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IT运营数字地图,连接未来

IT运营数字地图,连接未来

作者头像
彭华盛
发布2020-03-06 10:48:37
8780
发布2020-03-06 10:48:3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运维之路
腾讯地图有句广告词:立足生态,连接未来。如今,电子地图己无处不在,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地图、定位、导航、道路规划等传统场景中,在出行、社交、运动、游戏、电商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想去哪个地方,只要打开手机高德APP就能轻松获得路线,打开滴滴就能看到用户与司机的关系,打开美团点评就能看到用户与商家的关系……

复杂的真实世界需要地图化繁为简,作为更为复杂的IT世界的IT运营工作者是否也需要有一个数字地图,用于向下连接IT资源,向上连接“监、管、控、析”各类ITOM工具呢?关于这个问题,恰好最近遇到一个很有趣的工具给了我一些灵感,本文接下来尝试从电子地图与架构可视化工具为起点,聊聊IT运营数字地图的构建。

1、从电子地图发展史至数字地图

关于地图的发展史,《地图之上》这本有趣的书分了22章节讲述了一系列关于地图的故事,从地图起源开始一直讲述到google map、从地球讲到火星、从现实生活讲到脑图……为我们串起了地图是如何一步步变成现代生活中的数字地图。可以看到地图的意义己不仅限于传统意义的地理位置缩影,它的绘制过程中带着绘制人的情感、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呈现出一定主观色彩特性。好在科技的进步让这种主观色彩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通过新增地图上的元素来构建更为丰富的消费场景。

1)科技的进步,一方面让地图更精确,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地图的能力

关于精确度,《地图之上》提到一个关于格陵兰岛(greenland)与冰岛(Ísland)故事,当初人们为了减少外来人对冰岛的侵夺,将绿意与鲜花盎然的冰岛命名为“冰之岛”,而将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命名为“绿色之地”,可以看出”当时的地图是由人类所为,并不完美“。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主流的地图制作己从手绘测量,向多样化摄像技术,以及基于三角测量的卫星测量技术演进。同时,地图服务商还在不断将地图的内容进行细化,力争描绘出一个更为精确与实时的电子地图。这一点,可以从google map一技术副总裁的描述中看到“google map为了建立一个数字化,触手可得且即时更新的数字地图集,上面包罗的不仅是传统地图(城市、地理特征、统计数据),还有上面的每一条路、每一辆车,甚至还有建筑里的内容,让虚拟虚浮宫游览成为可能。可以想象,地图的发展将一步步走向精细化。”

科技促使地图能力扩展,人们己不仅限于地图位置的查找,比如GPS定位在汽车中出现,让汽车成为电子地图的中心,GPS定位在手机的出现,则让每个人成为电子地图的中心,人们将电子地图的信息传给了电子地图服务商,服务商将用户的位置信息与海量的电子地图信息以及其它的人或物的实时位置信息进行了互联,相当于每个人身上安装了一个传感器,电子地图让每个人实现物联网式的万物互联。比如在腾讯或高德这些地图服务商的API接口网站,上面可以看到他们己不仅仅是做地图与导航,还开拓了大量2B的商业模式,比如出行、O2O等领域。甚至在游戏中的虚拟世界也有腾讯与高德的影子。

2)现代技术对地图的影响变化过程

从我这个数字地图外行人来看,技术对地图的影响可以分为手绘地图、标准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卫星地图、虚拟现实地图几个变化:

起初很长一段时间里,受限于技术原因,地图的制作源于人的经验,不同的人可能会绘制出不同的地图,这类地图反映地理要素为主,在数学要素方面存在不够精确的情况,适用于一些粗粒度的消费场景,比如划分地盘、标注区域位置等。随着人们对空间掌控能力加强,测量技术的提升,标准化纸质地图得以出现,相比于手绘地图,这类地图有更精确的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制图网、比例尺、大地控制基础以及方位标等),是地图走向标准化的一个转变。同样,纸质的标准地图也有缺陷,比如检索及保存方面困难,且纸质地图是最终产物,不可改变,而现实情况是变化的。为了获得更准确,更高效的地图,出现了电子地图,电子地图通过多样化的实地数据采样整合,将地图数字化,为人们提供更方便的交互能力。接下来,基于卫星发现的技术让地图数据更加精准,能否实时采集全局的数据。再后来,因为移动终端的普及,GPS定位等技术的成熟,电子地图的内容不断的丰富与细化,地图之上的场景也呈现多样性发展。

3)研究电子地图对IT运营数字地图的意义

从上面地图的发展看,可以看到几点内容有助于后续讨论IT运营数字地图的思路:

  • 电子地图是连接真实世界万物与人们生活之间的一层数据层,IT运营数字地图也是为了在资源与ITOM之间建立数据层,我会在第2章讲IT运营数字地图在运营工具体系中的位置
  • 以一个非专业视角来看,腾讯或高德地图最基础的能力是“找目的地”和“去目的地”,比如传统的地图搜索功能是“找目的地”,导航是“去目的地”。这两个目标之上,引入GPS等终端定位数据进行封装,则构成出行消费领域上,比如滴滴的路线规划、车辆派单等场景;比如社交领域的附近的人和事、实时位置分享、用户位置等场景;O2O消费的设置收货地址、查找周边商家、配送等场景。IT运营数字地图也需要找到核心能力,并在这个核心能力之上进行扩展,我会在第3章讲IT运营数字地图的核心能力;
  • 电子地图的数据不仅需要卫星的自发现获得全局视角,也需要多样化的摄影(专业或面向众包式的图像采集)来获得局部的内容,包括现实的高山、湖泊、河流,也包括人们构建的建筑、道路等。IT运营数字地图也需要多渠道的数据采集,即面向全局与面向局部内容,在这些采集的数据是运营组织关注的对象,具体包括硬件、软件、业务,以及运营人员与经验数据。我会在第4章讲讲IT运营数字地图所管理的数据资源。
  • 电子地图对真实世界的描述不仅限于地理位置,更重要的万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的聚合方式可以呈现不同的形式的关系地图,IT运营数字地图也一样包括IT资源与关系,如果说IT数字资源是地图的肉体,那关系则是IT数字地图的灵魂。我会在第5章讲IT运营数字地图的关系。
  • 现代的电子地图最大的进步是地图中的万物是活的,地图变活是因为注入了地图终端的GPS定位,无数个终端的定位数据可以让地图呈现出地图成物的实时状况,IT运营数字地图也需要这样的爆点数据来提升数字地图的扩展性,我会在第6章讲如何让IT运营数字地图变活。
  • 电子地图成就了基于地图之上的各种APP,以及依托APP运行的场景,反过来APP的应用也成就了电子地图今天的成就,两者是互惠的。我会在最后一章中从ITOM领域举一些抛砖引玉的思路。

全文关于IT运营数字地图的思路是:IT运营数字地图是把IT运营组织关注的对象数字化,再通过关系可视化的工具将运营对象关系管理起来,并为IT运营的“监管控析”工具提供消费支撑。这个思路在后面的章节会反复提到。

2、IT运营数字地图在运维工作体系的位置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有趣的工具是优锘的架构可视化管理工具,文章有些配图是我在试用这个工具中发现的一些有意思的图。本节从优锘架构可视化这个有趣工具说起,看看运营数字地图的位置、关系。

1)架构可视化工具

了解到这个架构可视化工具是去年底,优锘CEO傲寒因为看了我公众号几篇文章找到我,期间跟我聊到了这个架构管理产品,刚开始我对这个架构管理工具并没什么太大的感触,只是觉得就是一个管理架构的软件而己。而让我对这个架构管理产品产生浓厚兴趣是因为对傲寒的进一步接触,今年春节傲寒给我发了一条以自己的姓名作为前三句首字的春节祝福短信,之后我翻看了他的“傲寒荐书”这个公众号发现他每年都会自己的名字首字作一首不同的祝福诗,后来又接触了几件有点意思的事,比如优锘为什么了“锘”、为什么将公司开在美术学院旁边、为什么用眼镜猴这个产品系列图标。到此,我己经能感受到这个傲寒推荐的产品应该会具备有创新、人文的特性。果然,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个架构可视化产品真的不是一个普通的架构管理软件,从产品顶层设计的扩展性与细节的交互效果都很优秀。工具大致提供以下几个特点:

  • 将图变成数字:支持多种技术手段的图输入,比如:手写、visio、IDE多样化构建的图,快速拖入工具,实现将架构图存储为CMDB的CI项,CI项的粒度可配置;
  • 更丰富的管图手段:支持多种方式检索、修改、配置、关联、分享、模板定制等方式;
  • 将死图变成活图:基于各种实时运行数据让图活起来,支持与监控告警信息关联,在图中就可以看到节点是否报警,比如下图(详见附件)。按IT信息数字地图的理念,这类消费场景可以不断扩展,比如在变更前影响分析、故障诊断、一线ECC管理等。以下以一个应用墙为例:
    • 应用墙可以看到应用之间的关系:
  • 可以看到特定应用的网络拓扑、部署架构、交易路径三个维度的关系(也可以有更多层的关系)
  • 如果需要看到交易级的运行状况可以进入交易路径:
  • 点击上面的报警事件可以看到告警的信息
  • 架构图不仅是物理架构图:不仅是物理部署架构图,也可以逻辑架构图、网络架构图、数据架构图、运行架构图等等架构图,甚至可以是业务层面的业务模块、流程流转、用户审批等关系图,可以说这种方式本质是IT管理方面的关系图。

注:由于试用时还没用到业务相关架构图,这里暂无法提供,从这个工具实现看是将架构节点中的图转成数字,理论上是支持多维的元素。以陈傲寒对产品设计的底蕴,我在上面对这个工具的理解肯定会存在很多不足的问题,关于这个产品本身的能力更深层面的意义推荐各位有机会也去了解一下,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下面拓展到IT数字地图。

2)IT运营数字地图的位置

我们重新看看架构可视化工具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从架构设计定义看(百度百科):是对一个结构内的元素及元素间关系的一种主观映射产物。按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架构可视化工具其实是一种管理关系的工具,这与我前面提到的IT运营数字地图实现“将运营对象关系管理起来”的目标一致如果将架构管理工具的管理范围扩展,即从硬件层面的部署架构扩展到软件层面的应用通讯、接口、逻辑架构,业务层面的业务逻辑、审核、关联架构,人的组织架构,经验方面的工作流程、管理场景、业务场景架构,则这些关系所连接的正是“IT运营组织关注的对象”。这个角度看,架构管理工具可以作为IT运营领域的关系构建工具,在传统CMDB与其它IT配置数据(比如人、流程、经验等)之上插入一层,这种关系的管理通过架构可视化的方式落地,最终形成IT运营数字地图,即“关系 + CMDB+其它IT数据”为IT运营数字地图的原型,如下图:

3)IT运营数字地图对运营工具体系的意义

IT运营过程中的IT资源是广义上的资源,它是指IT运营人员关注的对象,不仅限面向软硬件资源的CMDB配置数据,还包括面向人的组织架构、面向流程、面向人的经验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多个维度的关系数据建立联系,并构成了IT运营数字地图的基础。从数字地图的数据来源看,可以从CMDB及ITSM等工具获得,地图中的数据对象关系可以通过自动化技术或管理维度的流程获得。

把IT运营数字地图对标腾讯地图,地图上的陆地、道路、房子等等就像是IT资源的机房、网络、机器,地图上的国家、省、市就像机器归属团队;不同的房子有不同的作用,就像不同机器承载着不同的应用;基于对电子地图消费的各种APP,就像是“监管控析”这些运营工具。

IT运营数字地图构建在IT资源之上,那么他首先可以解决IT资源的管理。数字地图上面是传统ITOM“监管控”与 AIOps的“析”的工具体系,工具消费数字地图,数字地图可以提供IT资源对象或资源对象的关系数据,也可以将IT运营数据字图以可视化的方式直接提供给工具消费,即IT运营数字地图是IT资源对象与工具之间的桥梁。

3、IT运营数字地图的核心能力

前面提到电子地图是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实现“找目的地”和“去目的地”的核心功能,并在核心功能之上,根据消费场景对位置信息不断加深,以扩展消费场景。

对标电子地图,IT运营数字地图的核心能力可以定位为IT资源的管理。这里的IT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业务、人、经验5方面信息与这5类信息的关系构建,管理则是指IT资源的增减改查的管理。

IT运营数字地图为“监管控析”工具提供支撑作用,理想下IT运营数字地图需要将覆盖面伸展到运营领域各个角落,不仅仅是机器资源维度,还需要扩展到机器资源里的软件与软件里的属性,使用软件的人,以及硬件、软件、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它需要管理的层面。在这些IT资源的构建过程类似地图绘制需要有一个从0到1,再由1到2,再到100的过程一样,是一个从基础原型不断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扩展的过程。

对于不同的数据类型,我们可以构建不同的数字地图形式,不同的地图形式之间形成关系。比如下图提到的网络部署、物理部署、交易路径这三层,即是从不同视角进行关系的构建管理。当然,随着不同的数据进入到数字地图,还会绘制出更多其它视角的数字地图,比如面向流程的地图,面向人员组织架构的地图,面向业务的地图等。理论上只要有数据与关系,IT运营数字地图即能构建并可视化出来。

下面一章具体讲讲IT运营数字地图的数据元素。

4、IT运营数字地图数据元素

前面提到,IT运营数字地图是把IT运营组织关注的对象数字化,再通过关系可视化的工具将运营对象关系管理起来,并为IT运营的“监管控析”工具提供消费支撑。本章来讲需要对象化的地图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主要是硬件、软件、业务、人、经验5方面信息,其中硬件、软件、业务(应用属性部份)可以从CMDB获得,人、经验、业务(管理视角)可以从ITSM等渠道获得。

1)与CMDB关系:面向软硬件的资源管理

IT运营资源管理中的“硬件、软件、业务(应用属性部份)”的构建思路与CMDB的建设思路类似。随着最近几年体系化的工具建设思想的分享,大部份运营团队己认同了CMDB的重要性,同业也有一些填坑经验,比如:

  • CMDB数据建模不灵活问题,如今的CMDB解决方案中上功能方面己提供灵活配置的可视化,在技术底层使用更为灵活的图数据库等;
  • 数据治理方面提到的数据黑户等问题,也有不少ITSM的配置管理流程、除了CMDB自身的自发现外,还提供监控等渠道的自发现等解决方案;
  • 没有消费就没有准确的CMDB,数据消费方面的实时消费问题,一方面CMDB自身便提供资源管理的消费场景,像上面提到的优锘的架构可视化本身也可以与CMDB整合在一起实现配置消费,另一方面CMDB也提供更为灵活的实时API消费接口;
  • 在管理方面的最佳实践也反复的向企业运营团队的管理层输入配置管理需要自上而下,配置管理需要专人专项……

抛开上面提到的CMDB工具模型构建与数据发现等方面能力的建设,我觉得选一个更为普适的消费场景作为入口作为核心模型很重要,普适的消费场景可以提高CMDB的粘性,但选择哪个普适的消费场景则需视不同的运维团队情况而定,如果基础云资源管理做得比较出色的团队可以考虑以云配置作为核心CMDB,如果业务运维自动化更为出色的可以考虑以应用视角建立核心CMDB。以下提供两个交流过的两个方案的模型扩展,图一是CMDB大神孔峰(文章作者: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425/06/11555490_465819893.shtml)提到的模型,孔峰建议将模型分为核心模型与扩展模型,比如主机HOST类的配置数据一方面配置数据采集简单,且消费场景普适,这类配置数据适合作为核心模型。

还有老王提到的面向应用视角的模型,同样是类似的思路:

基于己有的CMDB配置数据,加上基于架构关系图的可视化方式管理手段,即可将硬件、软件、业务属性数据关系可视化,并直接提供给其它ITOM工具使用,比如变更CAB过程中可以调用IT运营数字地图的多个维度的关系架构图辅助影响分析,故障处理过程中可以调用架构关系辅助故障定位等。想像一下,可以通过监控事件处理场景,得到基于事件关系架构图,在关系架构图中又可以看到监控事件报警……

(2)开荒:面向业务、人、经验的资源管理

数字地图发展到今天,腾讯地图与高德地图上的地理建筑物或道路谁更为准确己很难区别,两者中谁的导航能力更好,主要是基于电子地图上的路线规划算法谁更快、更合理,谁能更精准的引导用户到目的地。同样,IT运营团队最宝贵的财富也不是硬件机器或系统软件,而是运行在上面的业务、保障业务运行的运营人员、运营人员积累的工作经验。

如果说基于硬件机器、系统软件方面的资源管理由CMDB负责,那么基于业务、人、经验的管理则是一片荒地,这片荒地有多大,我们可以先看看运维的工作大致包括有哪些,以下是我之前写的一篇《运维不简单》一文中提到的运维常规工作中,比如金融行业里可能涉及的以下这些工作,可以看到有很多工作是与业务、人、经验相关的工作。

IT运营数字地图中的人、经验、业务(管理维度),可以考虑基于ERP、OA、ITSM等工具,比如采用上面的关系架构思路构建多种画像的关系方式。这个思路同样可以从电子地图中找到,腾讯地图在社交场景下有一个消费场景是“附近的人和事”,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来认识身边的人、加入附近的活动。假如,把腾讯地图这个功能类比为一个位置画像,那我们可能也可以为IT数字地图中的人画像,通过ITSM的人员组织架构,重要的IT流程与服务流程等数据来构建画像,比如:

  • 职责画像
  • 能力画像
  • KPI画像
  • 工作流程画像
  • ……

基于人的画像又可以上升到基于团队的画像,或基于角色的画像,这些画像的数据通过ITSM的可量化的数据让死图变成活图。

我们需要认识到与软硬件不一样,软硬件的特性有一些成熟的自发现技术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同时联合监控可以实现资源实时管控,就像可以知道实时路况一样,而业务、角色与经验则更多依靠于管理层面,这中间缺少一个数据与关系自发现的能力出现,只是通常来说这些对象或关系的变化比较少,可以考虑通过管理手段,比如流程进行数据管控。

5、IT运营数字地图关系

看回IT运营数字地图的概念:IT运营数字地图是把IT运营组织关注的对象数字化,再通过关系可视化的工具将运营对象关系管理起来,并为IT运营的“监管控析”工具提供消费支撑。前面讲完了IT运营数字地图的IT资源组成部份,本节则开始讲IT资源里的关系,可以说关系的构建是数字地图的灵魂。

1)关系的管理

关系的管理最好的办法是消费关系,将关系数据可视化是一种投入产出比很高的方式。

十年前,当我们手机上还没有高德或腾讯地图时,我们也能通过问路的方式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从这个路口往前走大概100米,第二个红绿灯路口转右,再一直往前走看到有一个工商银行,再往前一个路口右转,大概100米……“。这个位置引导信息是一条”向前,向右,多少米,第几个“这样的关系信息构成,是人脑中的经验将物理的”路、房屋“组织起来的关系,这种经验很多时候是有用的,但也存在不够精确,有主观成分,容易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现在的电子地图则通过可视化的方式,结合位置数据告诉你下一步怎么走,而不需要关注下下步怎么走,起到了化繁为简的作用。本质上电子地图是把关系、对象、数据通过可视化为主的手段来降低信息交互的门槛,在抽象的数据、概念和主观形象思维的人之间建立高效的链接,是将复杂的信息通过可视化的机器抽象建模,来替代基于人脑偏主观的建模方式,它能提高关系构建的整体准确率。IT运营数字地图的关系也需要采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呈现,比如上面第2章提到的一个可视化解决方案是能够在一定的层面解决一些重要问题。

2)关系的发现

讲了关系的管理,再聊聊关系是如何发现。同样参考电子地图的关系发现方式,技术的发展让电子地图拥有很多更高效的发现方式,比如卫星发现大大提高发现效率与准确率,且理论上卫星发现的数据是全局没有漏的数据,但卫星发现的技术的视角也有缺点,比如它无法发现局部的关系,且从上向下的视角的全部数据往往带来了很多无序的关系。所以,如今的电子地图关系的发现主要依靠分条线的发现,比如测绘部门数据、众包采集、自营的数据采集交通工具、或外包商绘图等组合方式。

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对于关系的发现也会有这样一种误区:关系数据要靠系统自发现,通过人是不靠谱的。其实,我们很多关系数据并非通过纯技术实现的,以CMDB中应用、操作系统、机器、机房等关系数据是很难通过自发现发现的,反而通过资源申请与交付流程标准化中可以实现这个关系的发现。应用与应用间的关系也一样,采用网络层抓包分析经常会出现很多无序的关系,反倒是基于APM\BPM\NPM那类依靠人的经验来管理的关系更靠谱,消费的可用性更好。这其实也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注意力关注在重要应用系统的重要关系上的管理,对这些重要关系管理带来的价值远大于把海量的无序关系管理带来的价值更大,重要的关系在这些场景下采用人工的方式很多时候很有效。

所以,现阶段,我觉得IT运营数字地图也可以参考电子地图,采用多种技术自发现,结合管理流程手段相配合,有针对性的对重要关系进行管理。

6、IT运营数字地图活起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一种以终为始的工作习惯,即遇事之后先问问自己想要什么结果,为了得到这个结果必须做些什么,先构造出最终结果的蓝图,再引导选择技术实施方式。

IT运营数字地图的构建也一样可以采用以终为始的思路,从核心能力看是IT资源管理,场景扩展来看需要IT运营数字地图提供什么。参考电子地图,我们会发现现代地图能扩展出那么多消费场景的能力是传统静态的地图无法实现的,关键因素是这些电子地图活了起来,比如,只有知道了实时路况情况下,导航才能避开交通堵塞,O2O的路线规划才能高效。同理,IT运营数字地图的构建过程也要想办法让地图活起来,实现实时的可视化管理,这是IT运营数字地图要实现扩展性条件的“终”。

接下来我们看看为了让地图“活“起来应该如何实现。软硬件IT资源是否活,或活得怎么样主要是监控来管理,那么为IT数字地图引入监控的能力,即通过监控在硬件、软件、业务的运行状态的覆盖能力,让原来死的数字地图的对象具备实时状态,这样数字地图不仅”活“起来,还可能通过监控量化的事件信息看到活得有多不好,它与监控结合会有不少意义,比如:

  • 数字地图数据通过监控场景的消费,不断完善地图底层的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的准确性;
  • 数字地图的全局视角可以作为监控数据消费的入口,增加监控数据的消费成效;
  • 监控事件管理中的故障应急可以调用数字地图的关系来辅助问题定位,比如应用墙可以判断应用与应用之间的关联影响,物理架构关系来判断物理层面的影响,业务架构关系来判断业务关联影响;
  • 数字地图的关系数据还可以为监控事件结合自动化,实现故障处理的全自动或半自动的联动处理;
  • IT运营数字地图的活图理念也在一定的意义上引导IT运营组织不断去完善监控覆盖面,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监控能力。

讲完“活”,我们再看看如何可视化,资源管理的可视化中关于数据模型的灵活构建等这里暂不扩展,主要是接上面提到的让“活”的状态可视化,上面第2章提到的架构管理工作的设计思路也同样适用,只是形式可以根据资源管理的消费场景进行优化一下。

7、IT运营数字地图在ITOM中

上面大致分析了关于IT运营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在ITOM的能力扩展方面则更多关注于IT数字地图的消费。在电子地图的消费方面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腾讯地图可以作为出行与O2O领域APP的流量入口,反过来出行与O2O的APP也可以作为腾讯地图的流量入口。这个消费现象也适用于IT运营数字地图,地图可以作为工具的入口,也可以在工具中使用地图,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面第6章提到了IT运营地图与监控之间的整合,第4章提到了与ITSM的整合,以下补充“监管控析”中“控、析”的整合思路来抛砖引玉:

(1) 控--IT数字地图实现架构可控。

自动化的“控”的消费场景很丰富,本节从架构可控角度看数字地图的作用。我家领导是在一家商业银行负责开发团队的架构管理,某一天我和她探讨了一下她在研发架构管理角度遇到的架构问题,她关注应用架构工具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

  • 架构的有序管理:增减改查
  • 架构的标准化:架构图的标准
  • 架构的应用状况:结合运行的数据来判断架构的合理性

其中第1、2个问题普遍的架构管理工具能解决,但第3个需要有运行数据来支持,这是她们头疼的地方。

我与她探讨了一下,我们在架构层面对研发的诉求:我们能通过CMDB来实现部署关系,即配置管理的纵向关系,但对于应用间的关系,比如逻辑关系、接口关系、通讯关系、业务功能关系,行业内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调用链、APM、日志或报文唯一流水号等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需要研发的支持。

那么,我的诉求与研发架构师的诉求之间是有利益共同点的,即如果她们推动研发侧的“调用链、APM、日志或报文唯一流水号”的标准化落地,那我们可以在生产上将这些数据构建关系模型,为研发架构管理提供她们架构上评估合理性的数据来源。

进一步的,她们可以构建应用设计层面的架构关系,并通过版本发布流程提供运维,变更的CAB评审可以通过提交的应用架构,结合运维提供的部署架构全方位的判断变更影响分析,真正实现研发侧到运维侧在架构管理的闭环,实现架构可控。

自动化里还有很多场景可以消费IT运营地图,比如DBA可以构建基于数据库关联关系的数字地图,业务运维人员可以基于某个重要业务构建业务关系数字地图,这些数字地图可以作为数据库管理自动化工具、业务应急启停等工具的入口,也可以在工具的使用中引入地图视图。

(2) 析--数据分析是IT数字地图的爆点。

前面己提到在分析电子地图发展中,我觉得有两个技术有突出的影响,一是卫星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自发现,从全局层面降低了数据发现成本,且提高实时性与准确率;另一个终端GPS位置数据让电子地图中的元素成为活的元素,通过成万上亿的终端GPS位置数据实现了终端间的互联,这个互联是一种实时的关系,区别于原来事先定好的国家与区域的关系。

在IT运营数字地图中也需要这两个爆点,一个是运营数字地图数据的自发现技术,另一个是地图数据关系的构建技术。

  • 卫星发现技术:

卫星的发现技术采用的是三角测量方法,即把人造地球卫星只当作观测目标,在两个以上的地面观测站对其进行同步方向(距离或距离差)观测,这样的观测可构成空间卫星网,从而可推算各测站的弦方向间的夹角,进而构成空间卫星大地网。

如果将OS上安装的代理类比于电子地图时期的录像采集技术,那卫星发现的技术则需要从一个全局的角度去发现数据。从ITOM的各类工具看,基于运维大数据的ITOA或AIOps的解决方案似乎是一个可以提供自顶向下,全局视角的资源数据发现技术的爆点。

当然前面也提到卫星发现技术不是万能的,我们在寻求这个爆点时考虑是一个全局视角,而不是万能的视角。

  • GPS位置定位:

GPS位置定位最大的作用是让资源个体活起来,将这些活的资源轨迹可视后就可以构建各种维度的关系。在IT资源方面,有些关系可以通过己有自发现技术实现,监控的采集也能发现一部份数据,有些类似业务、流程、人员组织关系变化比较小,但也有些关系是比较难发现又属于高频使用的关系,比如下面这个配置管理中的上下游横向关系:

是否有什么数据的收集即可实现类似GPS终端技术带来的实时位置数据带来的爆点,目前我还没想到,也许上面第1点中提到的“调用链、APM、日志或报文唯一流水“可能是一个思路。

ALL,整体看关于IT运营数字地图的构思还有些乱,本篇作为IT运营数字地图的研究第一篇,后续有好的思路再不断的完善,欢迎有兴趣的同学交流。最后响应一下全文思路:

IT运营数字地图是把IT运营组织关注的对象数字化,再通过关系可视化的工具将运营对象关系管理起来,并为IT运营的“监管控析”工具提供消费支撑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7-2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运维之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命令行工具
腾讯云命令行工具 TCCLI 是管理腾讯云资源的统一工具。使用腾讯云命令行工具,您可以快速调用腾讯云 API 来管理您的腾讯云资源。此外,您还可以基于腾讯云的命令行工具来做自动化和脚本处理,以更多样的方式进行组合和重用。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