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Oxford Nanopore测序也许是最好的能同时分析CNV+SV方案

Oxford Nanopore测序也许是最好的能同时分析CNV+SV方案

作者头像
用户7625144
发布2020-08-10 15:37:26
1.5K0
发布2020-08-10 15:37:2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生信开发者生信开发者

Nanopore测序是基于电信号检测原理,当DNA分子穿过纳米孔时会产生电流信号,一般以5个碱基为一组检测电流信号,对电流信号进行解码(图2)。Nanopore测序不依赖DNA聚合酶活性,理论上只要DNA分子不断开,就一直可以通过纳米孔,得到的序列读长更长,最长可达Mb级别。Nanopore下机的原始电信号文件,以.fast5结尾,包含测序的序列信息和甲基化修饰信息。经过basecalling软件(Guppy,Albacore等)可以将fast5文件转换为fq文件进行后续分析。一般根据Q score>7对数据进行质控,通过的为pass,没有通过为fail。

Nanopore测序在临床研究中的优势

  1. 测序速度快
  2. 长读长reads极可能包括整个重复DNA和SVs区域
  3. 有利于区分高度相关的基因家族成员和假基因
  4. 可直接检测甲基化信号,提供更完整的遗传变异信息
  5. 简化DNA的单倍型定相(确定DNA来源于哪一条染色体)
  6. 可评估突变的阶段,有助于查清影响基因突变的等位基因的背景

Nanopore追求的是长度,采用的是电信号,对于一条DNA,最多测两次,电信号的稳定性是最大的挑战,因此在测序准确度上做了让步。Nanopore的测序错误除Indel和Mismatch之外,主要是同聚物(homopolymer)和串联重复区域的错误(Wick et al., 2019),特别是同聚物删除(homopolymer deletion) 的错误较高(图6)。另外,有研究表明基因组中反向重复序列序列会使Nanopore的测序质量下降,得到的序列准确度受到影响(Spealman et al., 2019)

在产前诊断领域目前CMA和CNVseq是主要检测手段,但CMA和CNVseq都有其局限性。比如CMA探针覆盖不到的问题,GC异常和重复区域不好设计探针的问题,价格昂贵的问题;CNVseq无法测多倍体和UPD的问题,在GC异常和重复区域准确性也没法保证,且这两项技术均无法检测结构变异。有不少比例的假阴性样本很可能是因为CMA和CNVseq都未能检测到的SV导致的。另外平衡易位携带者在人群中的携带率为1.54%,其产生的后代虽然不是非平衡易位,但还是有非常高的比例仍然是平衡易位携带者。彻底将平衡易位携带的胚胎也阻断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Oxford Nanopore虽然在SNV尤其indel方面的准确性还不令人满意,但它却是能同时解决CNV和SV的极好的技术方案,另外因为Nanopore平台还能测甲基化信号,因此对于一些基因印记异常导致的遗传疾病也有很好地发现。有这方面兴趣的老师欢迎合作。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3-1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生信开发者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