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早早聊C36 笔记-前端工程师职业路

早早聊C36 笔记-前端工程师职业路

作者头像
Cellinlab
发布2023-05-17 16:54:36
2030
发布2023-05-17 16:54:3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Cellinlab's BlogCellinlab's Blog

# Winter:度量人生的尺度

成功是棍子上的萝卜。

当有人要跟你讨论成功问题的时候,他开始造尺了。(你大概率会被划分到失败的里面)

# 阿里职级体系

  • P5:独立(毕业)
  • P6:项目核心,解决问题(2年)
  • P7:领域专家,体系化(5年)
  • P8:规划性(8年)
  • P9:整合资源,创造性

级别更多是对企业贡献的评估,而不是对人能力的评估。

# 多样性的职业发展路线

# 财务自由

消费 - 被动收入 = 必要的主动劳动收入

个人时间是最值钱的资产:

  • 个人时间可以用于自我增值(上课、学习)
  • 个人时间可以投资稀有原始股(加入创业公司)
  • 个人时间可以用于换钱(上班)

尽量将个人时间用最好的方式投资出去

# 思考方法

  • 假如没有财务压力,想做什么?
  • 假如濒临破产,不会做什么?
  • 假如面试必过,最想去哪家公司工作?
  • 现在的工作内容中,认为最有意义和最没有意义的都是什么?

# Q&A

  • 转管理(纯管理)相当于转行,需要认真学相关管理知识,积累知识后可以考虑

# 施德来:从前端到产品经理

# 职级是什么

差别主要在于影响力,或者说贡献度。如,做效率工具,或改变协作方法提高整体效率,帮助到更多人或者推进团队前进。

# 适不适合干这个

  • 能力
    • 智商、沟通、性格
  • 目的
    • 混口饭吃
    • 技术专家

# 互联网项目成败关键

UI 设计 < 技术 < 产品 < 销售 / 业务

# 程序员的局限性(?)

  • 面对的问题大部分都是限定范围内的,是确定性的
  • 容易自我感觉良好
  • 开放性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更有挑战性
  • 时间久了之后,容易陷入重复性劳动,虽然有正反馈,但是思路(思维)上进步少
  • 根据自己内心的需要去适当选择

# Q&A

  • 怎么看女性婚育问题在面试中?
    • 理性讲,企业会算一笔账,确保候选人的贡献值和薪酬持平,婚育影响的产出缺失会体现在薪酬
    • TA 招聘时可能会更看重候选人加入能不能给团队带来新的东西,新东西大部分会在半年左右释放完
  • 技术如何提高产品能力?
    • 技术好学,堆时间
    • 产品基础好学,但是大部分做不到优秀的产品
    • 多跑客户,如果客户能敞开心扉告诉你很多,就是不错的产品了
      • 产品策划比产品交互更难
    • 基础 + 运气
  • 沟通能力提高?
    • 尽可能下意识去提高训练
    • 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沟通,避免防御性的沟通(最好站在 CEO 角度,站在公司角度考虑会很容易推进)
  • 做技术 TL 怎么规划?
    • 大部分人不适合做开源
    • 公司内部多做效率优化、流程优化
    • 想带团队,直接和老板提,要人要资源,前提是能力符合,产出对企业有益
    • 聪明的老板一般会给足够的授权,授权体现在薪酬和职级上(有时候可能做不出来,但也不会降工资不是嘛)
  • 如何挑创业机会,合伙人?
    • 找自己熟悉的
    • 自己是多面手
    • 找合伙人,需要转换他的员工思维
      • 有犹豫不要
      • 至少有一个方面比你强
      • 宁可慢一点不要将就
    • 合伙人和员工的区别
      • 不是薪资和能力,更多的是给出的承诺和投入的精力
      • 对合伙人不考虑劳动法,对员工考虑劳动法
  • 技术转产品优势和难点?
    • 更多关注候选人底子是不是好
    • 不要标签化
    • 转型做得很好的基本上技术都是很好的
    • 关键是搞定事情,不要在意角色
    • 可以先在技术效率工具上练手

# 明城:从前端走向后端这十几年的职业转型之路

# Q&A

  • 前端需不需要 和 如何提高产品 Scene ?
    • 看职业规划
    • 动态的
  • 新技术栈上手?
    • 看官网,硬啃
  • 技术栈规划
    • 会很多更好
    • 但是需要有地方精,遇到问题可以 cover 住
    • 不要把自己限制在某个技术栈上

# 阿龙:从天津-日本-杭州再到新西兰的前端旅程

  • 放平心态,多尝试

# Q&A

  • 新西兰英语要求?
    • 雅思 6.5

# 闪总:非典型程序员的职业路线漫谈

  • 人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外部环境和变化能很大程度左右人的现状
  • 每个人限于各种条件无法以上帝视角去进行选择,选择具有极大的风险
  • 关于程序员职业生涯的困惑
  • 尽量不要太肝,用更多精力去观察时代、观察行业,发现机会,寻找时代浪潮
  • 前端整体偏业务,框架类库偏底层
  • 业务侧尽可能掌握一些方法论,去挖掘需求,寻找和解决用户痛点
  • 思路打开
    • 出国
    • 远程工作
    • 开辟第二职业
  • 人生是一场无时无刻的博弈

# Q&A

  • web3 会对传统互联网产生很多冲击
  • DAO
  • 激励机制
  • 基础设施上链可能会是风口

# 郑亮亮:而立之年,从困惑中重新认识自己

# 困惑

  • “困惑”并不是“具体的问题,具体的事情”,而更可能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觉”
    • 大胆的结论:只要让“我”没有“困惑”的感觉,这事儿就结了
    • 终极解:苟住,然后就习惯了,习惯后就麻木了,也就不那么困惑
  • 行动,结果,预期,感受
    • 通过切实的行动
    • 行动最终会影响个人感受
    • 这种影响,来源于 行动结果 & 预期 的匹配程度
  • 认知
    • 合理的行动计划,依赖于认知(分析)
    • 对结果的预期,也来源于认知(预判)
    • 认知也直接决定了,如何看待结果与预期的匹配程度,并由此才影响了情绪和感受
  • 学习
    • 无人能生来就有很好的认知能力,靠的是学习
    • 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行动
    • 你的认知,可能会决定你的认知如何成长
  • 驱动力
    • 情绪和感受,最终会决定整个过程的动力,或驱动,或抑制
  • 迭代
    • 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 整个过程应该有规律的迭代演变过程
  • 自己
    • 这一切的发生,都取决于“我”
    • “我”应视为整个系统的一个及其中要的构成
  • 系统,客观世界
    • 整个过程可以认知为个人的“认知 & 行为系统”
    • 根本目的是期望在执行过程中促使有利于自己的状况和环境的形成
  • 自洽性
    • 对于这整个大系统的理解和搭建,也是由认知和行为系统来执行
    • 用自身的认知与行为,来最终促成我们的认知与行为,应是一种自洽的感觉

# 解析困惑

  • 解析 1
    • 尝试把“困惑”本身理解为一种主观感受,一种“信号”,提醒你“something is wrong”
    • 理性分析,并付诸努力,随着局势的变化,个人的成长,自然而然的,自我感觉就好了
    • “困惑”本质上是无法被消除,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你,永远可能存在“困惑”
    • 相反,它是一种好现象,可以促使你停下来反思和行动
  • 解析 2
    • 当你产生 “困惑” 时,往往需要的不是一些孤立的改善点,而是需要系统性的反思和改进
    • 通过反复地分析和实践,形成一套个人专属的“认知 & 行为系统”
    • 这个系统必须
      • 你个人真正能信赖的,并且你愿意去遵从的
      • 规律地运作,且符合客观规律
      • 通过它,你能召唤或者推导出“实际可操作的具体事务”
      • 跨事务,跨领域时,它仍能很好运作
      • 并且,它的运作本身,要考虑上 “学习提升” & “自驱性”
    • 受信赖的可靠系统
  • 解析 3
    • 分析复杂事物
      • 列出所有能想到的要素,尝试不断识别它们的关系
      • 学会画图(概念图,思维导图...)
      • 学会列提纲
      • 用递进的方式(先拆解,然后递进地认知),来组件理清复杂的事物
      • 不要畏惧“初期的不完美”而拖延,Just do it
      • 记得留下各个演化版本,感受它们的差异和变化,感受连贯性

# 认识自我

  • 学会和自己和解
    • 认识到作为一名灵长类动物的局限性
    • 理性认识 => 合理规避 => 甚至加以利用
    • 但是,借助智慧和工具,人可以做很多事,也要有自信
  • 可以把人的处理看成单线程的
    • 如何多线程处理任务
      • 类似 CPU 的时间片方式
      • 更加专注,尽快完成
      • 可复用性
      • 合理的注意力调度方式
      • 能程序化的事务,交给程序
    • 培养“当下心”
      • 工作时认真做,娱乐时认真玩,吃饭时好好吃
      • 心里老挂着悬而未决的事情,就等它们来群殴你
      • 有时候,尝试去感受,而非思维(气味,声音等)
    • 感恩,生而为人所带来的经历
  • 各种天生的局限的能力
    • 有限的记忆力
    • 有限的计算和推演能力
    • 局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 乱 => 难以感知
      • 合适的场景,应该用合适的信息呈现形式
      • 难以觉察缓慢的变化和趋势
      • 难以理解“从未感知的事务”
  • 学习与理解
    • 有时注重学习素材的“可理解性”(相对于自己)
      • 有口碑,经过验证的材料
      • 不要看一家之言,多种表述和视角能有利于理解
      • 多分配注意力给业界大佬的论著(当代的,过往的,同行的,跨界的)
    • 不要忘了,自己能随时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试着制作素材,使用素材再推进二次理解,周而复始
      • 难懂的代码,按自己的风格,注释,重构
      • 一大段表述,copy 出来,切词,提炼核心
      • tips:过自己手的,出自己嘴的,更容易进自己脑
    • 外部素材固然重要,但是最终依赖的,是自己过往的体验经历
      • 把每一次学习过程,视为一次生命旅程,为自己设计体验的环境和过程,然后用心体验
  • 难以自知,擅长脑补
    • 不具备“理性判断上述局限”的能力
    • 有时会做出一些难以实现的任务计划
    • 擅长脑补
      • 不自觉用已知概念,替补相似不懂的概念,不管是否合适
      • 喜欢脑补自己理想当然的情节
    • 尽可能保持客观
      • 能不玄学的地方,尽量不要玄学对待
        • 主动为一些虚的,抽象的概念,寻找具体的例子
        • 尝试建模,量化
      • 对自己绝对诚实的 Work Log(Life Log)
        • 真实的事件,真实的感觉,真实的态度
        • 定期回顾,复盘(xxx花了多久,yyy效果如何)
      • 拥抱数学和逻辑,拥抱科学过程
        • 科学:观察,假设,验证
      • 能区别和处理确定和不确定的事物,及其衍生物
  • 受多巴胺驱动
    • 人倾向于做——让我们“爽”的事情
    • 选择低消耗,高奖励的(避免廉价无意义的,如致上瘾机制)
    • 设计你的过程
      • 大化小
      • 换方式
      • 用心感知,自我肯定
      • doing for doing (行动本身有一部分,应该是在为自己后续的行动铺路)
        • 不要迷信“高自律”,“打鸡血”来维持
        • 前期可以咬咬牙,但主要要专注“明晰”,“设计”,“快速反馈的投入”,把事情变得有意思,它自己就运转起来了
      • 关注实际的收获
      • 按下那该死的突起物(与其反向想如何停,不如正向想如何做)
  • 对负面感受产生应激现象
    • 趋利避害是本能
    • 负面感受,是一种“有延迟的警告信号”
      • 不要仍有其再衍生出后续负面情绪
      • 理性分析哪里不对,并转换成实际解决行动
      • 学会面对,复盘,吸取经验
    • 初期对事物困难的判断和态度,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积极性
    • Try to feel it, instead
      • 有负面感受时,也用心感受它
      • 主动发现一些无害的“负面感受”
        • 有氧运动,健身
        • 冷水澡
        • 激烈讨论时,对方的质疑
  • 有限的人生
    • 脑子是个好东西 & 木桶效应
      • 追求卓越是可贵的品质,但时间资源是有限的
      • 沉下心,踏实点
    • 更高维度看,我们什么都不是
  • 具身认知
    • 纯粹的“思维过程”不能(或难以)构成有效认知
    • 行动本身,作为认知的必要环节,会促成认知
    • 认知如若自始至终无行动承载,则无存在意义
    • 周遭环境和客体,也应纳入这个认知过程的参与角色
    • 造筏渡江,既已渡江,竹筏不在

# Q&A

  • 如何提高和突破思维的局限性?
    • 用思考 思考 “思考”本身,去想自己怎么想的
    • 从科学的角度看,比如人工智能
  • 书籍推荐
    • 《Get things done》
    • 《奇特的一生》
    • 寻找更底层的原理和方法,比如在某个领域做得好,换到别的领域行不行,为什么不行

# 宗羽:大龄程序员谈: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 输出

  • 35 岁焦虑来源于自己的平庸,解决办法就是不断走出舒适区,不要给自己设限
  • 不要纠结 WLB,每个人都是在用时间投票,花时间最多的地方,就是当前对自己最重要的事
  • 打败口香糖的是智能手机,跳出领域去看大环境
  • 从“自私”到利他
  • 从做技术到做“产品”

# Q&A

  • 刚毕业要不要走出成都?
    • 一线机会更多,核心部门基本在北上广深
    • 综合考虑

# 何明宇:架构是成长之心路历程

# 心路之门

  • 毕业之前的年少轻狂,放飞自我(东奔西走)
  • 离开象牙塔之初的彷徨,对未来充满迷惘(光怪陆离)
  • 获得第一份正式工作收入的满足感(食以果腹)
  • 毕业三年后的灵魂拷问,知识与现实的脱节(埋头苦干)
  • 毕业五年后的职业规划,第一次面临技能转型(扪心自问)
  • 毕业八年后的终极选择,不断提升自身意识形态(砥砺前行)
  • 毕业十年后的未来畅想,成长之路没有终点(知行合一)

# 心路之行

  • 夯实基础,涉猎广泛,比如学习数据结构、设计模式、数据库、算法、网络通信等等;
  • 善于总结,融会贯通,比如开放博客、笔记并分门别类做好记录并定时更新与温习;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将他人的学习心得、学习笔记保存到自己的学习空间;
  • 不积跬步,厚积薄发,比如可以开发一些小型工具库、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并重复使用;
  • 发现思考,身临其境,比如将技术与产品进一步融合,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去思考提升;
  • 高屋建瓴,心无旁骛,比如进行开源框架的维护并推广,愿为他人及团队多做贡献;
  • 践行初心,知行合一,比如多分享给同道之人,大家一起建立更大的人脉之圈;

# 心路之愿

  • 不畏前路之艰险,坚持保持学习并总结的好习惯;
  • 设定阶段性目标,并为此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
  • 成功只属于时刻都保持清醒并不断努力的人;
  • 敢于面对当前的苦境,任何事学会再过 3 年去回望;
  • 学会与他人精准沟通,星照他人,才会永葆活力;
  • 敢于拥抱变化,时刻多审视反思,不断提升自我。

# Q&A

  • 前端架构师,需要哪些能力?
    • 对产品和领域有深度认识
    • 对技术有深度认识(要有硬核能力),对技术前沿的掌握
    • 有技术前瞻的能力
  • 技术不自信怎么办?
    • 学会与人沟通,多向先进者学习
    • 工作之余时间的利用

# 完颜:从写代码到管理团队的职业路探索

# 成长

  • 繁琐 单调 人肉 机械 枯燥
  • 收获:技术的飞速成长
    • 用体系化的思维看待并解决问题
    • 不论做什么,做到极致,你就是整个领域的权威
      • 专注当下,全力以赴,做到极致
    • 把握时代的风口

# 突破

  • 经验沉淀 & 输出
  • 多重压力 --> 跑步 --> 体能 & 精神
  • 收获:非舒适区的突破
    • 如何运作一个跨 BU 虚拟项目
      • 组织保障、目标激励、用心管理
    • 伙伴 / 团队的重要性
    • 自身状态的调节和平衡

# 跃迁

  • 案例:因为做小游戏,预判未来小游戏会有需求,去投入过多资源搭建了游戏配置平台。游戏上线后,收益不明导致游戏业务下线,对于配置平台的投入白费
    • 失败的原因
      • 业务方向收益不明确的情况下,投入过多资源做了游戏配置平台
    • 失败的代价
      • 对团队成员的信心和业绩影响
    • 失败的反思
      • 做出的决定要经得起推敲
      • 产出一定要为业务服务,如果业务没了,技术再厉害也没有土壤
      • 技术上的决策,要和业务有强连接,能真正更好服务业务的需求
      • 根据业务去设计和规划,有一定前瞻性的设计一定是要建立在对业务的深入了解和思考之上的
      • 业务是根,技术是枝叶,业务为技术提供必要的养分
  • BU 业务规划 -> 公司整体战略 -> 行业发展趋势
  • 收获:自我认知的跃迁
    • 尝试独立定义问题
    • 技术和业务彼此依存的关系
    • 保持技术的创新性和领先型
      • 拿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去做预判,下赌注
    • 打造并经营一个开放自由并充满幸福感的团队
      • 团队文化用心践行、为成长和创新而放手

# 感悟

  • 感谢逆境
    • 自省、珍惜、强大
  • 敬畏成功
    • 成功的因果,天时、地利、人和
  • 保持热爱
    • 保持年轻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 作为管理者
    • 诚意、正心、利他

# 强伟:漫漫十年前端路,一个老前端的心路历程

# 成长历程

  • 启蒙 2006-2011
    • C# toG GIS -> WebGIS JS -> 前端
    • 思考个人职业发展,决定技术转型
  • 入门 2011-2012
    • asp.net、全栈、JS 基础
    • 前端知识体系搭建,夯实基础
  • 成长 2012-2014
    • 前端工程师、YUI3、Node.js、工程化
    • 前端工程化体系搭建
  • 蜕变 2014-2016
    • MVVM、模块化、离线包、方法论
    • 技术视野提升
  • 自我实现 2016-now
    • 团队管理、基础建设、技术升级
    • 组建团队,人员招聘

# 一些体会

  • 前端价值和贡献:效率&体验
  • 高效开发
    • 语言框架 API 熟悉程度
    • 封装和组件、提高代码复用
    • 开发模式变更
    • 工程化
    • 配置系统(低代码)

# 小建议

  • 勤于思考,言出必行
  • 保持好奇,警惕“这不就是xxx”的想法
  • 保持虚心,面对不同意见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过强,想着推进事情
  • 学着从做事到做势,不要只看眼前和自己,主动促成把蛋糕做大
  • 尽量在一家公司待 2 年以上

# Q&A

  • 选公司和选团队
    • 可以去大厂看看
    • 跟着本心走
  • 前端知识体系认知建立
    • 根据想做的事情去规划和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
  • 中小公司该怎么选
    • 看团队,看做的事情
    • 尽量不去只有几个人的团队,去有规模的
    • 关注团队氛围
    • 关注国家政策

# 武明礼:40 岁不惑,前端老司机带你消除焦虑

  • 焦虑的来源
    • 自身:能力 庸人自扰
    • 外界:知乎、脉脉
    • 比较
    • 江湖传言
  • 程序员的 35 岁
    • 精力
    • 体力
    • 能力
    • 毅力
  • 前端的焦虑
    • 技术点多而杂
    • 技术更新迭代快

那些你当下觉得无法逾越的沟沟坎坎,过几个月回头想想,其实都不是事儿。

  • 走出焦虑
    • 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员
    • 远离那些负能量传播者
    • 多结交一些优秀的人,取长补短
    • 如果有条件,读个研或者考个 MBA
    • 持续学习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2/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 Winter:度量人生的尺度
    • # 阿里职级体系
      • # 多样性的职业发展路线
        • # 财务自由
          • # 思考方法
            • # Q&A
            • # 施德来:从前端到产品经理
              • # 职级是什么
                • # 适不适合干这个
                  • # 互联网项目成败关键
                    • # 程序员的局限性(?)
                      • # Q&A
                      • # 明城:从前端走向后端这十几年的职业转型之路
                        • # Q&A
                        • # 阿龙:从天津-日本-杭州再到新西兰的前端旅程
                          • # Q&A
                          • # 闪总:非典型程序员的职业路线漫谈
                            • # Q&A
                            • # 郑亮亮:而立之年,从困惑中重新认识自己
                              • # 困惑
                                • # 解析困惑
                                  • # 认识自我
                                    • # Q&A
                                    • # 宗羽:大龄程序员谈: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 # 输出
                                        • # Q&A
                                        • # 何明宇:架构是成长之心路历程
                                          • # 心路之门
                                            • # 心路之行
                                              • # 心路之愿
                                                • # Q&A
                                                • # 完颜:从写代码到管理团队的职业路探索
                                                  • # 成长
                                                    • # 突破
                                                      • # 跃迁
                                                        • # 感悟
                                                        • # 强伟:漫漫十年前端路,一个老前端的心路历程
                                                          • # 成长历程
                                                            • # 一些体会
                                                              • # 小建议
                                                                • # Q&A
                                                                • # 武明礼:40 岁不惑,前端老司机带你消除焦虑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