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我怎样成为一名科技记者

我怎样成为一名科技记者

作者头像
用户1075469
发布2020-03-03 11:22:46
6390
发布2020-03-03 11:22:4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科技记者科技记者
本文作者KS Jayaraman是印度报业托拉斯的前任首席科学记者。他的建议因此对印度的科学写作者特别重要,不过其中的实质对其它地方的科学记者也有用处。

如果在人类早些时期有报纸的话,那么火的发现必定会刊登在报纸头版显著位置。但是,在那时,人们是不需要报纸的;因为,人类社会很小,几乎每个人都在练习如何才能产生火,至少他们懂得生火的科学。

然而,现如今情况却是相反的。虽然我们的社会很大,但是世界上只有相对一小部分人在从事科学研究,而且他们通常情况下会躲开公众的视线,在他们的实验室中进行。他们的确对每个人产生了影响,但是大部分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仍就不知道这些科学家是怎样使用纳税人的钱,以及他们的工作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因此,我们现在急切需要能够在科学家和普通大众这两者之间扮演中间人的个体。这种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界定了科学记者所扮演的角色。

其本要求(Basic requirements):

对科学的详细了解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要求。大多数编辑认为,对一位好的科学写作者而言,他80%是一名好记者,另外20%是他有学习和传播科学的天赋。

已故前英国《卫报》科学编辑安东尼塔科尔曾说,“同其他所有记者一样,科学记者必须有求知如渴的欲望,最出色的记者会被赋予一种像文件库一样的超群记忆力”。我想做点补充,他们必须对自己周围的世界以及它是如何运行的有着孩童般的好奇心。

起步 (Getting started):

成为科学记者是不存在一条固定道路的。诸如《纽约时报》的瓦尔特·苏利文(Walter Sullivan)这样伟大的科学作者和全世界所有主要报纸的现任科学作者,他们都是自学成材的,至少它们的写作能力是这样的。

然而,还是有几种公认的起步方法。现在,有一种最好而且最重要的起步方法,至少在某些发达国家是这样的,就是在一个国家认可的机构经过记者课程的系统学习,最终获得学位。

这种方法并不一定将焦点放在科学记者的具体需要上,尽管越来越多的课程这样做。例如,印度科学部下属的全国科技传播委员会已经资助在科学技术传播方面设立研究生学位并开设相关课程。(如要了解印度的情况请参见附件A).

然而,招聘人员并不是一定要科学新闻学位的学生。他们多半在寻求对科学写作有热情的人,以及具备能使普通大众读懂科学故事这种写作能力的人。

如果在大学期间,申请人曾写过关于科学方面的文章,那么这对他(她)申请科学写作这一职位是有帮助的。未来的老板愿意看你所写过的东西。将你所取得的成绩或发表过的作品好好保存,无论成绩的大小,不管所发表的作品是否刊登在地方性的杂志或报纸上,即使它是一份学生论文,它都会对你的第一份工作有帮助。

不同的组织或单位有不同的招聘方法。例如,印度主要的新闻社报业托拉斯,每年都招聘实习科学记者。在通过笔试和面试来评估他们的写作技巧之后,这些实习记者们才被挑选出来。

这种方法似乎很成功。被报业托拉斯所招聘的科学记者,在十五年之内没有一个离开。在获得经验之后,他们当中的几个已经成为全国性报纸、电视台和诸如帕诺斯研究所(PANOS Institute)那样的著名国际科学与环境特写服务机构的资深科学记者。

建立自己的知识宝库 (Building your own knowledge base)

过去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一名能干的记者能够报道任何摆在他(她)面前的故事。然而在当今世界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因为每天都有新的科学发现,而且现如今的科学发现是需要有点专业知识才能够理解的。的确,某些领域扩展的速度惊人,以至于这方面的专家在理解起来都有点麻烦。

作为一名潜在的科学记者,这一点是如何影响你?在科学方面获得一个基本的学位,只要它不是太狭窄,这一点倒是很可取。因为这一领域的学习会为你建立自己的科学知识宝库提供一个基础。在科学报道这个部门,有必要对大多数领域有个大概了解。科学不是一个静止的领域,每天都有新的知识产生。一名好的新闻记者必须愿意不断更新他(她)自己的知识。

除非你与科学的发展总体上保持同步,否则你不可能独自一人挖掘一个爆炸性的科学新闻。在某一天,上级领导或许会让科学记者在黎明时分报道卫星发射,白天在城里报道被怀疑可能存在的流行疾病,晚上采访来访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成为一名专家。但是专业化也有其优势。例如,它让你能更加容易地进入科学家的圈子。科学家通常不大情愿与自己不熟悉的记者进行非正式谈话,他们感觉这样的记者令人不太舒服,担心自己说的任何东西会被当作他们所属的公司或政府部门的官方立场。结果,从这些渠道得到的经常是非官方的,个人层次上的新闻。

专业化的结果之一是如果你已经熟悉了某一特定的科学领域,比起一个常规记者,你就会有更多机会与圈子里的科学家有个别接触,相比之下,一个常规记者可能无法以科学的运作方式和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来理解背景,从而无法进行同一层次上的交谈。

与科学家这样的接触经常建立在许多年相互信赖的基础上,这经常意味着一生的友谊。这是成功的科学新闻最重要的一方面。你越早开始建立你的联系,它们对你就更好。

获得一条新闻(Getting a good story)

一些最好的独家新闻产生自记者警醒的头脑、进行调查工作的能力、以及有关科技最新发展的知识。

一个好的科学记者必须知道如何搞到新闻,从哪里搞到新闻。在西方国家,科学记者通常会从图书馆、大学和私立机构收到众多新闻发布稿、报告和背景资料。这些组织通常有新闻官,这些人乐于帮助与他们联系起来有困难的记者。

在西方国家,记者们也经常被邀请参加科学会议。因特网让生活更加容易,新闻被直接发往电子邮箱,而且有众多的搜索引擎和其它消息来源。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情况就不一样了。这些国家的记者经常拿不到那些现成的材料。这很明显让搜集新闻更加困难。而且,新的通讯技术可能也没有让信息传播的手段、包括科学新闻发布的方式,发生直接影响到科学记者的重大变化。

首先,在发展中国家,没有几个有组织的科学新闻机构。科学记者很难拿到现成的科学新闻稿。而且,有关科学进展的新闻线索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出现的,这部分上是由于科研院所没有自己的新闻官。

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有为数不多的公司具有自己的媒体关系部门。而且,它们通常也不发表有关自己单位科学进展的硬新闻,而是倾向于报道部长、公司首脑和科学管理人员的讲话和致词。

其次,发展中国家相当一部分研究在政府下属的实验室中,这里的科学家受到行为准则的管理,不让他们与未经实验室上级批准的记者谈话。这些机构发布的新闻通常是那些政府想让人们知道的内容。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宇航部门发布了一次成功火箭发射的新闻稿,这样的信息非常容易拿到。但是,如果你想了解一次失败发射的问题,答案就不那么直截了当了。

这些缺陷可能无助于大众媒体科学报道的健康和茁壮成长。但是具体到拥有主动精神和新闻嗅觉的科学记者个人,他们却可以把这些缺陷变成自己的优势。

例如,缺乏正式的科学新闻发布机构、不充分的新闻官数量都意味着有大量科学新闻正在等着被挖掘,变成抢先发现它们的记者们的独家新闻。

在一个研究所的只有两行字的一份声明中,我曾经偶然发现,该所的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免疫避孕方法”。进一步探索发现,他们在利用一种从胎盘中提取的激素来防止老鼠受孕。一种潜在的生育控制疫苗正在诞生之中!如果这个研究所有一个新闻官,他们可能就不会回答我的问题,我就可能失去这条独家新闻。

到哪里去找工作(Where to look for jobs)

尽管现在已经是因特网时代,但是报纸还是一个最值得工作的领域。几乎所有主要的日报都有科学版面,为此它们需要一批全职的采编人员。地区性的报纸对于科学记者也是一个潜在的工作市场。新手们一般会被用作助理编辑或者见习记者,而不是特写文章的撰稿人。

另外一个可以找工作的地方是电视台。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发展导致了许多独立电视制片公司的成立。尽管这些制片公司鲜有全部投入科学节目编排的,它们大多数还是会偶然生产科学节目,这些节目通常是为主流电视观众生产的。这些公司通常会雇佣新闻工作者,这些人同时兼作研究员、作者和制片人。

广播新闻业是第三个值得尝试的领域,尽管这一行业已经被电视和卫星的普及压制住了。其他行业包括科学领域、以及在诸如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技术性写作。

自由撰稿工作(Freelance work)

自由撰稿人也是一种选择。许多新闻记者在获得其雇主许可后,在自己的公司以外从事一些自由撰稿的工作。在印度,一大批科学作家是自由职业者,通过为本国和外国的出版物自由撰稿而谋生。当然,要通过这种途径获得一份体面的生计,唯一的可能几乎就是你已经在全职工作岗位上工作了几年,积攒了经验并建立了很好的名声。

大多数技术出版物以及一些全国性报纸的科学版面都接受一定数量的自由撰稿人文章。一旦它们接受了你一篇文章,它们可能会让你写更多东西。但是,正如一个很有经验的自由科学作品撰稿人所说,“让编辑接受自由撰稿人的好科学作品非常困难。”

在印度,大多数印度科学写作者协会(ISWA)的成员是自由撰稿人。实际上,一些成功的科学自由撰稿人是工作已有所成就的科学家,他们成为了全国性报纸、杂志或者科学广播机构的固定作家。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从事实际工作的科学家,又有写作的意愿,最好参加一个新闻课程的速成班,然后开始写作,享受两个世界中最好的那些东西。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08-2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科技记者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