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279亿元,云网络成头部云厂商发力新战场

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279亿元,云网络成头部云厂商发力新战场

作者头像
腾讯产业互联网学堂1
发布2023-05-29 13:41:39
2060
发布2023-05-29 13:41:39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云计算行业云计算行业

在互联网发展早期,网络的设计初衷是提供通信和语音服务,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流量逐渐由P2P模式转变成浏览、购物等的C/S (包括用户/服务器和用户/云)的模式,网络的意义更多体现在为计算服务。网络使用场景的变化,使得网络架构需要从传统的以通信为核心转变成以计算为核心。

近年来,随着云服务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云特色的“云网络”服务架构和模式,并深入到企业上云的各个场景之中,创造出新的业务体验、新的服务模式与新的产业布局。

目前,Google、AWS、腾讯等头部云厂商都在竞相发力云网络建设。但国内外云厂商发力的方向却各不相同。

云网络建设加速,国内外侧重点各有不同

在云网络发展方向上,国外厂商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投入力度较大。

以谷歌为例,Google的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早,Google从硬件到软件全方面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入,将用户流量更多的通过专有网络传输,减少经过互联网链路的跳数,因此可以按需提供多种层级的云网络服务。

——来源:《云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

而AWS的全球节点覆盖率较高,同时利用5G和SDN技术为需要跨多地域访问云节点的用户提供更接近最终用户的 AWS 基础设施和服务。并且AWS 与第三方合作伙伴联系紧密,提供如Cisco、Juniper等厂商的网络虚拟化产品,补充自身产品短板,构建完整的云网络生态系统。

而在国内,头部云厂商则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多种云网络建设方式。比如腾讯云的云网络建设在现阶段更强调全球化地理区域的扩张, 国外节点分布较广,为客户海外业务提供保障,同时其云网络架构经过三次升级在超大规模、高并发、高密度等技术需求的满足度较好。

另一个在云网络领域布局积极群体的是电信运营商,运营商云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优势,在省、市、县等各级地方区域均可搭建接入点,不断扩大网络接入范围。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以云专线、云组网、SDWAN为代表的云网络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79亿元,数字经济大潮下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云网络产业发展的强劲驱动力,云网络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

云网络发展呈现四大趋势

现阶段,云网络已经成为云计算发展的热点领域,并且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将会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在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腾讯云等国内知名厂商共同编写的业界首部《云网产业发展白皮书》中,提出了云网络发展面临的四大趋势。

趋势一:大型云交换中心将成为云网协同新形

随着云计算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部署其混合云/多云战略,支撑多云多活架构、容灾备份等业务的落地。但是,混合云/多云服务需要基于连接不同云服务商、IDC服务商及企业的高速网络传输通道,而这一通道的建立过程复杂缓慢,且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 与资金成本,因此,云交换或将成为多云时代协同多种异构云资源、多种网络资源的新形态。

              ——来源:《云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

趋势二:云原生网络在用户落地场景将持续演进

自CNI标准发布到2020年,云原生网络已经演进近6年时间。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落地案例和大规模的实践案例。未来对于云原生网络的演进,依旧会在用户落地场景方向上深度演进。

趋势三:SASE将成为云网络的新型服务形态

随着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数据中心不再是用户与设备访问需求的中心,数字化转型、SaaS等云服务部署、边缘计算平台等,颠覆了以往的架构模式。对网络安全体系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2019年,Gartner 在报告《在The Future of Network Security Is in the Cloud》中提到SASE的概念,提出SASE是一种基于实体的身份、实时上下文、企业安全/合规策略,在整个会话中持续评估风险/信任的服务。实体的身份可与人员、人员组 (分支办公室)、设备、应用、服务、物联网系统或边缘计算场地相关联。SASE实现基于身份的访问决策,用于以分布式云服务交付聚合的企业网络和安全服务。Gartner 预测中,到 2024 年,至少40%的企业将有明确的策略采用SASE。

趋势四:泛在计算将进一步促进云网的深度融合

在业务的分布式部署趋势下,未来的云网服务在不断将数据中心内、数据中心间和入云网络能力封装服务出来的同时,也需要底层网络基础设施对上层业务保持充分的感知性,以保障业务调度可以根据网络时延能力进行更广泛的保障和服务化提供,因此未来需要云网一体化的服务能力输出。

以上观点摘编于《云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更多精彩内容和干货请关注“腾讯云大学“公众号,并回复“云网络”关键词,即可获取白皮书电子版全文。

扫码回复“云网络”即可获取

注:《云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版权属于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与云网产业推进方阵

🔚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3-3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腾讯产业互联网学堂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边缘可用区
腾讯云边缘可用区(TencentCloud Edge Zone,TEZ)是腾讯云的本地扩展,适用于解决计算、存储和服务可用性问题。腾讯云边缘可用区可为您带来云的诸多优势,例如弹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借助腾讯云边缘可用区,您可以在靠近最终用户的地理位置运行对延迟敏感的应用程序,基本消除延迟问题。腾讯云边缘可用区提供与中心节点一致的体验,助力业务下沉,具备更低延时、更广覆盖、更少成本等特点。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