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SDL100问:我与SDL的故事

SDL100问:我与SDL的故事

作者头像
aerfa
发布2024-03-06 17:21:52
990
发布2024-03-06 17:21:52
举报

01

关于SDL 100问

自从《SDL最初实践》在公众号上发布以来,已经四年多。从那时起,也创建了微信群“SDL专属交流群”,专题交流软件安全相关内容,现如今成员也有242人。总体来说,整体的交流质量达到了预期(倡导宁可不发言,也不要发无关的内容),基本做到了在垂直领域生根发芽。

1.1.命名构想

选择SDL、SDLC、S-SDLC中的哪一个加入标题?思考了许久,因为本身思维比较严谨、尊重原创以及为了简单好记,所以选择了微软提出的SDL(Security Development Lifecycle,安全开发生命周期),弃用S-SDLC(Secure 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cycle,OWASP提出的安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关于100的想法,最开始想到的是圆满,但又担心这个数字太大了,在保质的情况下难以完成。当分析到2019-12-15的聊天记录时,发现已经积累了59条,此刻担心瞬间变成了多余,后面应该是做减法至100条。至此,将两者凑在一块儿,文章的标题就此诞生了。

1.2.主要内容

该系列内容,主要取材于群聊天记录,结合个人对软件安全的理解、认知和实践经验,编撰而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参考资料:业内规范、微软官网、技术博客、大会议题等分享的相关文章,均是由群友举荐,笔者从“有用”角度出发进行筛选,整合出一些高价值的资料;
  • 安全工具:软件开发安全建设中用到的安全测试工具,包括但不仅限于威胁建模分析工具、黑白灰盒类漏洞检测工具、运行时入侵检测工具等,尽可能的总结出“好用”的工具链;
  • 实践经验:群内基本都是从事或涉猎软件安全方向的同行,在入群前、本着信任的原则对群友们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其中也不乏在互联网大厂、智能制造巨头实践过的前辈,他们的指点或点拨,对即将开始或已经开始的同行是莫大的帮助;
  • 指导建议:针对群友的提问,有热心、有经验的人会出来回答问题,会谈到很多经验之上的原则和思路,笔者认为这来源于经验到又超脱经验,保守来说姑且归纳为指导建议。

02

文章的写作过程

2.1.组建分析团队失败

曾在微信群里发起过倡议,将群内容整理和沉淀。大家讨论比较热烈,有人提议建立一个小密圈,也有人建议做一个wiki…但到了想要拉人一起做的时候,人数降至了3人,再到了真正干活的时候,就剩下笔者孤零零一人。

2.2.处理群消息的困扰

差不多近四年的消息,最大的问题就是换了多次、多个终端,消息记录断了。好在微信自带消息同步、备份和恢复功能,所以在处理时是把多个移动终端备份到电脑上,再从电脑上还原到同一台手机。凑齐聊天记录之后,就是处理消息提取了。

最开始偷懒,用手滑手机、大脑思考并记录,这样效率太慢。于是乎就想提取全部的群消息,直接用电脑查看、搜索和粘贴,极大的提升了效率。不过中间踩了好多坑,不仅令人想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生命的精彩在于折腾等经典名句,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坚持把分享《SDL 100问》这件事做下去。

2.3.内容的沉淀和升华

从最开始就想要定位:新人、老手看后都有收获,简单易懂有深度。这非常难,但是比较有做的意愿。先是提取了所有的聊天信息(19.12.15 ~ 23.12.31),其次是把有用的信息同时用眼睛和大脑过一遍、手工摘抄出来,设计分类目录进行分类,内容归并和提取,对外输出格式设计…整个过程拼的是体力,考验的是脑力。

03

爆发式分享计划

3.1.个人理解的分享意义

不想浪费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感悟、不愿让群里大佬们的高质量交流被时间掩埋,于是结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软件安全建设和运营问题,以问答和点评的方式整理成册对外分享,旨在为信息安全行业 - - 软件安全领域做出微薄贡献。

3.2.坚持持续打卡的目标

这个idea对行业而言微不足道,但是对个人的意义却十分宏大,想起来就令人兴奋不已。所以即使平时工作繁忙、早晚在家和节假日需要陪伴家人,但还是想倒逼自己开始并完成持续输出,计划每周简洁的输出5个话题,在未来五个月的时间里完成100问。

所谓的简洁,即是每次仅发一个问题或分享,尽量保留群里大咖的优质回答,并在最后做总结与点评。问题的选取维度及内容设计,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 有货疑问:有价值、有意义,对于希望从事该领域的同行们有帮助的问题,会被笔者筛选出来。当然了,也涵盖了笔者遇到的一些问题;
  • 价值交流:建群之初邀请了一些领域内的前辈和高手,后来持续不断地涌入不少专家,他们贡献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经验。当有疑问或不错话题时,也会不吝进行分享、留下了一些有价值的知识,本次内容将尽量保留“大家”的观点;
  • 笔者点评:更加恰当的说,应该算是观点或知识总结。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理解对以上QA发表意见,受限于个人经历、领悟所以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望读者朋友们不吝留言赐教。

04

附部分主题内容

4.1.安全工具

4.2.实践经验

4.3.指导建议

4.4.参考资料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3-0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我的安全视界观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1.命名构想
  • 1.2.主要内容
  • 2.1.组建分析团队失败
  • 2.2.处理群消息的困扰
  • 2.3.内容的沉淀和升华
  • 3.1.个人理解的分享意义
  • 3.2.坚持持续打卡的目标
  • 4.1.安全工具
  • 4.2.实践经验
  • 4.3.指导建议
  • 4.4.参考资料
相关产品与服务
检测工具
域名服务检测工具(Detection Tools)提供了全面的智能化域名诊断,包括Whois、DNS生效等特性检测,同时提供SSL证书相关特性检测,保障您的域名和网站健康。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