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iScience-安娜卡列尼娜原则的应用

iScience-安娜卡列尼娜原则的应用

作者头像
Listenlii-生物信息知识分享
发布2021-01-05 22:41:03
4660
发布2021-01-05 22:41:03
举报

Published: April 24, 2020

Link: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89004220301917#bib17

之前介绍过一篇文章:

Nature microbiology:微生物群落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但是一直不知道具体怎么用。此文将该原则用于人类疾病相关微生物中。

结果表明:

大约有一半的微生物相关疾病是AKP引起的;

AKP效应主要受优势微生物的影响;

约有四分之一的微生物相关疾病具有anti-AKP效应;

所有的物种似乎都在影响anti-AKP的作用中发挥同等的作用。

AKP效应的一个标志是群落组成的异质性和/或随机性增加,而这可以用beta多样性来衡量。

J.R. Zaneveld, R. Mcminds, R. Vega Thurber. Stress and stability: applying the Anna Karenina principle to animal microbiomes

Nat. Microbiol., 2 (2017), p. 17121

AKP的另一个标志是随机性的增加,而这就和群落构建理论联系起来。可以用多种群落构建方法进行验证。本文用的是NST方法。

展望

未来AKP理论的检验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利用时间数据;这对于研究多样性-稳定性关系(diversity-stability relationship,DSR)是必要的,还可同时评估与AKP效应相关的时间异质性。

二是同时评估和解释确定性与随机性的平衡和相对重要性。需要方法上的创新和更复杂的数据集。

三是进行“交叉疾病(cross-diseases)”测试:在相同的研究中,与不同疾病相关的微生物是否比对照组健康的微生物群更具异质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1-0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Listenlii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