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两组有趣的数据库调研结果

两组有趣的数据库调研结果

作者头像
用户5548425
发布2020-09-01 14:23:17
5090
发布2020-09-01 14:23:1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韩锋频道韩锋频道
近期看到朋友圈里分享的两组数据,跟之前自己的想法有些出入。想想还挺有意思,特分享出来。

1. Who choose the database technology?

谁来决定数据库技术选型?从这篇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企业进行数据库技术选型中,不同角色的权重不同。调研结果揭示架构师>开发者>DBA>管理者,这与我之前认为的管理者、DBA为选型的主导者大相径庭。当然这篇调研报告,应是来自国外,跟国内的情况还是有些差异;但从中也可观察到在技术选型的某种趋势。

1).技术选型的趋势

  • 数据库多元化趋势 随着数据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特别是近一、二十年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据库在使用的深度、广度等较之前有了巨大的差异。回想二十多年前,数据库承担简单的关系数据的增、删、改、查的基本能力就可以,甚至很多企业就通过简单的桌面型数据库就可以完成。那个时候的数据库选型也比较简单,基本就是从几个大型商业数据库中选择一款即可,单一数据库即可满足企业的全部数据处理需求。但近些年来,数据的使用复杂度越来越高,对数据的海量、多模、异构、弹性等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传统的高可用、安全等也均要兼顾。单一的数据平台很难满足,因此数据库也呈现出开放、多元的发展趋势。从上述调研数据中可见,架构师、开发人员基于前端的数据使用需求的多样化,在后端数据库选型中占据更大作用。往往在研发规划之初,就会根据项目需要,选择不同的数据库满足需求。
  • 平台化、自动化、云化带来的改变 在之前的数据库架构选择中,对于运维层面的考虑往往占据主导。选择一款数据库,如何快速构建起完备的运维体系,做好服务支撑,是很多决策者需要优先考虑的。但随着企业平台化、自动化的运维模式转变,快速构建运维体系难度大大降低,这也相应降低了DBA在决策选型中的话语权。特别是云的到来,使得企业使用数据库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可以在一夜之间就具备某种数据库的基础能力。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从前端架构、研发需求入手考虑其数据库选型;对后端则可降低依赖度。
  • 开源带来的影响 开源技术,正在改变技术选型的方式。之前传统的选择一款商业产品作为解决方案,不在是唯一的选择。随着开源技术的推广成熟,企业有条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开源技术构建基础能力;甚至有能力根据自身的特性需求来定制改造开源方案,满足自身需求。而在这一过程中,架构、研发的声音更大,其从使用者的角度可慢慢过渡到参与者、甚至主导者。当然在选择上,也具备了更大的话语权。
  • 技术完备性的提升 从技术本身来说,数据库是相对复杂的底层平台。但随着数据库的发展,特别是开源技术、分布式、新型硬件的出现及成熟,有越来越多的数据库产品可满足企业需要。企业的选择灵活度更大,这也意味着选择时可更多从架构、研发、运维角度考虑,而非功能、安全、成熟度因素。

2).技术选型角色差异

针对上面多个角色,其在技术选型中的考虑因素是有差异的。如何满足不同角色对数据库产品的要求,成为各厂商考虑的重点。

  • 架构 架构师看重的是性能是否能满足需求(现状及未来)、是否可进行扩展、是否具备行业标准、是否兼容其他产品或旧有架构等等。
  • 研发 研发者看重的是其使用接口是否友好、是否具备完备的生态支持、其基本能力是否OK(例如调优、问题跟踪等)。
  • DBA DBA作为数据库的运维者,担负着平台的稳定服务职责,其需要考虑的比较多。包括平台的可运维性(管理、监控、优化、备份恢复、升降级、扩缩容…)、稳定性表现、性能是否满足需要、安全方面(包括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其他还包括高可用等等。
  • 管理 从管理者角度,则需要重点考虑两点。一是成本问题,这里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机会成本等;二是风险问题,即技术选型后可能带来的风险(安全、数据可靠等)。

3).从产品角度的思考

  • 买家和用户 从产品角度来讲,上述调研数据会带来些启发。在传统意义上,产品需要区分客户的角色:买家和用户。针对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针对性策略。上述调研数据表明,对于“用户”的权重,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提到更高的重视程度。特别是针对架构、研发者,如何将产品的能力、差异、易用性、兼容度等更好地透传给上述人群,是值得产品运营者去思考的。例如:对于诸如开发者社区,可有更多针对做些工作。

2. Multi-Database is KING

这是一组针对企业内部数据库使用情况的调研,其结果反馈多数据库栈成为主流形态。当然这与我前面谈到的数据使用的深度、广度的增加有着必然的联系。

1).多数据库

超过92%的被调研者,使用超过1种的数据库。针对这点,很多人会觉得很正常。但如果退回到2、30年前,当时的大部分企业是使用单一数据库的。交易型、分析型…,这要是跟数据相关的,都通过单一平台承载。其实目前很多数据库也有这种趋势,在单一平台实现更多的能力。例如对多模数据的存储访问的支持、多分析、挖掘、算法能力的支持等等。但我们仍然看到,多数据库还是企业选择的主流。

2).多开源数据库

超过89%的被调研者,使用超过1种的开源数据库。这一点不令人意外,开源数据库有其鲜明的特点,但往往也有其明显的短板。很多企业利用其长处,解决具体某个问题;针对其他场景则选择其他产品。这也导致了,选择多种开源数据库是一种必然。

3).多数据类型/非关系模型

超过73%的被调研者,在关系模型外还使用了定制类产品;超过54%的被调研者使用了诸如NoSQL的产品。关系模型在50多年来,一直是数据使用的标准模型。但随着互联网等兴起,对于其他数据构型,有了更多的需求。于是乎在前些年,诞生了很多NoSQL类产品,可满足对文档型、KV型、图等等数据类型需求。这些产品在特定数据类型领域,有其自身的强处,虽然有时可通过关系模型来模拟实现,但其往往效率不高。

4).PG+MYSQL

PG+MySQL,作为最为主流的两大开源数据库产品,其使用者众多。在调研中,有超过44%的被调研者使用了它们。

韩锋频道:

关注技术、管理、随想。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0-08-2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韩锋频道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数据库
云数据库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和数据库生态工具。您可以通过产品选择和组合搭建,轻松实现高可靠、高可用性、高性能等数据库需求。云数据库服务也可大幅减少您的运维工作量,更专注于业务发展,让企业一站式享受数据上云及分布式架构的技术红利!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