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数据结构:手把手带你了解 ”图“ 所有知识!(含DFS、BFS)

数据结构:手把手带你了解 ”图“ 所有知识!(含DFS、BFS)

作者头像
Carson.Ho
发布2020-09-15 10:02:07
9060
发布2020-09-15 10:02:0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ndroid知识分享Android知识分享

前言

本文主要讲解 数据结构中的图 结构,包括 深度优先搜索(DFS)、广度优先搜索(BFS)、最小生成树算法等,希望你们会喜欢。


目录

1. 简介

  • 数据结构的中属于 圆形结构 的逻辑结构
  • 具体介绍如下

2. 基础概念

  • 在图的数据结构中,有许多基础概念,如 边类型、图顶点 & 边间的关系等等
  • 具体请看下图

3. 类型

图的类型分为很多种,具体如下:

3.1 有向图 & 无向图

3.2 连通图

  • 定义 图中任意顶点都是连通的图
  • 具体相关概念 对于有向图 & 无向图,连通图的的具体概念又不同,具体如下

对于无向图:

对于有向图:

3.3 其余类型图

4. 存储结构

图的存储结构共有5种,具体请看下图

5. 图的遍历

数据结构:图文详解二叉树(遍历、类型、操作)

5.1 定义

从图中某1顶点出发,遍历图中其余所有顶点 & 使每1个顶点仅被访问1次

5.2 遍历方式

深度优先遍历(DFS)、广度优先遍历(BFS

5.3 具体介绍

5.3.1 深度优先遍历( DFS )
  • 简介

  • 算法示意图

  • 具体实现:递归 & 非递归

此处图的存储结构 = 邻接矩阵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java.util.Stack;

public class MyGraph {

    /**
     * 准备工作1:设置变量
     */
    private int vexnum;  // 存放图中顶点数量
    private char[] vertices;  // 存放结点数据
    private int [][] arcs;  // 存放图的所有边
    private boolean[] visited;// 记录节点是否已被遍历

    /**
     * 准备工作2:初始化图的顶点数量、数据 & 边
     */
    public MyGraph(int n){
        vexnum = n;
        vertices = new char[n];
        visited = new boolean[n];
        arcs = new int[n][n];
    }

    /**
     *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实现:递归
     * 类似 前序遍历
     */
    public void DFSTraverse(){
        // 1. 初始化所有顶点的访问标记
        // 即,都是未访问状态
        for (int i = 0; i < vexnum; i++) {
            visited[i] = false;
        }

        // 2. 深度优先遍历顶点(从未被访问的顶点开始)
        for(int i=0;i < vexnum;i++){

            if(visited[i]==false){

                // 若是连通图,只会执行一次
                traverse(i); // ->>看关注1
            }
        }
    }

    /**
     * 关注1:邻接矩阵的深度优先搜索递归算法
     * 即,从第i个顶点开始深度优先遍历
     */
    private void traverse(int i){

        // 1. 标记第i个顶点已遍历
        visited[i] = true;

        // 2. (输出)访问当前遍历的顶点
        visit(i);

        // 3. 遍历邻接矩阵中第i个顶点的所有邻接顶点
        for(int j=0;j<vexnum;j++){

            // a. 若当前顶点的邻接顶点存在 & 未被访问,则递归 深度优先搜索 算法

            if(arcs[i][j]==1 && visited[j]==false){
                // b. 将当前顶点的邻接顶点作为当前顶点,递归 深度优先搜索 算法
                traverse(j);
            }
        }
    }
    
    /**
     * 辅助算法1:访问顶点值
     */
    public void visit(int i){
        System.out.print(vertices[i] + " ");
    }

    
    
    /**
     *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实现:非递归
     * 原理:采用 栈实现
     */
    public void DFSTraverse2(){
        // 1. 初始化顶点访问标记
        // 全部标记为:未访问
        for (int i = 0; i < vexnum; i++) {
            visited[i] = false;
        }

        // 2. 创建栈
        Stack<Integer> s = new Stack<Integer>();


        for(int i=0 ; i<vexnum; i++){

            // 3. 若该顶点未被访问
            if(!visited[i]){
                // 4. 入栈该顶点

                s.add(i);

                do{
                    // 出栈
                    int curr = s.pop();

                    // 如果该节点还没有被遍历,则遍历该节点并将子节点入栈
                    if(visited[curr]==false){
                        // 遍历并打印
                        visit(curr);
                        visited[curr] = true;

                        // 没遍历的子节点入栈
                        for(int j=vexnum-1; j>=0 ; j-- ){
                            if(arcs[curr][j]==1 && visited[j]==false){
                                s.add(j);
                            }
                        }
                    }
                }while(!s.isEmpty());
            }
        }
    }

    
    /**
     * 测试(递归 & 非递归)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 初始化图的结构(顶点数量 = 9)
        MyGraph g = new MyGraph(9);

        // 2. 设置顶点数据
        char[] vertices = {'A','B','C','D','E','F','G','H','I'};
        g.setVertices(vertices);

        // 3. 设置边
        g.addEdge(0, 1);
        g.addEdge(0, 5);
        g.addEdge(1, 0);
        g.addEdge(1, 2);
        g.addEdge(1, 6);
        g.addEdge(1, 8);
        g.addEdge(2, 1);
        g.addEdge(2, 3);
        g.addEdge(2, 8);
        g.addEdge(3, 2);
        g.addEdge(3, 4);
        g.addEdge(3, 6);
        g.addEdge(3, 7);
        g.addEdge(3, 8);
        g.addEdge(4, 3);
        g.addEdge(4, 5);
        g.addEdge(4, 7);
        g.addEdge(5, 0);
        g.addEdge(5, 4);
        g.addEdge(5, 6);
        g.addEdge(6, 1);
        g.addEdge(6, 3);
        g.addEdge(6, 5);
        g.addEdge(6, 7);
        g.addEdge(7, 3);
        g.addEdge(7, 4);
        g.addEdge(7, 6);
        g.addEdge(8, 1);
        g.addEdge(8, 2);
        g.addEdge(8, 3);

        // 4. 执行 图的深度优先遍历:(递归 & 非递归)
        System.out.println("深度优先遍历(递归)");
        g.DFSTraverse();
        System.out.println("深度优先遍历(非递归)");
        g.DFSTraverse2();

    }

    /**
     * 辅助算法1:添加边(无向图)
     */
    public void addEdge(int i, int j) {
        // 边的头尾不能为同一节点
        if (i == j) return;

        // 将邻接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值置为1;
        arcs[i][j] = 1;
        // 将邻接矩阵的第j行第i列的元素值置为1;
        arcs[j][i] = 1;
        // 设置为1代表2顶点之间存在 边 (设置相等原因 = 邻接矩阵 是对称的)
    }

    /**
     * 辅助算法2:设置顶点数据
     */
    public void setVertices(char[] vertices) {
        this.vertices = vertices;
    }
}
  • 测试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深度优先遍历(递归)
A B C D E F G H I 
深度优先遍历(非递归)
A B C D E F G H I
  • 特别注意 对于图的存储结构 = 邻接表实现,只需要将 存储边 的2维数组 改成链表即可。
  • 图的存储结构 = 邻接矩阵 / 邻接表 的性能对比

5.3.2 广度优先遍历(BFS)
  • 简介

  • 算法示意图

  • 具体流程

注:GI 先访问的原因 = 用数组存储顶点时,G的下标 比 I的下标小(按ABCDEFGHI顺序存储)

  • 具体实现

非递归:采用队列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Queue;
import java.util.Stack;

public class MyGraph {

    /**
     * 准备工作1:设置变量
     */
    private int vexnum;  // 存放图中顶点数量
    private char[] vertices;  // 存放结点数据
    private int [][] arcs;  // 存放图的所有边
    private boolean[] visited;// 记录节点是否已被遍历

    /**
     * 准备工作2:初始化图的顶点数量、数据 & 边
     */
    public MyGraph(int n){
        vexnum = n;
        vertices = new char[n];
        visited = new boolean[n];
        arcs = new int[n][n];
    }
    
    /**
     * 广度优先搜索 算法实现
     * 原理:非递归(采用队列)
     */
    public void BFS(){

        // 1. 初始化所有顶点的访问标记
        // 即,设置为未访问状态
        for (int i = 0; i < vexnum; i++) {
            visited[i] = false;
        }

        // 2. 创建队列
        Queue<Integer> q=new LinkedList<Integer>();

        // 3. 对所有顶点做遍历循环(从第1个顶点开始)
        // 若遍历完毕,则结束整个层序遍历
        for(int i=0;i < vexnum;i++){

            // 4. 若当前顶点未被访问,就进行处理
            // 若当前顶点已被访问,则回到3进行判断
            if( visited[i]==false ) {

                // 5. (输出)访问当前顶点
                visit(i);

                // 6. 标记当前顶点已被访问
                visited[i] = true;

                // 7. 入队当前顶点
                q.add(i);

                // 8.判断当前队列是否为空
                // 若为空则跳出循环,回到3进行判断
                while(!q.isEmpty()) {

                    // 9. 出队队首元素 & 将出队的元素 赋值为 当前顶点
                    i =  q.poll();

                    // 10. 遍历当前顶点的所有邻接点
                    // 若遍历完毕,则回到8判断
                    for(int j=0; j< vexnum ; j++){

                        // 11. 若当前顶点的邻接顶点存在 & 未被访问,则执行处理
                        // 否则回到10判断
                        if(arcs[i][j]==1 && visited[j]==false){

                            // 12. (输出)访问当前顶点的邻接顶点
                            visit(j);

                            // 13. 标记当前顶点的邻接顶点已被访问
                            visited[j] = true;

                            // 14. 入队当前顶点的邻接顶点
                            q.add(j);

                        }
                    }

                }

            }
        }
    }

  /**
    * 辅助算法1:访问该顶点
    */
    public void visit(int i){
        System.out.print(vertices[i] + " ");
    }

  /** 
    * 测试算法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1. 初始化图的结构(顶点数量 = 9
        MyGraph g = new MyGraph(9);

        // 2. 设置顶点数据
        char[] vertices = {'A','B','C','D','E','F','G','H','I'};
        g.setVertices(vertices);

        // 3. 设置边
        g.addEdge(0, 1);
        g.addEdge(0, 5);
        g.addEdge(1, 0);
        g.addEdge(1, 2);
        g.addEdge(1, 6);
        g.addEdge(1, 8);
        g.addEdge(2, 1);
        g.addEdge(2, 3);
        g.addEdge(2, 8);
        g.addEdge(3, 2);
        g.addEdge(3, 4);
        g.addEdge(3, 6);
        g.addEdge(3, 7);
        g.addEdge(3, 8);
        g.addEdge(4, 3);
        g.addEdge(4, 5);
        g.addEdge(4, 7);
        g.addEdge(5, 0);
        g.addEdge(5, 4);
        g.addEdge(5, 6);
        g.addEdge(6, 1);
        g.addEdge(6, 3);
        g.addEdge(6, 5);
        g.addEdge(6, 7);
        g.addEdge(7, 3);
        g.addEdge(7, 4);
        g.addEdge(7, 6);
        g.addEdge(8, 1);
        g.addEdge(8, 2);
        g.addEdge(8, 3);

        // 4. 执行 图的广度优先遍历(非递归)
        System.out.print("广度优先遍历(非递归):");
        g.BFS();
        }

  /**
    * 辅助算法1:添加边(无向图)
    */

    public void addEdge(int i, int j) {
        // 边的头尾不能为同一节点
        if (i == j) return;

        // 将邻接矩阵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值置为1;
        arcs[i][j] = 1;
        // 将邻接矩阵的第j行第i列的元素值置为1;
        arcs[j][i] = 1;
        // 设置为1代表2顶点之间存在 边 (设置相等原因 = 邻接矩阵 是对称的)
    }

    /**
     * 辅助算法2:设置顶点数据
     */
    public void setVertices(char[] vertices) {
        this.vertices = vertices;
    }
        
}
  • 执行结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广度优先遍历(非递归):A B F C G I E D H

5.4 遍历方式对比

6. 最小生成树

本节主要讲解 图中的 最小生成树

6.1 定义

构造 连通网图 的最小成本生成树

  1. 网图:带有权值的图
  2. 最小成本:用(n-1)条边将 含n个顶点的连通图 连接起来 & 使得权值和最小

6.2 寻找最小生成树的算法

  • 主要包括:(Prim)普利姆算法 & (Kruskal)克鲁斯卡尔算法
  • 具体介绍如下
6.2.1 (Prim)普利姆算法
  • 算法概述

  • 算法原理流程示意图

  • 举例说明

6.2.2(Kruskal)克鲁斯卡尔算法
  • 算法概述

6.3 算法对比

7. 最短路径

7.1 定义

  • 对于非网图(无权值),最短路径 = 两顶点间经过的边数最少的路径
  • 对于网图(有权值):最短路径 = 两顶点间经过的边上权值和最少的路径

第1个顶点 = 源点、第2个顶点 = 终点

7.2 需解决的问题

从源点 -> 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

7.3 寻找最短路径 算法

  • 主要包括: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弗洛伊德算法(Floyd)
  • 具体介绍如下

8. 总结

  • 本文主要讲解了数据结构中的图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0-09-14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前言
  • 目录
  • 1. 简介
  • 2. 基础概念
  • 3. 类型
    • 3.1 有向图 & 无向图
      • 3.2 连通图
        • 3.3 其余类型图
        • 4. 存储结构
        • 5. 图的遍历
          • 5.1 定义
            • 5.2 遍历方式
              • 5.3 具体介绍
                • 5.4 遍历方式对比
                • 6. 最小生成树
                  • 6.1 定义
                    • 6.2 寻找最小生成树的算法
                      • 6.3 算法对比
                      • 7. 最短路径
                        • 7.1 定义
                          • 7.2 需解决的问题
                            • 7.3 寻找最短路径 算法
                            • 8. 总结
                            相关产品与服务
                            对象存储
                            对象存储(Cloud Object Storage,COS)是由腾讯云推出的无目录层次结构、无数据格式限制,可容纳海量数据且支持 HTTP/HTTPS 协议访问的分布式存储服务。腾讯云 COS 的存储桶空间无容量上限,无需分区管理,适用于 CDN 数据分发、数据万象处理或大数据计算与分析的数据湖等多种场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