同的人。那么我也会更想去做作业
  • 关于克服拖延,我能给你的唯一一个最重要建议就是无视干扰!让自己置身于干扰最少的环境也是一个好办法

隔绝干扰

  • 将注意力放在过程而非结果上,可以让你避免对自己做出评价,(我快完成任务了吗?)并让你更放松地沉浸到工作进程中
  • 做功课的时候一心多用会让你迅速疲劳。每一次微不足道的注意力转移都会消耗能量
  • 分神的部分原因还是在于你对完成任务还存在紧张感

本章小结

  • 在让你感觉痛苦的事情上多努力一点,最终你得到的好处会很多。
  • 如同拖延,习惯有四个组成部分
    • 信号
    • 反应程序
    • 奖励机制
    • 信念
  • 要改变习惯,可以改变对信号的反应,或者干脆回避信号。奖励和信念有助于促成习惯上的长久转变
  • 关注过程(如花费时间的方式),而不是结果(想要达成的目标)
  • 用25分钟的番茄时间在短时段内保持高效率。每次成功地专注工作了一段时间,就给自己一个奖励
  • 确保规划一些自由时间,滋养你的发散模式
  • “心理对照”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激励法——想想最糟糕的现状或者不堪回首的过去,然后将它们和乐观的未来做对比
  • 你会因为一心多用,让思维无法形成充分、丰富的联结,因为大脑中促成联结的部分还没来得及巩固联结,就被拉去做别的事情了
  • 失败才是最好的老师。学得最好的人都是最懂得对付失败的人,而且他们能让失败为其所用

书籍

  • 《习惯的力量》
  • 《拖延心理学》(The Procrastination Equation)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9-08-1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yeedomliu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深入理解拖延的习惯
  • 通过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进入思绪
  • 分解工作量才能细嚼慢咽:专注而简短地工作
  • 行动
  • 隔绝干扰
  • 本章小结
  • 书籍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