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读/写自旋锁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基于ARM架构体系)。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那就是read锁和write锁的优先级问题:它们具有相同的优先级,所以,读操作必须等到写操作完成后才能执行,同样,写操作必须等到读操作完成后才能执行。
Linux2.6内核版本引入了Seqlock
锁,与读写自旋锁基本一样,只是对于写操作来说,具有更高的优先级;也就是说,即使现在读操作正在执行,写操作也会被立即执行。这个策略的优点就是,写操作绝不会等待(除非是有其它写操作在占用锁);缺点就是,读操作可能需要读取多次,才能获取正确的备份。
seqlock
锁的数据结构如下所示,包含两个数据成员lock
和seqcount
。查看代码可知,seqlock
锁就是一个自旋锁加上一个序列计数器。
typedef struct {
struct seqcount seqcount; // 序列计数器
spinlock_t lock;
} seqlock_t;
seqlock
锁的工作原理是,对于读操作而言,每次读取数据前后,都要读取序列计数器2次,检查这前后两次的值是否一致,一致则认为可以使用锁。相反,如果一个新的写操作开始工作,增加序列计数器的值,隐含地告知读操作刚刚读到的数据不合法,需要重新读取数据。
seqlock_t
类型变量初始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赋值SEQLOCK_UNLOCKED
,另外一种是调用seqlock_init
宏。写操作分别申请锁和释放锁,分别调用write_seqlock()
和write_sequnlock()
。申请锁的过程是,申请seqlock_t
数据结构中的自旋锁,并对序列计数器进行加一操作。释放锁的过程是,再一次对序列计数器进行加一操作,并释放掉自旋锁。这样操作的结果就是,写操作过程中,计数器的计数是奇数;没有写操作的时候,计数器是偶数。
对于读操作来说,大概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
unsigned int seq;
do {
seq = read_seqbegin(&seqlock);
/* ... 临界代码段 ... */
} while (read_seqretry(&seqlock, seq));
read_seqbegin()
获取锁的当前序列号。read_seqretry()
判断序列号是否一致,如果seq的值是奇数,则会返回1,也就是条件为真(也就是说,read_seqbegin()
函数被调用之后,有写操作更新了数据)。因此,需要重新读取数据。如果seq的值是偶数,则读取数据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当读操作进入临界代码段时,无需禁止内核抢占。因为,我们允许写操作打断读操作的执行,这也是Seqlock锁写操作优先级高的设计初衷。但是,写操作进入临界代码段时,会自动禁止内核抢占。
并不是所有的数据结构都能使用seqlock锁保护。因为seqlock锁有自身的缺点:因为写操作的优先级高于读操作,所以,对于写操作负荷比较的重的场合来说就不合适。如果写操作过于频繁,那么对读操作来说极为不公平,可能需要多次读取数据才能成功。所以,使用seqlock锁的场合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
典型应用可以参考linux内核关于系统时间处理的部分。等分析Linux内核关于系统时间的部分时,再详细阐述。
本文分享自 嵌入式ARM和Linux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