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徐峻|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学:新范式探索 (5)

徐峻|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学:新范式探索 (5)

作者头像
智药邦
发布2022-04-13 18:44:05
6370
发布2022-04-13 18:44:0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智药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设计方法学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思路持续更新,药物发现范式也与时俱进。人工智能作为新工具,已应用于药物发现过程的多个方面,引起了制药行业的高度关注,也带来了对药物发现科学理论和方法学的新思考和新探索。

中山大学药物分子设计研究中心徐峻教授是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领域的知名学者。自上世纪 80 年代末,就长期在科研第一线从事分子信息学算法研究和药物发现实验研究,研究领域横跨化学、药学和信息科学。在本文中,徐峻教授对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梳理和展望,对药物发现新范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解读和探讨。

本期连载主要讨论药物发现模式的发展演化过程。提出广义药物靶标的新概念。

本篇是第四节的内容。

第四节 药物发现新范式探索

一个世纪以来,药物发现一直徘徊在 PDD 和 TDD 两极范式之间,难分伯仲。显然的事实是:发现药物的新分子实体 (new molecular entity, NME) 的经济和时间代价居高不下。如果坚持TDD,成药性靶标数量将成为药物创新的瓶颈。因此,亟需探索药物发现的新范式,新一轮的人工智能辅助药物发现 (AI-aided drug discovery, AI-ADD) 就是这种探索的新尝试。

由于不可靠的药物靶标是导致药物发现项目失败的主要因素,人们逐渐不再认为 TDD 总是可靠无误的[31]。期望现在的人工智能方法 (主要是深度学习技术) 能够充分利用与疾病相关的表型数据以提高药物发现、靶标确证、毒性预测、患者分型的效率,以缩短药物研发的时间、降低成本。然而,在药物发现新范式的概念与理论方面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1 广义药物靶标

传统的药物靶标主要是那些引起疾病的关键生物大分子 (主要是蛋白质)。其它内源性生物分子如多糖、核酸、脂类等虽然也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由于种种原因 (如非特异性、毒性) 都未能成为现代创新药物的主要靶点。蛋白质是基因的产物,它可以被药物分子所调控 (激动或抑制) 而改变状态,导致疾病治愈或好转。因此,蛋白质成为药物的最主要的靶点类型。

图1、可能成为药物靶标的几类生物分子(多糖、脂、核酸、蛋白质)

例如,为了寻找抗新冠病毒 COVID-19 的靶标,人们发现该病毒的木瓜样蛋白酶、3CL 蛋白酶、RNA 依赖型 RNA 聚合酶是病毒在人体内繁殖的关键蛋白,它们都有形状特异的活性口袋,可能与配体小分子特异性地稳定结合,因此,可以作为抗新冠病毒的药物靶标。

传统的药物靶标有如下缺陷:

传统药物靶标的缺陷

(1) 配体与靶标的亲合力不能与药效简单划等号。例如,配体与核受体有强结合,不一定能产生强的激动效应;

(2) 很难找到与靶标专一地结合的配体,以激酶抑制剂为例,由于激酶家族有很多成员,ATP 是它们共同的配体,它们的活性位点也有很多的共性,找到高选择性的配体非常困难,副作用难避免;

(3) 靶标活性位点的残基变异难以避免,细菌、病毒和癌细胞为了躲避药物对它们的抑制,进化出同源蛋白的变异体,关键残基的变异弱化或破坏药物分子的结合,产生靶向药物的抗药性;

(4) 引起疾病的细胞信号通路上往往涉及很多蛋白,有的是关键蛋白,有的不是。因此,靶标的确定可能有误,一旦有误就导致药物开发失败。因此,虽然苗头化合物是基于靶标筛选发现的,仍然不能避免昂贵的寻靶 (target deconvolution) 过程。

因此,药物靶标的概念不应该局限于蛋白质,药物的靶标可以是:

广义的药物靶标

(1) 蛋白质或基因 (传统的靶标概念),

(2) 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同源聚合体、蛋白质受体-蛋白质配体、分子伴侣等),

(3) 内源性小分子或多肽 (如,神经递质),

(4) 细胞内外的生物物理或生物化学环境 (如,pH、离子浓度),

(5) 体内代谢反应 (如,CYP 家族的代谢反应)。

因此,药物可以调控某个蛋白质分子的构象、调控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PROTAC 技术协助两个蛋白质足够靠近而导致目标蛋白质的降解)、升高或降低内源性小分子的浓度、调节体内局部环境的 pH 值或离子浓度、促进或抑制细胞之间的黏附[130]、激活或抑制 CYP 家族的代谢反应而产生期望的药效。

例如,冠状病毒 (如 SARS、MERS,SARS-CoV-2 等) 在病毒-宿主细胞膜融合方面具有共同的机制。干预这种机制,就可能抑制各类冠状病毒对宿主的感染[131]。利用既亲病毒又亲宿主的某类小分子 (如聚胺糖、唾液酸、鞘糖脂、凝集素) 以克服病毒颗粒与宿主细胞的天然斥力,将二者拉在一起接触,使病毒表面的结构蛋白 (如 S-蛋白) 与宿主表面的糖蛋白有机会对接,以实现病毒-宿主细胞的识别与融合。这些小分子是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和宿主细胞表面糖蛋白共同的天然配体。

冠状病毒入侵宿主的细胞融合机制分为 5 个主要阶段

病毒蛋白成熟→非特异性接触→宿主细胞内吞→融合蛋白的构象变化→膜融合(如下图)。

(参照文献J. of Virology, 2018, 92(3), e01933-17重画,周晖皓教授绘制)

因此,可以有 5 类广谱冠状病毒的抑制剂

(1) 病毒蛋白成熟抑制剂。冠状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融合前,需要酸性 pH 值依赖的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 B/L 去除病毒表面 S 蛋白高度糖基化的 N-末端,暴露出关键的受体结合结构域 (RBD) [132],针对这些蛋白酶有望设计阻断病毒融合进入宿主细胞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例如,MDL-28170 通过抑制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 L 阻止病毒蛋白成熟,表现出抑制病毒感染的活性[133];

(2) 非特异性相互作用抑制剂。扎那米韦 (zanamivir) 和奥司他韦 (oseltamivir) 取代唾液酸干扰膜融合。氰基丙烯酰胺 (cyanovirin-N) 和格里菲辛 (griffithsin) 与糖蛋白胞外的糖基修饰部分结合,阻止病毒颗粒的棘刺蛋白与宿主糖蛋白对接。巴维昔单抗 (bavituximab) 识别病毒包膜的脂质体 (如磷脂酰丝氨酸) 而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此外,两亲性的抗病毒肽 (AVP) 也可以发挥此类作用[134]。

(3) 内吞作用抑制剂。细胞松弛素 B (cytochalasin B) 通过抑制肌动蛋白单体聚合阻止细胞内吞病毒颗粒[135]。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和氯喹降低内质体 pH 值抑制内吞作用。氨基脲抑制多种酸依赖性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氯化铵和巴佛洛霉素 A1 (bafilomycin A1) 和 NH4Cl 等升高 pH 阻止内吞[136]。

(4) 融合蛋白的构象变化抑制剂。硝唑胺 (nitazoxanide) 抑制蛋白二硫异构酶[19]。阿比多尔(abidol)既阻止病毒内吞与融合[137],还抑制口蹄疫病毒的复制[138]。恩夫韦肽(enfuvirtide,HIV 融合抑制剂) 通过膜扰动诱导病毒融合蛋白过早活化,阻止病毒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139]。

(5) 膜融合抑制剂。洛伐他汀 (lovastatin) 可以降低宿主细胞膜胆固醇含量,从而阻止 HCV、HBV 和 HIV 病毒与细胞膜的融合[140]。干预病毒-宿主细胞融合机制的策略的本质是调控对病毒-宿主细胞融合机制起关键作用的小分子群及其造成的特有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环境,因此,应该采用基于表型的小分子药物发现技术。

Cell 子刊最近发表综述文章指出:传统的基于靶标的药物发现范式寻求在了解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治疗效果。而基于表型的药物发现范式能明确显示潜在药物分子与核心生物学的直接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是改善治疗效果的主要决定因素[141]。

基于广义靶标原理,我们可以提出广谱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策略如下

广谱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策略

(1) 阻止病毒颗粒接近宿主细胞:如属于亲脂极性化合物的粘多糖与糖蛋白结合,附着在病毒颗粒表面,促进病毒颗粒自聚,

(2) 引起病毒包膜的胶束化:脂质成分对膜的弯曲度和流动性至关重要,因此清除和添加脂质可以抗病毒,如阳离子、两亲性的抗病毒肽(AVPs)、表面活性剂可导致病毒包膜微孔形成、胶束化而崩溃,

(3) 消耗细胞膜和病毒膜表面的胆固醇:消耗胆固醇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损害病毒膜和细胞膜融合所必需的负曲率转变,如多不饱化合物和内质网靶向的脂质体 (PERLs) 可以阻止病毒与宿主的膜融合,

(4) 增加病毒融合蛋白介导的膜融合所需的能垒:楔形或倒锥形分子和一些两亲性抗病毒肽 (AVP) 增加病毒膜脂双层的自发正曲率,阻止病毒与宿主的膜融合,

(5) 诱导病毒膜纳米结构的改变:膜靶向 II 型光敏剂在病毒膜平面内产生单线态氧,氧化不饱和磷脂,氧化磷脂的聚集导致脂质堆积差异、流动性降低、正曲率增加、脂质分子面积增加和膜厚度减小,阻止病毒与宿主的膜融合,

(6) 改变细胞膜外部 pH 环境:改变病毒表面电荷分布,迫使病毒颗粒聚集,提升胞外的 pH 值,形成碱性环境,解聚二硫键,将病毒库颗粒胶束化。

4.2 药物合成概念的拓展

如果药物分子设计被视为一种分子机器的设计,则传统的药物合成的概念应该被拓展为药物分子组装。传统的人工智能辅助合成设计寻求最佳可行合成路线[142],而分子组装的目标是为实现所设计的生物功能寻求最佳的分子机器的组装方案,它可以包括化学组装或物理组装。

药物分子可以由几个功能模块 (或片段) 组成,这些片段按照一定的规则组装 (或链接而成),功能模块和它们的组装规律合起来就是化学基元 (chemotypes)。这就是基于片段的药物发现 (fragment-based drug discovery/design, FBDD) 的主要思路[143]。

近年来,快速实现小分子功能片段的高效化学组装的技术有了快速发展,例如点击化学 (click chemistry),自从 Sharpless 首次报告以来,已经在药物化学乃至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44, 145]。

分子组装 (molecular assembly) 引起学术和工业界的广泛重视。据 2022 年 3 月 26 日在 google scholar 数据库检索,"molecular assembly"词条有 4.17 万条。除了人工组装分子的技术之外,分子自组装 (molecular self-assembly) 也引起生命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界的关注。分子自组装它涉及复杂的时空尺度、短期的微观事件和长时程的宏观结构。厘清微观体系的分子自组装机理才能最终理解生命体系的宏观行为。为了克服时空的复杂度,基于 AI 的计算机模拟非常重要。分子自组装涉及有机和无机界,例如晶体生长受杂质颗粒的调控、肽自组装过程环境介质的调控、生物分子形成超分子的机制及表面张力和构型熵的作用[146]。用基于点击化学的化学基元组装方法,人们成功地发现了纳摩尔级活性的骨质疏松抑制剂[147]。细胞是在自然环境下组装形成的,对分子组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加深对细胞自组装的理解[148],为模拟细胞的功能提供更多的启发[149]。最近,人们用分子组装技术合成了抗体笼 (antibody cage),它由一种死亡受体靶向抗体诱导的肿瘤细胞系凋亡形成,该肿瘤细胞系不受可溶性抗体或天然配体的影响。抗体笼对病毒中和作用得到增强[150]。

4.3 药物治疗概念的拓展

细胞本身也可以作为药物治疗的靶标。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全能细胞 (totipotent cells) 可以分化成所有的细胞,包括滋养层细胞 (构成胎盘的胚泡外部细胞)、多能干细胞 (pluripotent stem cells) 可以从发育中胚胎的三个胚层分化成其它细胞类型。多能细胞 (multipotent cells) 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但组织的范围有限。寡效细胞 (oligopotent cells) 可以分化成几种不同的细胞类型,而单能细胞 (unipotent cells) 只能分化成一种细胞类型。重编程产生的诱导多能干细胞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 的起始细胞类型一般是体细胞,尽管也可用能力较弱的单能干细胞[151]。

2006 年,山中伸弥 (Shinya Yamanaka) 首次通过强制表达对胚胎干细胞功能非常重要的转录因子 (Oct-3/4、Sox2、c-Myc,Klf4),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成多能干细胞[152], 即 iPSC,并显示出与胚胎干细胞许多相似的功能 (如基因表达模式、染色质甲基化、细胞分裂率、形成类胚体 (胚胎发育的多细胞结构)、畸胎瘤 (胚胎发育中发现的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胚层组成的肿瘤)、嵌合体 (chimera,含几种细胞类型的组织)。因此, iPSC 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 有相似的功能,可以分化为各种类型的细胞。干细胞除了能分裂成更多的干细胞之外,还能分化成其它细胞类型 (如心肌、肌肉、骨、神经细胞等)。

因此,退行性疾病 (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 可能通过移植干细胞或实验室产生的分化干细胞来治疗。

细胞治疗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可靠的高质量干细胞来源。理论上,理想的来源是ECS。这些细胞是在植入子宫壁之前从胚泡的内部细胞团 (胚胎母细胞) 获得的多能干细胞。然而,将胚胎干细胞用于干细胞治疗有伦理问题。iPSC 成为潜在的替代方案,但重编程过程潜在致瘤性使 iPSC 尚未被接受为理想的干细胞来源。新的趋势是用小分子直接将容易获得的细胞类型重编程为临床有用的细胞 (如神经元和心脏细胞)[151]。

上世纪 90 年代末提出的化学生物学就是以小分子为工具,探索细胞的功能。与通过操纵基因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相比,小分子探针有如下优势:

小分子探针的优势

(1) 小分子可以通过调节特定的蛋白质功能或针对不同的蛋白质家族来调节细胞内的多种特定效应;

(2) 小分子可用于探测基因功能 (化学遗传学);

(3) 小分子的作用通常是可逆的,可控的 (如用不同小分子浓度) 。小分子能够调控蛋白质功能的作用时间、调节复杂的信号网络、控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 小分子相对便宜、性质相对稳定,可能在细胞膜上自由扩散。

开发以细胞重编程为靶标的小分子药物的关键是弄清细胞重编程的机制。目前,我们对小分子诱导细胞重编程的知识总结如下[151]:

(1) 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 信号通路超家族:重编程成纤维细胞时,细胞的形态学发生了变化[153],细胞受体 E-钙粘蛋白的表达上调,转录因子 snail 的表达下调,这些变化与胚胎发育的关键−−间质-上皮转化 (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MET) 过程的方向相反[154]。因此,EMT 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以诱导细胞重编程,产生 iPSC。天然产物小分子芹菜素 (apigenin) 和木犀草素 (luteolin) 上调 E-钙粘素的表达,促进细胞重编程。TGF 受体小分子抑制剂促进细胞重编程,与 DNA 甲基化调节剂合用更好。多能性基因 Nanog 的诱导剂 (如 RepSox) 可以替代重编程因子 Sox2 以产生 iPSC,因为 TGFβ受体被抑制的结果是诱导了 Nanog 上调;

(2) 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MAPK/ERK) 信号通路:小分子逆转素 (reversine) 通过靶向丝裂原激活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来增加人类骨骼肌前体细胞的细胞潜能。因此,人们认为调节 MAPK/ERK 可以诱导重编程。例如,

MAPK/ERK 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 PD0325901 与 TGFβ 受体小分子抑制剂 SB431542 联合,显著促进人成纤维细胞重编程。PD0325901 还与 Wnt 信号通路的小分子调节剂 CHIR99021 联用诱导细胞重编程。CHIR99021 导致 DNA 低甲基化维持培养中小鼠 ECS 的多能性;

(3) 调控蛋白质激酶 A 家族 (PKA) 的信号通路:PKA 调节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本身受第二信使分子环腺苷酸 (cAMP) 的浓度的调节。因此,cAMP 的小分子类似物 (8-Br-cAMP 将人类新生儿成纤维细胞重编程效率提高两倍。8-Br-cAMP 和丙戊酸 (VPA,HDAC 抑制剂) 协同将重编程效率提高 6.5 倍;

(4) 调控磷脂酰肌醇 3-激酶/Akt (PI3K/Akt) 信号通路:PI3K 通路调节细胞细胞死亡、免疫、分化、和代谢。PI3K 的小分子激活剂 PS48 与 Oct4 联用实现人类成年角质形成细胞的重编程[155]。PS48 上调了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 (胚胎干细胞使用糖酵解而不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来代谢葡萄糖);

(5) 调控经典 Wnt 信号通路:胚胎发育和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的关键信号通路是 Wnt。Wnt 信号通路有三种:

经典 Wnt 通路、非经典 Wnt/钙通路、和非经典平面细胞极性通路。

经典的 Wnt 信号通路主要维持 ESC 多能性的核心转录通路。其中转录因子 3 (TCF3) 抑制关键多能性基因的表达,Wnt 信号的激活稳定化 β-连环蛋白 (β-catenin)。Wnt 信号通路靶向分子 CHIR99021 通过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GSK-3β) 促进细胞重编程。

CHIR99021 与 Oct4 和 Klf4 联用即可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 iPSC。CHIR99021 与川基环丙胺 (DNA 甲基化调节因子) 联用诱导人类角质形成细胞重编程,增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相关基因的表达。Wnt 信号通路的另一个调控剂 B6 的作用机制与 CHIR99021 (GSK-3 抑制剂) 不同。B6 是 Aurora A 激酶抑制剂,Aurora A 是细胞增殖的重要调节因子,并间接调控 Wnt 通路信号。天然产物小分子橙皮苷 (橙皮苷也是有近1500年历史的广东化州药食同源中药材化橘红的主要活性成分,《中国药典》规定化橘红的橙皮苷含量应大于3.5%) 也是 Aurora A 抑制剂,也能提高细胞重编程的效力。

(6) 调控 Src 激酶家族:Src 是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调节细胞质、细胞核和膜蛋白,对 ESC 分化起重要调节作用。Src 小分子调控剂 (如达沙替尼、PP1 和 iPY) 在细胞重编程中替代 Sox2。这些化合物在促进细胞重编程方面与 TGF通路抑制剂一样有效;

(7) 调控 Rho 相关蛋白激酶 (ROCK) 信号通路:ROCK 调节细胞骨架的各个方面,如细胞形态和迁移。Y27632 是干细胞研究中最常用的 ROCK 抑制剂,可以阻止细胞凋亡,已被用于建立悬浮培养和人类 iPSC 的长期扩增。ROCK 抑制剂 Y27632 已被用于人类 iPSC 的单细胞传代;

(8) 调控核受体信号通路:核受体是转录因子,最早用于细胞重编程。Nr5a2 是孤儿核受体,通过靶向多能性基因 Nanog,在重编程小鼠体细胞中取代因子 Oct4。强制表达核受体维甲酸受体α,β,γ (RAR α/β/γ) 和 Nr5a2,可以提高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 iPSC 重编程的速度和效率。RAR 的小分子激动剂 (如维甲酸类似物) 也可以提高细胞重编程的效率;

(9) L 型钙通道抑制:钙离子是细胞内信使,其浓度的瞬时调控干细胞多个分化阶段的细胞信号通路。钙通道调节剂 Bay K8644 (BayK) 可以替代细胞重编程转录因子四元组中的 Sox2 和 c-Myc;

(10) 表观遗传调控:DNA 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的两大机制,在胚胎发生和细胞分化过程中影响基因表达。因此,可以设想小分子调节表观遗传过程可以诱导细胞潜能和诱导重编程;

DNA 甲基化转移酶 (DNMT) 抑制剂:DNMT 的小分子抑制剂可以诱导重编程。如 DNMT 抑制剂 RG108、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 (BIX 01294) 联用可以促进重编程 DNMT 抑制剂 5’-氮杂-2’-胞苷 (地西他滨) 促进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心肌细胞, 提高重编程效率。地西他滨治疗可以在不需要 c-Myc 的情况下进行重编程,不完全的表观遗传修饰会导致大量的“部分重编程”细胞, 地西他滨可以消除这种“表观遗传记忆”,并减少 DNA 甲基化多能性基因;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 (HMT) 抑制剂:组蛋白染色质的结构蛋白,也是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节因子,对它们的修饰 (如甲基化) 决定了转录因子进入基因的位点。抑制组蛋白甲基化可提高体细胞核移植的效率;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 抑制剂:HDAC 抑制剂可提高体细胞核移植的重编程效率。常用的有 Suberoylanide、Trichostatin A 和丙戊酸。丙戊酸通过增加多能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允许在没有c-Myc 因子的情况下重编程细胞。丙戊酸仅与重编程因子 Oct4 和 Sox2 联用就能重编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丁酸钠与 TGFβ 抑制剂 (A-83-01)、MAPK/ERK 抑制剂 (PD0325901) 和 PI3K 抑制剂 (PS48) 加上 Oct4 就能重编程人体细胞;

(11) 小分子诱导代谢重编程促进 iPSC 重编程:体细胞通常依赖线粒体中的氧化磷酸化从葡萄糖获得能量生产 ATP。但 ESC 用厌氧糖酵解来代谢葡萄糖以代谢生物大分子,活性氧相对水平较低。细胞重编程的关键步骤是让细胞从氧化磷酸化代谢模式转变到糖酵解代谢模式。这种转变受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一种对细胞氧水平敏感的转录因子) 的调控。天然产物槲皮素 (quercetin) 可增加 HIF-1α表达,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重编程。槲皮素也可阻止移植的 iPSC 的肿瘤发生。其他促进糖酵解的小分子也促进细胞重编程;

(12) 细胞衰老抑制剂促进细胞重编程:细胞衰老的特点是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的丧失、DNA 损伤 (如双链 DNA 断裂)、细胞周期抑制剂 (如 p53, p2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1A/Cip1), p16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 2A)) 表达增加。阻断这些基因的表达可提高重编程的速度和效率。抗氧剂维生素 C 降低 p53 和 p21CIP1 的表达阻止细胞衰老,从而促进小鼠和人胚胎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一般认为,阻止细胞衰老的其它小分子也可能是细胞重编程促进剂。

(13) 体细胞的直接重编程 (转分化, transdifferentiation):常规的细胞重编程要经过产生干细胞样中间细胞才能产生功能性细胞,效率低而且有肿瘤发生的风险。上世纪 70 年代末,首次发现了直接重编程 (在不产生干细胞样中间细胞的情况下使一种细胞转化为另一种类型细胞的技术,称为“转分化”) 的例子:成纤维细胞中骨骼肌特异性转录因子 MyoD 的强制表达诱导其转化为成肌细胞 (骨骼肌前体细胞)[156]。后来发现,小分子可以诱导直接重编程。例如,地西他滨可将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脂肪细胞和骨细胞;逆转素 (reversine) 诱导人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肉细胞,肌隔嘌呤 (myoseverin)、逆转素和 BIO (糖原合成酶-3 激酶抑制剂) 的混合物将骨骼肌转化为多种细胞类型[157]。直接重编程不涉及去分化步骤。不完全重编程的细胞可以被诱导形成其它各种类型的细胞。

以细胞为靶标的小分子药物虽然尚未临床应用,它们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与转录因子诱导细胞重编程相比,提高了细胞重新编程效率和质量,消除了对致癌重编程因子和 iPSC 克隆过程可能仍然存在的表观遗传“记忆”。小分子与重编程转录因子联用至少可以提高重编程能量,例如,槲皮素使用四种重编程因子将人类脐静脉上皮细胞的重编程效率提高约 2 倍、丙戊酸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重编程效率提高约 50 倍。

虽然未经临床验证,人们认为单独使用小分子产生的 iPSC 可能避免重要风险 (如细胞移植后引起的致瘤或免疫反应)[158]。简化细胞重编程小分子的种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直接细胞重编程是一个趋势,但从细胞治疗的角度,干细胞可能比直接重编程为分化细胞更好。干细胞移植到病灶后存活能力更强,它们有更强的生存能力。相信不久的将来,以修复或替换病变组织为目的体内生成 iPSC 或直接重编程小分子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它们可以是细胞重编程增强剂、或直接细胞转化的诱导剂,这将是令人振奋的颠覆性技术。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2-03-2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智药邦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