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运维大佬嘲笑我,这个你都不知道?

运维大佬嘲笑我,这个你都不知道?

原创
作者头像
我是阿沐
修改2021-06-03 10:12:45
4600
修改2021-06-03 10:12:45
举报

大家好,我是阿沐,一个快乐的海盗者。

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info命令查看redis具体的详细信息讲解!

起因是:前几年我在老家郑州实习面试(那个时候还没有毕业)的时候遇到面试官提问;面试官来于百度总部的工程师6年java开发经验+3年多的PHP开发经验,我在他的面前基本就是弟弟中的弟弟,虽然勉强通过入职了,但是却被运维无情地嘲笑,就因为组长让我上机看下redis的基础情况,我不会,问了运维。一怒之下,我当天晚上就恶补了一波......,到现在都还记着

不过,讲真,那个时候真的是没有详细的去看过redis的参数信息;你们有在 Redis 官网上好好的看过参数配置吗?

哈哈~~~,大家不用这么谦虚哈。估计刚刚毕业或者实习中,甚至毕业一两年的开发者都没有好好地去看过(我就是其中一个,当时只会基础的使用)。突然觉得会用跟知道其实就是两码事情

经常能听到别的同事或者网络留言,会用就行,知道那么多干嘛。ctrl+c and ctrl+v这才是程序员编码的最高境界。是不是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呢?😂 😂 😂

有句话叫做:知其原理,方可百变「我胡诌地,莫当真」。那么今天我们通过info指令清晰的理解 Redis 内部一系列运行参数。

01)详解模块

从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我们将redis的参数划分为9大模块,每一个模块对应的意思:

  • Server module:主要是指redis服务器环境参数;例如:系统版本号、服务器版本号等等。
  • Clients module:主要是指客户端相关信息;例如:客户端连接数、阻塞等待数、buffer的值等等。
  • Memory module:主要是指服务器内存消耗信息;例如:占用内存大小、redis峰值数据。
  • Persistence module:主要是指redis的持久化信息;例如:最近一次rdb持久化是否成功、服务器是否正在载入持久化文件等等。
  • Stats module:主要是指用来统计通用的数据;例如:1/s并发数、1/min数据量、命中数量等等。
  • Replication module:主要是指主从同步信息说明;同步成功次数、同步失败次数等等。
  • Cpu module:主要是指cpu统计信息;例如:核心态/用户态所占用的CPU时求和累计值等等。
  • Cluster module:主要是指集群的相关信息;例如:是否启用集群模式等等。
  • KeySpace module:主要是指键值对统计数量信息。例如:查找键成功的数量、查找键失败的次数等等。

02)为什么要了解?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大神,那么完全可以不用了解了。但是对于刚刚进入职场或者工作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开发并不一定了解知道这些相关知识。

现在大多公司已经配置了专业的运维、DBA,环境搭建、redis集群、主从架构全部都被他们做了,难道我们开发就不需要学习了吗?

面试过很多开发都曾经这样回答过:“公司都有专业的运维团队,很多我们不能参与,所以没有实战之地。只能从事业务需求开发”。这样很显然我们的技术迭代肯定上不去,一个开发不仅仅只会做业务需求、更重要的是懂得知识的积累:mysql主主、主从;redis多主多从部署;docker、k8s等等,即使不是我们部署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公司的架构是怎么样,怎么实现的,怎个流程规范?

这就是为什么要去了解这些的原因,尽管看上去这是一篇很基础且简单的文章。估计不少人会在喷,但是阿沐的面对的对象群体是需要巩固和加强redis知识的学者。

03)内部信息详解

➜  ~ redis-cli -h localhost
localhost:6379> info

# Server
redis_version:5.0.9                -- Redis 服务器版本
redis_git_sha1:00000000            -- Git SHA1
redis_git_dirty:0                  -- Git脏标志符
redis_build_id:544ec503bcbee8b6    -- 内部版本号
redis_mode:standalone              -- 运行模式 单机还是集群
os:Darwin 17.7.0 x86_64            -- 服务器的宿主操作系统
arch_bits:64                       -- 体系结构(32位或者64位)
multiplexing_api:kqueue            -- Redis使用的事件循环机制
atomicvar_api:atomic-builtin       -- 原子处理api
gcc_version:4.2.1                  -- 用于编译Redis服务器的GCC编译器的版本号
process_id:411                     -- 务器进程的PID
run_id:e8bf4443cdd6696036e07c4a65d64e6916a6a79e  -- Redis 服务器的随机标识符(用于 Sentinel 和集群)
tcp_port:6379                      -- TCP/IP 监听端口
uptime_in_seconds:29924            -- redis server启动的时间(单位秒)
uptime_in_days:0                   -- redis server启动的时间(单位天)
hz:10                              -- redis内部调度(进行关闭timeout的客户端,删除过期key等等)频率,程序规定serverCron每秒运行10次
configured_hz:10                   -- 服务器的已配置频率设置
lru_clock:9421068                  -- 自增的时钟,用于LRU管;该时钟100ms(hz=10,因此每1000ms/10=100ms执行一次定时任务)更新一次
executable:/usr/local/opt/redis/bin/redis-server  -- 服务器可执行文件的路径
config_file:/usr/local/etc/redis.conf             -- redis配置文件的路径

# Clients
connected_clients:1                -- 客户端已连接的数量(不包括通过从属服务器连接的客户端)
client_recent_max_input_buffer:2   -- 当前客户端最近最大输入缓存大小
client_recent_max_output_buffer:0  -- 当前客户端最近最大输出缓存大小
blocked_clients:0                  -- 正在等待阻塞命令(BLPOP、BRPOP、BRPOPLPUSH)的客户端的数量

# Memory
used_memory:148180600              -- Redis分配器分配的内存总量,以字节(byte)为单位
used_memory_human:1015.52K         -- 以人类可读的格式返回Redis分配的内存总量,意思就是让我们正常人能看懂呗,带有单位
used_memory_rss:3293184            -- 从操作系统的角度,返回 Redis 已分配的内存总量(俗称常驻集大小)。这个值和top、ps等命令的输出一致
used_memory_rss_human:3.14M        -- 以人类可读的格式,返回 Redis 已分配的内存总量(俗称常驻集大小);这个值和top、ps等命令的输出一致
used_memory_peak:1040976           -- redis的内存消耗峰值(以字节为单位),也就是峰值时占用内存大小
used_memory_peak_human:1016.58K    -- 以人类可读的格式返回redis的内存消耗峰值
used_memory_peak_perc:99.90%       -- (used_memory/used_memory_peak) *100%,内存峰值占用率
used_memory_overhead:1037198       -- redis为了维护数据集的内部机制所需的内存开销,包括所有客户端输出缓冲区、查询缓冲区、AOF重写缓冲区和主从复制的backlog
used_memory_startup:987504         -- Redis在启动时消耗的初始内存量(以字节为单位)
used_memory_dataset:2690           -- 数据集的字节大小used_memory—used_memory_overhead
used_memory_dataset_perc:5.14%     -- 净内存使用量的百分比(used_memory_dataset/(used_memory—used_memory_startup))*100%
total_system_memory:8589934592     -- 整个系统内存
total_system_memory_human:16.00G   -- 正常人可以看懂的格式显示  系统内存大小 带单位
used_memory_lua:37888              -- Lua脚本存储占用的内存
used_memory_lua_human:37.00K       -- 正常人可看懂的格式显示Lua脚本存储占用的内存 带单位
used_memory_scripts:0              -- 缓存的Lua脚本使用的字节数
used_memory_scripts_human:0B       -- 正常人可看懂的格式显示  缓存的Lua脚本使用的字节数 带单位
maxmemory:0                        -- Redis实例的最大内存配置 字节数
maxmemory_human:0B                 -- 正常人可看懂格式显示 最大内存配置 带单位
maxmemory_policy:noeviction        -- 当达到maxmemory时的淘汰策略
allocator_frag_ratio:3.24
allocator_frag_bytes:2249712
allocator_rss_ratio:1.00
allocator_rss_bytes:0
rss_overhead_ratio:1.01
rss_overhead_bytes:37888
mem_fragmentation_ratio:3.27
mem_fragmentation_bytes:2287600
mem_not_counted_for_evict:0
mem_replication_backlog:0
mem_clients_slaves:0
mem_clients_normal:49694
mem_aof_buffer:0
mem_allocator:libc                -- 内存分配器
active_defrag_running:0           -- 表示没有活动的defrag任务正在运行,1表示有活动的defrag任务正在运行(defrag:表示内存碎片整理)
lazyfree_pending_objects:0        -- 0表示不存在延迟释放(也有资料翻译未惰性删除)的挂起对象

# Persistence
loading:0                         -- 服务器是否正在载入持久化文件
rdb_changes_since_last_save:5     -- 离最近一次成功生成rdb文件,写入命令的个数,即有多少个写入命令没有持久化
rdb_bgsave_in_progress:0          -- 服务器是否正在创建rdb文件
rdb_last_save_time:1620033801     -- 上一次成功保存RDB的基于纪元的时间戳 秒
rdb_last_bgsave_status:ok         -- 最近一次rdb持久化是否成功
rdb_last_bgsave_time_sec:-1       -- 最近一次成功生成rdb文件耗时时间(以秒为单位)
rdb_current_bgsave_time_sec:-1    -- 正在进行的RDB保存操作的持续时间(以秒为单位)
rdb_last_cow_size:0               -- 上一次RDB保存操作期间写时复制内存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aof_enabled:0                     -- 是否开启了aof
aof_rewrite_in_progress:0         -- 标识aof的rewrite操作是否在进行中
aof_rewrite_scheduled:0           -- 如果rdb保存完成之后执行rewrite
aof_last_rewrite_time_sec:-1      -- 最近一次aof rewrite耗费的时长(以秒为单位)
aof_current_rewrite_time_sec:-1   -- 如果rewrite操作正在进行,则记录所使用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aof_last_bgrewrite_status:ok      -- 上次bgrewriteaof操作的状态
aof_last_write_status:ok          -- 上次aof写入状态
aof_last_cow_size:0               -- 最近一次aof重写时复制内存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 Stats
total_connections_received:1      -- 务器接受的连接总数(过度地创建和销毁连接对性能有影响)
total_commands_processed:3        -- redis处理的命令总数
instantaneous_ops_per_sec:0       -- redis每秒处理的命令数,就是qps
total_net_input_bytes:63          -- redis网络读取流量的总字节数
total_net_output_bytes:14765      -- redis网络写入流量的总字节数
instantaneous_input_kbps:0.00     -- redis网络入口kps,以KB/秒为单位
instantaneous_output_kbps:0.00    -- redis网络出口kps,以KB/秒为单位
rejected_connections:0            -- redis连接个数达到maxclients限制,拒绝新连接的个数
sync_full:0                       -- 主从完全同步成功次数
sync_partial_ok:0                 -- 主从部分同步成功次数
sync_partial_err:0                -- 主从部分同步失败次数
expired_keys:0                    -- redis运行以来过期的key的数量
expired_stale_perc:0.00           -- key过期的比率
expired_time_cap_reached_count:0  -- key过期次数
evicted_keys:0                    -- redis运行以来剔除(超过了maxmemory后)的key的数量
keyspace_hits:0                   -- 查找键成功的数量,也就是命中的数量
keyspace_misses:0                 -- 查找键失败的数量,也就是未命中的数量
pubsub_channels:0                 -- redis当前使用中的频道数量
pubsub_patterns:0                 -- 当前使用的模式的数量
latest_fork_usec:0                -- 最近一次fork操作阻塞redis进程的耗时数,单位微秒
migrate_cached_sockets:0          -- 是否已经缓存了到该地址的连接
slave_expires_tracked_keys:0      -- redis从实例到期key数量
active_defrag_hits:0              -- redis主动进行碎片整理命中次数
active_defrag_misses:0            -- redis主动进行碎片整理未命中次数
active_defrag_key_hits:0          -- redis主动进行碎片整理key命中次数
active_defrag_key_misses:0        -- redis主动进行碎片整理key未命中次数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 redis实例的角色,是master or slave
connected_slaves:0                -- 连接的从slave实例个数
master_replid:1e913ad6101de7d40fcea32378f515e62a55c9db   -- master实例启动随机字符串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master实例启动随机字符串2,辅助作用,用于故障转移后的同步
master_repl_offset:0              -- redis的当前主从偏移量
second_repl_offset:-1             -- redis的当前主从偏移量2
repl_backlog_active:0             -- 复制积压缓冲区是否开启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 复制积压缓冲大小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0  -- 复制缓冲区里偏移量的大小
repl_backlog_histlen:0            -- 复制积压缓冲区中数据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值等于master_repl_offset-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

# CPU
used_cpu_sys:3.629912             -- Redis服务器消耗的系统CPU,这是服务器进程的所有线程(主线程和后台线程)消耗的系统CPU的总和 
used_cpu_user:2.675796            -- Redis服务器消耗的用户CPU,这是服务器进程的所有线程(主线程和后台线程)消耗的用户CPU的总和
used_cpu_sys_children:0.000000    -- 后台进程消耗的系统CPU累计总和 
used_cpu_user_children:0.000000   -- 后台进程消耗的用户CPU累计总和

# Cluster
cluster_enabled:0                 -- 实例是否启用集群模式

# Keyspace
db0:keys = 749916                -- db0的key的数量
expires = 8                      -- 含有生存期的key的数
avg_ttl = 138855028143523        -- 平均存活时间

整理到这里真的是累死阿沐了,太多参数了,上面是整理了基本的一些参数说明。不过当你真正去整理这些数据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本以为觉得自己知道很多;但是却有不知道的更多。

04)需要重点看的参数

查看redis内存占用情况:

原因:虽然基本大公司内部都会有看板可以直接看到redis集群的使用情况,但是有时候可能需要我们开发上机查看确定是否真的异常。

➜  ~ redis-cli -h localhost info memory | grep -E 'used|human'
used_memory:1038896
used_memory_human:1014.55K
used_memory_rss:1490944
used_memory_rss_human:1.42M
used_memory_peak:1040976
used_memory_peak_human:1016.58K
used_memory_peak_perc:99.80%
used_memory_lua:37888
used_memory_lua_human:37.00K
used_memory_scripts:0
used_memory_scripts_human:0B

上面比较清晰的可以看到,当前redi从操作系统那里分配内存总量以及内存占用率(由于输出比较多,我删除一些展示需要用的几个数据)。

1、used_memory:redis分配器分配的内存总量(单位字节),同时也包含虚拟内存swap。

2、used_memory_rss:redis进程占用操作系统内存量(单位字节);包括进程本身运行内存、内存碎片。

两者区别:used_memory获取对象是redis;used_memory_rss获取对象是操作系统;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到明显前者小于后者,是因为redis运行本身需要占用内存且还有内存碎片,所以看上去前者比后者小很多。但并不意味着前者一定小于后者,可能前者会出现虚拟内存导致前者大于后者。

查看客户端连接数:

我们先枚举列出客户端相关参数配置:

➜  ~ redis-cli -h localhost info clients
# Clients
connected_clients:1
client_recent_max_input_buffer:4
client_recent_max_output_buffer:0
blocked_clients:0

在查看本机的客户端最大连接数:

localhost:6379> config get maxclients
1) "maxclients"
2) "10000"

为什么要将上面和下面拿出来作对比,因为客户端的连接数是受maxclients的限制,这两个参数对我们排查问题很重要。我们可能会在写代码时候遇到redis服务不可用,那么首先确定是不是redis挂掉了。

telnet 127.0.0.1(线上redis的ip地址) 80(端口)

通过对链接数量的查看发现异常状态,我们可以通过client list指令查看客户端连接:

localhost:6379> client list
id=10 addr=127.0.0.1:56336 fd=8 name= age=780 idle=1 flags=N db=0 sub=0 psub=0 multi=-1 qbuf=26 qbuf-free=32742 obl=0 oll=0 omem=0 events=r cmd=client

科普命令返回的结果集含义:
以下是域的含义:

id    : 序号
addr  : 客户端的地址和端口
fd    : 套接字所使用的文件描述符
name  : 连接名称
age   : 以秒计算的已连接时长
idle  : 以秒计算的空闲时长
flags : 客户端 flag
db    : 该客户端正在使用的数据库ID
sub   : 已订阅频道的数量
psub  : 已订阅模式的数量
multi : 在事务中被执行的命令数量
qbuf  : 查询缓冲区的长度(字节为单位, 0 表示没有分配查询缓冲区)
qbuf-free : 查询缓冲区剩余空间的长度(字节为单位, 0 表示没有剩余空间)
obl   : 输出缓冲区的长度(字节为单位, 0 表示没有分配输出缓冲区)
oll   : 输出列表包含的对象数量(当输出缓冲区没有剩余空间时,命令回复会以字符串对象的形式被入队到这个队列里)
omem   : 输出缓冲区和输出列表占用的内存总量
events : 文件描述符事件
cmd    : 最近一次执行的命令

那么是不是很清楚就能找到潜藏的连接来源,我们也可以通过查询客户端连接被拒绝的数目,来确保服务是否需要重新优化配置:

➜  ~ redis-cli -h localhost info stats | grep reject
rejected_connections:0   -- 客户端被拒绝的连接数

如果这个值出现我们理想预期,就需要调整我们的最大连接数量:

① 通过redis配置文件修改最大连接数:

vim /usr/local/etc/redis.conf 
maxclients = 150000

② redis服务启动时指定最大连接数:
redis-server --maxclients 150000

当然里面还有查询cpu信息、集群信息、主从复制相关信息的参数,那么我会将这些慢慢地放在下一章节里面将,带着实际的实践项目步步深入。

目前我们只需要了解这里面一些比较常关注的参数即可;讲真地,我自己现在也不一定能记起来多少,也是比较常用常看的数据指标熟悉一点。

最后总结

能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你们的眼力是真的给力,太多的参数需要去看去记住,真的很不容易!麻烦小伙伴们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贼棒。

文章虽然比较简短,可能高手大佬们看到就会骂“垃圾,写的是个啥”;我还是那句话,我们针对的群体对象不同。而且这些不是什么空穴来风随便写的文章,而是经过大厂的面试、领导的询问才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来。

不知看完文章小伙伴们对redis info的内部参数是否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阿沐的文章感觉有帮助或者有不足之处,请在评论下面留言。

最后,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我是阿沐」,会不定期的更新后端知识点和学习笔记。也欢迎直接公众号私信或者邮箱联系我,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好了,我是阿沐,一个不想30岁就被淘汰的打工人 ⛽️ ⛽️ ⛽️ 。感谢各位小伙伴的:收藏、点赞、分享和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01)详解模块
  • 02)为什么要了解?
  • 03)内部信息详解
  • 04)需要重点看的参数
  • 最后总结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数据库 Redis
腾讯云数据库 Redis(TencentDB for Redis)是腾讯云打造的兼容 Redis 协议的缓存和存储服务。丰富的数据结构能帮助您完成不同类型的业务场景开发。支持主从热备,提供自动容灾切换、数据备份、故障迁移、实例监控、在线扩容、数据回档等全套的数据库服务。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