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重新理解“职业焦虑”

重新理解“职业焦虑”

作者头像
公号sumsmile
发布2020-10-28 14:08:03
4510
发布2020-10-28 14:08:03
举报

一、35岁的梗

之前是30岁危机,现在谈的更多的是35岁。中年人失业率到底是多少,不得而知,我能看到的是身边35左右的朋友绝大多数工作都还不错,基本都是团队骨干元老,并没有所谓的淘汰危机。

团队招聘也并没有限制35岁,只是拒绝35岁年龄27、28岁技术水平的候选人。

35岁,有因为运气不好,行业不景气,其他的真不能全怪企业和社会文化。除少数有先天性重疾,身体差只能怪自己懒惰缺少锻炼,管不住自己的嘴胡吃海喝。想想农村还有好几亿老百姓,看天吃饭,社保基本缺失,该怪谁?他们不努力不辛苦吗?

有些人25岁就不思进取,或者性格有瓶颈,只是年轻时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团队对新人也比较包容。当你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出问题,就很容易被放大。

一个人30的危机在20多岁就决定了,35岁的危机30岁就埋下了坑。有能力上进的人,总会主动去适应行业变化,革新技能体系,主动维系重要社会关系,毕竟35岁在职场主要靠熟人推荐获得高端职位,通过简历筛选找一个一两百万的高端职位对企业的风险较高。

二、为什么焦虑?

1. 不确定性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反人性的,如果你对自己的前景很迷茫,不知道以后干嘛,不知道自己将来去哪个城市,甚至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就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继而产生焦虑感。 我问亲戚家的小孩,“你对什么事感兴趣”,“对挣钱感兴趣”,这就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空虚到只剩下挣钱,挣钱是手段,不是兴趣。

有些成年人三十多岁,依然目标感缺失,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对自己的认知很有限,这是“迷茫”的根源。 对成年人来说,兴趣不是容易的事。成年人不满足简单的兴趣,有审美疲劳、工作压力大、好奇心减弱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视野和品味,一个人的兴趣和审美在大学期间基本定型,不会说大学的时候不爱看书,品味一般,毕业过几年就突然喜欢阅读,思考哲学,大概率只会更差,被生活折磨的更油腻。

一个视野开阔,善于思考的人,更习惯独处,与自己对话。就能安静的修炼自己的品味,深入认知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我觉得,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学区房,是降低思维层级和孩子对话,陪伴孩子see more,do more and think more。帮助孩子养成自我对话,认知内心的思维方式。这样的孩子长大才会更有主见,不随波逐流,也更有创造力。

2.欲望

幸福感和收入并没有直接关系,多少钱才叫有钱?印度人不富裕,贫富差距大,但是幸福感比较高。80后 90后这一批人伴随互联网通信技术高速发展,被各种信息冲击,我们已经看到了富人的生活,看到了豪车豪宅,甚至你身边都有朋友白手起家,通过努力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还有各种泛滥的励志鸡汤文章的冲击,无情的点亮我们对巨富不切实际的虚妄,当然我从来不看,浪费时间,没有任何参考性。

实际上我觉得大多数富人运气的成分要高一些,我说“运气”时心态很平和,没有葡萄酸,这符合历史规律,你让这些大佬再来一遍试试?当然这些人个人能力牛逼,但不是主要因素。

一线城市工作的光鲜、快速发展与安逸的生活就是矛盾的,只能自己调和到一个恰当的点。我是个低欲望工作者,理性消费,觉得租房子也挺好,可以有更多的居住选择,比如我需要租电梯房老人带孩子方便,有车位停车方便。

目前的计划是,趁孩子还小,放手一搏,能拼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就量力而行,选择一个合适的城市定居。心理学说,一个人幼年如果缺乏安全感,他这一辈子都是安全感缺失的。所以需要给孩子建立一个稳定的生活、学习的环境。

三、如何应对焦虑

1. 习惯不确定性

这个时代注定不平凡,日新月异,与农耕、旧工业时代完全不一样,变化是常态。所以告诉自己,拥抱变化,与变化一起进化。放弃对稳定性的控制感

2. 不要只在工作中成长

据说华为经常给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简单事认真干,长期干”就成了专家,在大企业当螺丝钉,一件小事干好几年,工资也很高,看起来好像你成了专家,实际上存在极大的风险,市场变化企业调整你可能就跪了。

我的建议是,工作前两年focus在工作上,把通用的职业素养培养起来,有一技之长能安身立命。第三年开始就要有节奏的制定自己的成长计划,多读读“金融”、“商业”、“历史”、“心理学”方面通识性的书,培养自己的宏观视野和理性思考能力,有意识的认知自己。

另一方面,有计划的完善自己的技能体系,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大量的人才涌入,同质化竞争,迈入了精细化分工阶段,只有更专、更系统才能建立长期优势。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要给自己的未来设限,今天你可以是前端工程师,产品经理,这是你近几年的工作。未来无限可能,相信自己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学习,你可以一直跟上时代的浪潮,放到十几年年前,都没有Android,iOS工程师,更没有大数据工程师,你根本不知道未来产业模式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3. 认知不变的规律

有人问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如何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他回答的大意是:“互联网时代变的东西太多,我们只有抓住那些不变的东西”,所以你看亚马逊很少去追逐热点,耐心的围绕自己的产业深耕,很少搞噱头,老哥太稳了。

对职场人来说,哪些是不变的呢?我总结分几个阶段: 1)早期的靠技能吃饭,你得有一技之长,不一定得多牛,能找到工作会就行 2)中期的靠行业深耕,有行业背景 3)后期的靠商业逻辑、管理经验、思维框架、人脉资源 可以看到互联网圈,很多大佬都是跨界创业,传统行业空降过来的高管,到他们这个级别,具体的某一种产品的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长期修来出来的底层认知能力和思维习惯,还有长期建立的人脉资源。

很多朋友就是从毕业干一件事,做技术就一直做技术,公司让干啥就干啥,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规划,对人生更缺乏规划,从小到大被父母、老师安排惯了。

只要你抓住商业的本质,职业的本质,不断修炼这些基础的能力,你就能超过大多数人,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的。

以上就是我对职业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这篇文章是在公司蹲坑的时候写的,感谢公司提供这么好的创作环境。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35岁的梗
  • 二、为什么焦虑?
    • 1. 不确定性
      • 2.欲望
      • 三、如何应对焦虑
        • 1. 习惯不确定性
          • 2. 不要只在工作中成长
            • 3. 认知不变的规律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