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永恒的“DOOM”,永恒的热爱

永恒的“DOOM”,永恒的热爱

作者头像
博文视点Broadview
发布2023-05-06 19:53:13
3490
发布2023-05-06 19:53:13
举报

我曾经很多次推荐过这本书:David Kushner的《DOOM启世录》,今天再次提起是因为这本在十年前影响了很多游戏从业者的书终于再版了。

对于读者而言,如果说有哪本关于游戏的书能让人看完后对游戏制作和程序开发的工作充满热情与冲动的话,那么第一个想到的非《DOOM启世录》莫属。

虽然这本书不像技术类和学习类书籍那样提供具体的游戏开发指引,但却最能唤出内心中潜藏的对所热爱的事物的热情——不仅仅是编程或者游戏。

《DOOM启世录》写的是关于“两个John”——传奇程序员卡马克(John Carmack)和天才设计师罗梅洛(John Romero)的故事。

尽管对于今天的很多年轻玩家而言,“两个John”和他们最辉煌时期所创作的“德军总部3D(Wolfenstein 3D)”、“毁灭战士(Doom)”、“雷神之锤(Quake)”等系列早已没有那么如雷贯耳,当年那个属于游戏开发者的“制作和编程游戏,每人一辆法拉利”的黄金时代也早已一去不返,但他们的传奇故事在十余年后依然能够让人心潮澎湃。

这本书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无法实现的梦想。或许是那梦想需要太多时间和金钱,譬如开跑车驰骋,驾飞机翱翔;或许是那梦想太过于离谱,譬如与异形进行星球大战,与吸血鬼拼个刺刀见红;或许是那梦想会违反法律,譬如痛殴老板,夜半尾行。

但不管能否实现,它们总盘旋在你脑海里,每一天,让你浮想连翩。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一个上亿美元的产业来帮助人们实现各种光怪陆离的白日梦;这就是为什么,会有电子游戏。”

外貌如同摇滚巨星一样的罗梅洛少年时代就开始玩游戏,并因此决定学习编程开发游戏——通过制作游戏改变人生、成为游戏玩家的偶像是他的目标和所热爱的事情。卡马克也是从小爱玩游戏,但是他发现自己最爱的其实是图形编程,长大后则又爱上了火箭发射——对于勤奋、自律以及完全的工作狂的卡马克而言,他穷其一生所做的也只有这些自己热爱的事情,而对外界不闻不问。

1989年,22岁的罗梅洛和19岁的卡马克在SoftDisk的办公室相识,随后因为志同道合而一同制作游戏。

1990年,二人成立了Id Software,两年后发布了大获成功的《德军总部3D》。

1993年,id发布了支持连线对战的《Doom》,同时让电脑游戏进入3D世界,为计算机图形学的进步和FPS游戏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6年,延续《Doom》精神的《Quake》发布,但两个John也开始分道扬镳,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过依然都还在梦想的道路上。

卡马克与罗梅洛早已成为游戏行业不朽的传奇

“作为年轻一代,卡马克和罗梅洛是‘美国梦’的样板:他们是自我塑造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一种文化现象,并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他们的经历使他们成为叛逆的偶像,他们既是计算机黑客,同时也名列《财富》杂志(Fortune)评选的500佳企业管理者。”

这本书是关于两个货真价实的天才的故事。

卡马克与罗梅洛虽然一度合作无间,是事业上的好搭档,但性格上确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David Kushner这样写道:“29岁的卡马克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员,一个清心寡欲并且乐善好施的人,一个在业余时间里建造高能火箭的人,比尔·盖茨心目中为数不多的天才之一。程序代码的优雅清晰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游戏”。

而他眼中的罗梅洛则是这样:“32岁的罗梅洛是个自大的游戏设计师,他那坏孩子般的形象使他成为了游戏界的明星,为了实现他心目中那些狂野的幻景,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甚至是他的名望。”

“对于什么是制作游戏以及游戏该如何制作,他们都有各自的观点;卡马克认为罗梅洛已不再是程序员,罗梅洛认为卡马克已不再是玩家;卡马克只想有一个小公司,而罗梅洛想做大。

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头脑铸就了他们今天的成功,但也使他们无可挽回地决裂”。在二人分道扬镳时,卡马克说道:“罗梅洛想建立一个帝国,而我只想写出优秀的程序。”

id Soft在二人决裂之后,也没能再现当初的辉煌

自1996年那个令无数FPS爱好者唏嘘的决裂近20年后,“两个John”依然备受游戏行业和玩家关注。

卡马克依然活跃在编程领域,他现在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前沿,担任VR领域的明星产品Oculus Rift的CTO,想要像《DOOM》那样让玩家能够享受到更加真实的计算机图形体验。

在此之前,id被卖给了Bethesda的母公司Zenimax,他也暂时关闭了自己成立10余年耗费千万美金成立的私人太空公司Armadillo Aerospace——不过总归也实现了自己发射火箭的梦想。

而罗梅洛离他的帝国梦则愈发遥远,他现在在做移动游戏,同时和夫人一同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兼职进行游戏教育,无论是《大刀(Daikatana)》遭遇的滑铁卢还是后来几次很难说得上成功的创业,他的传奇地位似乎永远不曾改变,他对游戏策划的天才与灵光仍然不时被无数人怀念与想起——而更多人怀念的则是“两个John”合作无间所带来的经典作品。

这本书也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的故事。

虽然在后来取得过辉煌的成功,但卡马克与罗梅洛相遇之前也都遭遇了无数的坎坷。

罗梅洛的父亲在幼时出走,少年时代又因为对游戏编程的问题而和继父产生不和,在与同样年轻的妻子结婚之后,自大的罗梅洛想象中的“作为王牌程序员和未来富翁的人生”道路开始也未能如愿,最初的工作充满坎坷,直到在SoftDisk与卡马克宿命般的相逢之后,罗梅洛预想中的人生道路才顺利走上正轨。

而对卡马克来讲,父母过高的期望让他的少年时代过得也并不如意,而后来父母的离婚更是让他的人生开始变得有些颠沛流离——“卡马克从未感到过如此的孤独,他和一个陌生的家庭一起住在一幢陌生的房子里,每天还要去一所陌生的学校,那里没有计算机,没有程序,没有伙伴 ”,因此性格也变得愈加自负与孤僻。

而因为危险使用炸药的原因,卡马克在14岁甚至还被处以了一年的教养,直到他大学退学后全身心投入游戏编程以及后来与罗梅洛一同开发游戏,他的人生才变得无比光明。

1993年的id,正是二人合作最亲密无间的时候,就在那一年《DOOM》问世

在《DOOM启世录》中,两个在无数玩家心目中“大神”级的传奇都不是完人。

罗梅洛会在收到粉丝的信的时候向卡马克等人炫耀,而当所有信件都是一个人所发时又大为光火——自大是伴随他一直的毛病;而卡马克则是个孤高自傲,无情且刻薄的人——无论是对共同奋斗的同事还是他相伴多年的的猫都是如此。

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缔造经典的id的员工们,在书中也都是普通人的存在——《德军总部3D》大获成功后,id的员工们集体到迪斯尼乐园庆祝,“他们坐了一遍又一遍过山车,还观看了各种表演,晚上,他们下榻在主题公园旁的佛罗里达大酒店。围坐在巨大的温泉浴缸里时,他们觉得生活是如此美好,他们决定回去以后给他们自己加薪到每年四万五千美元——这在那时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多么真实可爱的一群人。

也正是因为他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所以他们才会因为遇到挫折而焦虑,会一起为改变生活而努力,会为取得的成功感到兴奋,会享受做名人的荣光与乐趣,也会最终因志向不同而离去或决裂。

《Doom》对FPS的发展和图形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最后,这本书是一个关于热爱的故事。

在尝试在PC上复制马里奥的玩法的时候——“连续的七十二小时里,他们进入了压榨模式。没有人睡觉,他们喝掉了无数含咖啡因的苏打水,送比萨的小伙子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一次,杰伊烤了不少肉饼和热狗,但大部分都放在那里没人碰”。

在《指挥官基恩》开发完成的前夕——“卡马克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他的记忆里没有多少感情方面的东西,但他记住了这个场景,记住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刻,以后的日子里,他愿意回想起:在一个暴雨滂沱的夜晚,罗梅洛趟过齐腰深的河水,只为了赶回来工作”。——他身后,闪电正划过夜空。

在《德军总部3D》开完完成之前,“id的人们开始了每周七天,每天十六小时的奋战”......在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的故事,id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时候,读者也会为这群充满热情与创意、性格各异但都异常努力的人而热血澎湃,而对于曾经因为热爱的事物而同样废寝忘食、无比投入的人来说,相信更会有强烈的共鸣。

1992年的《德军总部3D》让卡马克与罗梅洛成为了名人

但是像卡马克与罗梅洛这样天才而又勤奋并且最终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的人在生活中永远是少数,更多的是只是因为热爱而投入游戏开发的普通人,那么卡马克与罗梅洛的故事有什么借鉴意义吗?

书中卡马克的一段话可以作为注脚:“在信息时代,客观障碍已不复存在,所谓障碍都是主观上的。如果你想动手开发什么全新的技术,你不需要几百万美元的资金,你只需要在冰箱里放满比萨和可乐,再有一台便宜的计算机,和为之献身的决心。我们在地板上睡过,我们从河水中趟过。”

如果你觉得这段话可能有些鸡血,那么独立游戏开发者 Jacob Stevens的另外一段话也许能让人稍微冷静一些,重新思考自己是否真正热爱游戏:“有许多人以为他们想要做游戏,但是只有非常少的人了解游戏开发所需的投身奉献与耐久力。在最初的兴奋感退去后,你必须在数以月计或以年计的日子里,身处不见光的隧道尽头辛劳工作。你必须足够热爱游戏,以至于就算在视线中看不见终点或金钱时,仍然能够保有无与伦比的热情。”

那么,你真的热爱游戏吗?

▊《DOOM启世录(纪念版)》

David,Kushner(大卫・库什纳) 著

孙振南 译

  • 一部讲述创业的梦想与激情、缔造帝国的艰辛与快乐、打造现象级爆品的黑客精神和商业模式的游戏行业史诗巨作
  • 一本回顾万亿游戏市场起点的启示录
  • 一个讲述图形技术发展的精彩故事

本书忠实详尽地讲述了两个天才游戏玩家如何走上游戏之路,如何制作出影响力极大的游戏作品――DOOM 和Quake,以及他们为何在最辉煌的时候分道扬镳。本书是一部游戏领域的传记,不同的读者能从中得到不同的体验:游戏制作的背景内幕、光环之中的趣闻轶事、年少创业的梦想豪情、奋斗途中的汗水艰辛,亦或是那成名之后的势易情迁、独辟蹊径的商业模式、天下为公的黑客精神。

(京东满100减50,快快扫码抢购吧!)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 在看丨留言丨分享至朋友圈 三连

 热文推荐  
经验之谈:程序员应该如何学好大数据技术
重磅 | 用友《数字化中台》震撼上市!
书单 | 7月畅销新书情报,看谁是最大黑马
瞥一瞥AI,撩一撩算法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书详情~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8-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博文视点Broadview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