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编码原理(七)----回顾

编码原理(七)----回顾

作者头像
视界音你而不同
发布2020-04-10 14:54:52
4131
发布2020-04-10 14:54:52
举报

上一篇我们讲解了熵编码的另一种方式CABAC,熵编码结束之后,那么整个编码过程的核心过程也就结束了,后续的工作就是为了适配网络发送等做一些封装的工作。本篇对整体的编码过程作一个简单的回顾,整体上感知一下一个像素的矩阵快,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减肥的,哈哈:

DCT变换

1

经过DCT变换,实现了频率的集中。

量化

2

经过量化,我们对DCT变换后的系数进行以QP=28的量化,此时得到了一些左上角集中了非零值的系数矩阵。

ZigZag扫描

3

ZigZag扫描,将二维的系数矩阵转换成一维的序列。

熵编码

4

熵编码输入:

9,0,-1,0,-1,0,0,0,0,0,0,0,0,0,0,0

熵编码输出:

0000 1011 1000 0000 0000 0000 1101 010

用16进制表示为: 0X: 0B 80 00 D + 010。

编码之前是一个4 * 4的像素块,每个像素占用一个字节的空间,即16 Bytes * 8 = 128 bit,经过编码之后的大小为3个字节+3个bit = 3 * 8 + 3 = 27 bit。简单算一算压缩率, 27 / 128 = 0.210 = 20%。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08-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视界音你而不同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