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我在阿里巴巴是如何做高并发设计的!

我在阿里巴巴是如何做高并发设计的!

作者头像
35岁程序员那些事
发布2023-08-18 12:54:01
1370
发布2023-08-18 12:54:01
举报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高并发设计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在承载数百万用户同时在线访问和交易的情况下,高并发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阿里巴巴做高并发设计到底需要掌握哪些关键技术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分布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因为在高并发场景下,服务器集群往往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如何优化集群的负载均衡、数据存储以及网络通信等方面都需要有深入的了解。

其次,必须具备掌握缓存技术的能力。由于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往往会成为瓶颈所在。因此,采用缓存技术将会有效降低数据库访问压力,并提升系统性能。

另外,在防止单点故障方面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任何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因此,在设计架构时必须要将容错机制和备份机制考虑进去。

最后,在保障安全性方面也需要有一定水平。高并发场景下涉及到诸多敏感信息和交易数据,必须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才能有效避免各种安全风险。

总之,在阿里巴巴做高并发设计需要掌握上述几个关键技术,并且要始终运用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来优化系统性能和提升用户体验。

Part1. 如何优化集群的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是指将请求分配到多台服务器上,使得每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降低了单个服务器的压力和风险。负载均衡是实现高可用性、高并发性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

(1)轮询算法。

轮询算法是最为简单的负载均衡算法,将请 求按顺序分配到每台服务器上,确保每台服务器分配到同样数量的请求,但是随负载情况不同,对于响应时间的反馈速度较慢,不能自适应负载均衡,可能会使得出现过载的情况。

(2)最少连接算法。

最少连接算法是根据服务器当前连接数的多少,将请求发送到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上,这种算法可以避免轮询算法中可能出现的过载现象,但是在某个短时间内连接数可能会急剧增加,而此时负载均衡设备无法及时响应。

(3)加权最少连接算法。

加权最少连接算法是在最少连接算法基础上,为每台服务器分配一个权值,根据服务器权值和连接数来计算出分配请求的服务器,可以更好地调配不同容量的服务器。

我用的比较多的优化集群的负载均衡的策略有哪些呢?

(1)增加服务器容量。

为了增加负载均衡的能力,可以通过增加服务器容量来实现,增加服务器数量可以更好地平均分配负载,提升并发处理能力,但是成本较高,而且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

(2)改进算法。

对于负载均衡算法进行改进,以确保每台服务器的负载更加均衡,如引入预热机制,将请求分配给空闲的服务器,或者引入自适应算法,根据不同的负载情况分配请求。

(3)负载均衡设备部署。

将负载均衡设备放置在网络优化位置,避免局部拥堵,将流量导向低流量区域,同时也要注意服务器与设备的网络带宽匹配。

(4)监控负载。

监控负载情况,及时发现负载异常的服务器,及时剔除故障节点,或者对请求进行流控处理,以免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负载均衡算法和负载均衡设备的合理部署对于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高并发性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使得负载均衡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流畅的服务。

Part2. 如何优化数据存储?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数据的存储是如此之重要,以至于我们可以说,在许多情况下,数据库的选择和配置决定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和扩展性。那么,如何优化数据存储呢?

数据库的选择

数据库是一种集中式数据存储系统,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大量结构化数据。在选择数据库时,我们需要考虑它的性能、可伸缩性、可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数据库。

(1)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最早由IBM员工在1970年代提出,它使用标准SQL语言进行数据管理,具有明确定义的数据结构,使其易于管理和维护。关系数据库是传统商业应用程序的首选,并且在当前业务场景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MySQL和Oracle是关系数据库的两个典型例子。

(2)非关系型数据库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它们不使用SQL,而是使用许多新型数据访问方法来支持任意类型的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与关系型数据库相比,NoSQL数据库具有更高的可伸缩性和更快的性能。MongoDB和Cassandra是NoSQL数据库的代表性产品。

数据库的配置

数据库的配置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一点,但它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数据库的优化:

(1)磁盘驱动器的选择。

当我们选择数据库的存储介质时,我们需要关注磁盘驱动器的速度和容量。通常,使用固态硬盘(SSD)或NVMe磁盘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性能。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磁盘容量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2)磁盘阵列的配置。

当我们需要存储大量数据时,单个磁盘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此时,我们可以将多个磁盘组成一个RAID阵列,从而提高存储容量和读写性能。在RAID阵列方案的选择上,我们需要考虑空间利用率、性能和可靠性等因素。

(3)内存的大小。

内存是影响数据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越大的内存可以缓存更多的数据,从而提高数据库的读写性能。对于大型数据集合,我们需要考虑服务器上最大内存的大小,以免出现内存不足的情况。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应该是开发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环节,这关系到数据库后续维护和扩展的方便性。在考虑数据库设计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冗余。

数据冗余是一种浪费资源的现象,它会直接影响数据库的性能。在设计数据库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数据冗余。例如,用户表中应该只包含用户的基本信息,而用户的订单信息应该存储在另一个表中。

(2)合适的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是数据库设计的一个关键因素。合适的数据类型可以避免数据类型转换的损失,提高查询效率,减少内存占用。在选择数据类型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3)合理的索引。

索引是加快数据库查询效率的有效方法。在设计数据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评估哪些列是经常用来查询的,然后为这些列添加索引。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索引的数量和类型。

数据处理方式

数据库的处理方式也对优化数据存储有影响。在日常的数据处理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优化:

(1)批量导入数据。

如果需要导入大量数据,我们应该考虑批量导入数据。这样可以减少数据库的负担,提高导入速度。

(2)定期删除不需要的数据。

定期删除不再需要的数据可以减小数据库的大小,从而提高数据库的处理效率。例如,我们可以将过期的数据删除,或者将长时间没有更新的数据移出热存储,转移到冷存储。

比阿里巴巴的消息中间件RocketMQ就大量的使用了“定期删除不需要的数据”的数据处理方式。

(3)使用分布式数据库。

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单个数据库尺寸超过其性能限制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可以让我们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多个计算机节点来分担负载。如HBase、Couchbase等。

优化数据存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考虑很多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根据业务需求,按照上述的原则逐步优化数据库,就可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Part3. 如何设计高性能缓存?

缓存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减少内存占用和降低系统延迟。在缓存的设计过程中,如何设计出高性能的缓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缓存的概念

缓存是一种快速访问数据的方式,通过将数据存储在高速缓存中,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缓存可以分为内部缓存和外部缓存,内部缓存通常是系统内部固定的硬件设备,如CPU缓存和内存缓存,而外部缓存通常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如Web服务器的缓存。缓存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缓存的容量、缓存的读写速度、缓存的命中率等。

2.缓存的设计原则

缓存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缓存的容量。

缓存的容量应该是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缓存的容量大小应该与系统的需求相匹配,同时需要考虑缓存的读写速度以及缓存的命中率等因素。

(2)缓存的读写速度。

缓存的读写速度应该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缓存的读写速度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实际需求,同时需要考虑缓存的容量和命中率等因素。

(3)缓存的命中率。

缓存的命中率应该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缓存的命中率是指缓存能够正确访问的数据比例。缓存的命中率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同时需要考虑缓存的容量、读写速度和命中率等因素。

3.缓存的设计方法

缓存的设计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基于物理缓存和基于逻辑缓存的方法。基于物理缓存的方法是指将缓存分为内部缓存和外部缓存,内部缓存负责数据的访问,外部缓存负责数据的读写。而基于逻辑缓存的方法是指将缓存分为固定容量的缓存和可扩展的缓存,固定容量的缓存负责数据的访问,可扩展的缓存负责数据的读写。

(1)基于物理缓存的方法。

  • 设计缓存容量:缓存容量应该是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 设计缓存读写速度:缓存的读写速度应该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 设计缓存命中率:缓存的命中率应该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2)基于逻辑缓存的方法:

  • 设计缓存容量:缓存容量应该是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 设计缓存读写速度:缓存的读写速度应该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 设计缓存命中率:缓存的命中率应该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4.高性能缓存的设计案例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缓存的容量、缓存的读写速度、缓存的命中率等。下面是一个高性能缓存的设计案例。

案例:基于逻辑缓存的Web服务器缓存。

Web服务器缓存是Web服务器中的一个重要组件,用于缓存Web应用程序的静态资源,如图片、脚本等。通过将缓存分为固定容量的缓存和可扩展的缓存,可以提高缓存的命中率,同时降低系统的延迟。

固定容量的缓存:

(1)设计缓存容量:缓存容量应该是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2)设计缓存读写速度:缓存的读写速度应该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3)设计缓存命中率:缓存的命中率应该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可扩展的缓存:

(1) 设计缓存容量:缓存容量应该是设计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2)设计缓存读写速度:缓存的读写速度应该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3)设计缓存命中率:缓存的命中率应该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缓存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减少内存占用和降低系统延迟。在缓存的设计过程中,如何设计出高性能的缓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Part4.如何防止单点故障?

在高并发系统中,单点故障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因此,防止单点故障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数据库设计等。只有明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才能设计出合理的系统架构和模块,以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

设计模式是解决单点故障的一种有效方法。常见的设计模式包括工厂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等。通过使用设计模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

缓存是提高系统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系统中,可以使用缓存来加速数据访问和处理,从而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降低单点故障的风险。

分布式系统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通过将数据分散到不同的节点上,可以避免出现单点故障。同时,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数据库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进行优化以提高性能。在数据库设计中,需要考虑数据库的并发性和读写性能。同时,还需要优化数据库的索引和查询语句,以提高查询效率。

代码优化也是提高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在代码设计中,需要考虑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还需要优化代码的并发性和可测试性,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网络优化也是提高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在系统中,需要考虑网络的并发性和稳定性。

5.如何实现容错机制和备份机制?

当下,业务系统的安全性固然重要,但是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同样不可忽视。容错机制和备份机制就是保证系统高可用性的关键环节。

1.容错机制

什么是容错机制?

容错机制是指系统在出现故障或错误时,可以自动或半自动地进行错误处理和恢复,保证系统能够持续可用。容错机制不止是单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架构、算法、软件和硬件等多个方面的设计。

常见的容错机制类型。

冗余机制、备份机制和快速恢复机制是最常见的容错机制类型。

(1)冗余机制。

冗余机制指在系统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备用设施,当主设施发生故障时,备用设施可以立即投入使用,以保证系统高可用性。常见的冗余机制包括热备、温备和冷备三种不同形式。

(2)备份机制。

备份机制是将系统的数据、程序和配置等重要信息备份到其他服务器或存储介质上,在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可以快速恢复系统原有的状态。备份机制可分为完全备份、差异备份和增量备份三种。

(3)快速恢复机制。

快速恢复机制是指在系统发生异常停机、断电或宕机等情况时,系统可以快速地进行恢复,以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常见的快速恢复机制有快速备份、灾难恢复、热插拔和快速重启等技术手段。

实现容错机制的方法

要实现容错机制,首先需要设计良好的架构。其次,需要选用适合的技术手段,并进行良好的实践。最后,需要对容错机制进行测试、部署、监控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稳定运行。

2.备份机制

什么是备份机制?

备份机制是指将系统的数据、程序和配置等重要信息备份到其他服务器或存储介质上,以保证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快速恢复系统的原有状态。备份机制需要考虑数据容量、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存储设施稳定性和备份频率等方面。

常见的备份机制类型

(1)完全备份

完全备份指将整个系统的数据、程序和配置等重要信息全部备份到另一台服务器或存储介质上。虽然完全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备份周期较长,但是它可以完整保存系统的状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差异备份

差异备份是指将系统发生变化的数据和程序进行备份,以减少备份的时间和数据量。差异备份需要基于完全备份,在基础备份的基础上增量备份系统的变化信息。

(3)增量备份

增量备份是指备份系统发生变化的数据和程序,以减少备份的时间和数据量。增量备份需要基于差异备份,在差异备份的基础上继续备份系统变化信息。

实现备份机制的方法

要实现备份机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备份方案。其次,需要进行备份数据的优化、去重和压缩等处理,以减少备份时间和存储空间。最后,需要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以保证备份机制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综合来看,容错机制和备份机制在业务系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保障环节。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践,我们可以保证系统在出现故障或错误时,能够自动或半自动地进行错误处理和恢复,延长系统的服务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08-0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架构随笔录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Cloud Load Balancer,CLB)提供安全快捷的流量分发服务,访问流量经由 CLB 可以自动分配到云中的多台后端服务器上,扩展系统的服务能力并消除单点故障。负载均衡支持亿级连接和千万级并发,可轻松应对大流量访问,满足业务需求。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