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多层光波导: substracitve photonics

多层光波导: substracitve photonics

作者头像
光学小豆芽
发布2021-01-12 11:37:34
1.2K0
发布2021-01-12 11:37:3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硅光技术分享硅光技术分享

这篇笔记介绍一篇CalTech的最新进展,他们提出了在CMOS工艺线下形成多层光波导的方案,并对一些基本的光器件做了表征。文章标题非常简单"Substractive photonics" (原文链接https://www.osapublishing.org/oe/fulltext.cfm?uri=oe-29-2-877&id=445756)。

正常的CMOS工艺,加工过程可以分为FEOL和BEOL工艺。FEOL(front end of line)主要对硅衬底进行加工,实现相应的电器件(不包括金属),BEOL(back end of line)主要是实现金属互联,不同的金属层之间通过VIA孔互联,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文献1)

不同金属层填充了介质层,CalTech小组的出发点正是利用这些介质层,通过刻蚀形成相应的波导结构。整个加工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文献1)

其中步骤(a)-(h)是标准的CMOS工艺流程,步骤(i)-(l)用于实现介质波导,首先刻蚀到top metal的顶端(步骤i), 其次将top metal刻蚀掉(步骤j,k), 最后将与top metal相连的金属都刻蚀掉(步骤l)。剩下的介质层形成光波导(图l中的小矩形),空气作为波导的包覆材料。因为机械稳定性的要求,这些波导需要与一些支撑的结构相连,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文献1)

另外一种方案是以这些介质层为包覆层,在金属刻蚀完之后的空隙中填充其他材料作为波导的芯层,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文献1)

该方案形成的波导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文献1)

实验中采用的第一种方案,下图是一些不同结构的波导示意图,这些波导通过与一些辅助的支撑结构相连,形成了悬空型的波导(suspended waveguide)。

(图片来自文献1)

下图是通过该方法形成的典型光器件的SEM图,包括波导、Y型分束器、光栅耦合器等,器件的表面比较光滑。

(图片来自文献1)

文献中提到他们对一些测试结构进行了表征,但是目前耦合损耗非常大,输入光功率是13dBm,输出光功率是-33dBm, 有46dB的损耗,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光确实已经耦入到芯片中了(与其他测试结构的比较)。

理论上该方案可以实现多层光波导,每两层金属间的介质层都可以用来形成光波导。但考虑到机械的稳定性,实现起来可能会比较困难,也存在封装的问题。该方案目前的光器件性能还不是最优,后续还需要优化。但是该方案给出了一个可行的途径,对原有的CMOS工艺改动不大,只需在最后添加了几步刻蚀回金属层的制程,这也是取名为substracitve photonics的原因,把金属减掉,非常巧妙。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多层的光波导互联,进一步提高光器件的集成度,解决大型集成光路中只依靠单层光波导互联的问题。

文章中如果有任何错误和不严谨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也欢迎大家向我提问,小豆芽会尽自己的能力给出解释。另外,微信讨论3群还有空位,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加入进来讨论硅光技术。大家也可以添加我的个人微信photon_walker。


参考文献:

1. R. Fatemi, et. al., "Substracitve Photonics", Opt. Exp. 29, 877(2021)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1-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光学小豆芽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