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数据上报,你“痛”了么?

数据上报,你“痛”了么?

作者头像
腾讯大讲堂
发布2021-07-19 10:10:22
7700
发布2021-07-19 10:10:22
举报

作者:黄东庆 团队:微信支付运营支持研发团队  导语| 数据驱动是近年来很火的概念,可以优化产品体验、用于运营增长、发现质量问题,看起来无所不能,但是需要先有“数据上报”。而实际上在数据上报的处理过程中有很多痛点。业界“无埋点”的方案,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了,但很多业务应用起来并没有那么理想,那么到底如何破局呢?

01

背景

先从两个案例说起,左上角这个本来我们是计划做一个漏斗图,但是因为前面开始刷脸上报的事件缺失,导致出现了葫芦状的漏斗,第二个案例是中间有一段时间数据漏报了,导致出现截断的现象,整个数据就不能用了。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统计了一下,发现漏报的问题占比最大,其中有些是产品没提需求,有些是提了需求但是研发忘了埋,当然还有一些是错报、报重,还有一种是是报对了,但是数据同学理解错了,导致开发出来的报表或者分析也不能用。

02

为什么数据上报这么多问题

为什么上报这么多问题呢,我们从整个研发流程来看看。

首先在需求阶段,产品经理需要同步把功能需求和数据需求提给开发,但是产品同学最核心的职责是挖掘用户价值、商业机会,这个时候产品往往比较关注功能,因为数据分析是运营阶段才会用到,我们统计了上报tapd,发现42%的需求都是一句话的,40%的上报需求都是事后补上报。

到了研发阶段,开发同学不止要完成功能的编码,还要做埋点,比较琐碎,而且难以验证埋得对不对,因为埋点不像功能,做出来就可以自测了,要等上线后报表做出来了才能看到数据。

最后到运营阶段,数据同学要做数据分析了,这个时候往往没有数据定义,需要他们到处拉群去问数据的含义,非常低效。

能不能把这个模式转变过来呢?能否通过一种规范化的上报,不需要产品再提需求,研发同学按照一定的模式现自动埋点,产品想用的时候再把这个埋点启用就可以了。另外,数据定义要系统化,数据同学要什么数据直接在系统上查就好了,不用到处去问。

看起来有点理想化,怎么做到呢?

03

规范化:无需提需求

首先要搞清楚我们平时都在报什么数据。数据上报的本质是记录软件变化过程。

我们研究了上千个上报Tapd单,2000多个上报协议,得出我们的上报可以归为几大类,第一类就是行为数据,他是发生在我们系统的UI层,记录用户操作的过程。第二类是系统事件,记录的是系统的操作变化。第三类是业务实体,也就是我们后台数据库存储的对象,比如订单、设备、商户等信息。

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规律总结成规范,指导研发什么时候该上报,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所有需要上报的数据预埋到代码中,产品要用的时候只需要按需启用就可以了。

进一步的,如果代码架构足够合理,是可以把上报模式化,把上报自动映射到代码中,实现自动埋点。

04

模式化:自动埋点

自动埋点,其实就是自动化找到正确的位置,插入上报代码,我们基于前面分析出来的数据上报分类和规范,我们通过插桩、切面的方式映射到安卓客户端的代码组件中,比如用户行为,我们会基于一定的规范标准映射到onClick、onShow、onHide等组件,系统事件映射到doFacePay、setProxy、sendMsg等等。这样在通过后期的关联,我们就可以关联到事件图上面。

当然,只是找到事件还不行,还要能自动上报其中的参数字段,那么客户端如何感知需要哪些字段呢?基于上报规范,只告诉我们应该报哪些字段,但程序怎么自动把字段找出来。

对于基础字段,我们可以通过hardcode的方式默认上报,但对于个性化业务字段,怎么识别?

其实无埋点的方案,早在十几年前业界就有了,但实际应用起来并没有那么广泛,我们也去km和知乎上搜索过前人的经验,其中反馈被无埋点折腾到吐血的案例也非常多,核心是无埋点不能描述业务,对于个性化业务字段没有上报,也就无法做自动分析。

经过分析发现,其实客户端需要上报的业务字段,也来自于我们领域建模,不会凭空产生,而领域模型最终会转变成数据模型,会设计成库表存在我们后台,且微信支付所有的后台库表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入库。

所以客户端只需要上报业务实体的id即可,比如播放海报这个事件,只用上报海报ID这个业务参数,如果要分析不同海报的数据转化,再关联海报实体中的海报类型字段即可。这样就好办了,客户端只需要订一个契约,凡是遇到非空实体ID,都上报上来,数据定义的时候在关联即可,分析时关联后台入库数据即可。

当然,无埋点还要考虑流量的问题,全部乱报会容易把客户端的流量搞爆,所以我们的做法是预插桩,但只有通过下发配置启用埋点才上报。

05

系统化:无需到处问数据

过去理解数据,需要拉一个大群来问,因为一般客户端涉及到多个研发,需要经常要拉10个人以上的群讨论一个小时,有时候研发也不记得报了什么,需要看代码,然后下一人用数据又要再重新讨论确认。

我们做了一个数据上报定义工具,定义出来我们上报了哪些事件,数据同学要什么数据直接通过这个工具查就好了。

另外,因为有了数据定义,我们就可以做自动化校验,把数据问题在开发阶段就暴露出来消灭掉,这样我们现网反馈的数据问题就明显收敛了,最新的版本,数据bug数已经很少了。

06

成果分享

讲了那么多理论,来一点实实在在的成果吧!

成果1:以前上线一个活动之后,需要看转化率,还要紧急提需求可以开发手工跑数据,一天就过去了,有时候发现少了上报只能紧急加上报再采集,啥时候能出数据就不知道了。

现在我们做到了全面的埋点,产品只需按需启用即可,并且由于有路径定义关联埋点,可以自动分析每个路径上的转化,想看哪个环节的转化直接获取,随要随得。

产品同学都很震惊,我们竟然提前预测到了需求。

成果2:在数据监控上的应用,我们在升级版本的时候,观测到超时退出的比例飙升,然后活检成功率明显下降,后来反馈给研发是摄像头代码的一些问题,及时做了修复。

07

总结

数据上报,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但其中的痛点相信很多做数据的同学深有体会,团队也经历过痛、无奈、迷茫的心历路程,与其去埋怨吐槽,不如当成这正是技术成长的机会,去探索突破。

坦白讲,本文介绍的绝非什么高精尖的技术,但值得一提的是思考顺序上的不同。往往看过有一些误区,即是先拿到一门看起来时髦的技术,然后看可以用到哪些地方,“好比手上有一把锤子,在想可以在哪里敲打敲打”,最后可能哪也不合适。而我们是先会看到底是“啥问题”,再看“用什么”解决,比如数据上报,我们不会一上来就说要无埋点,而先是分析了都在报什么,抽象提炼出了几种模式,然后才是怎么高效的报,高效的用。

笔者在过程中也非常纠结,无数次怀疑这个事情到底能不能做到,是不是太理想化了,是不是应该降低要求。事实证明,探索一个事情,首先要看到他的价值,如果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不需要一开始就用自己局限性的经验来判断它的可行性,也许经过多轮思考,它会由“不可能”慢慢变得“可能”。

但是,在行动上我们可以更巧一些,虽然长期我们追求很高的要求和目标,但不是说一定等着最佳方案才行动,因为大的突破思路往往是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进行讨论、推导,一些明确的实行是可以先并行做的。比如数据测试和数据模型定义,我们一开始就认为很明确,很早就开始并行实施,保证团队定期有进展和价值输出,不至于太焦虑。因为探索的路上很寂寞,很容易迷失自我,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项目节奏在持续前进。

近期热文推荐

  你“在看”我吗?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7-16,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腾讯大讲堂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 BI
腾讯云 BI(Business Intelligence,BI)提供从数据源接入、数据建模到数据可视化分析全流程的BI能力,帮助经营者快速获取决策数据依据。系统采用敏捷自助式设计,使用者仅需通过简单拖拽即可完成原本复杂的报表开发过程,并支持报表的分享、推送等企业协作场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