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不同距离下的信号互联

不同距离下的信号互联

作者头像
光学小豆芽
发布2024-03-25 09:34:28
1830
发布2024-03-25 09:34:2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硅光技术分享硅光技术分享

后台有读者问到rack/board/module/chip间的信号互联,小豆芽这里做个梳理,方便大家参考。

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损耗为0.2dB/km,而RF电缆在50GHz信号速率下的典型传输损耗为5dB/m。因此光互联独占鳌头,成为长距离信号传输的唯一方案。而电信号互联的距离通常在1m以下,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https://community.cadence.com/cadence_blogs_8/b/breakfast-bytes/posts/photonics-keynote)

在数据中心内,根据不同距离的连接需求,可插拔光模块可以分为SR(short range)、DR(data center range)、FR(far range)、LR(long range)、ER(extended range)、ZR(extreme range)等,具体的传输距离与采用的光学方案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https://www.fibermall.com/blog/what-is-short-range-optical-communication.htm)

此时光模块主要连接的是服务器和交换机,互联场景包括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数据中心内Core-Spine层的互联、Spine层与Leaf层的互联、Leaf层与TOR的互联、TOR与服务器之间的互联,互联距离从几十公里到几米,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https://www.keysight.com/de/de/products/photonic-products/optical-transceiver-test-solutions.html)

上述的光互联,主要是将switch芯片中的电信号,在PCB板上传递到可插拔光模块,借助光电转换,将高速信号转换到光域,再通过光纤,传递到另一处的switch或者server。高速电信号在PCB上会经过一段较长的走线。为了进一步降低功耗,提高带宽密度,Co-packaged optics的概念应运而生,其主要思想是将光引擎与switch芯片封装在同一个基板上,缩短两者间的电互联距离,降低功耗,提高信号质量(signal integrity),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https://community.fs.com/article/a-comprehensive-overview-of-co-packaged-optics.html)

与光互连类似,在substrate/PCB上的高速电信号互联,根据传输距离的不同,也可以分为MCM/XSR/VSR/MR/LR等。针对112Gbps的情况, 电IO的标准有以下几种,

(图片来自https://www.oiforum.com/wp-content/uploads/00311c-OIF-112G-OFC-slides_ofc20_presentation.pdf)

具体来说MCM针对的是2.5D chip to chiplet/3D封装的情况,互联最长距离为25mm。XSR针对的是2.5D chip to chip互联的情况,以及chip到光引擎互联的情况,互联距离最大可以到50mm,链路损耗为6-10dB,CPO模块与switch芯片互联即属于这一情况。VSR针对的是chip to module的信号互联,互联距离可以达到200mm,VSR针对的即是可插拔光模块的场景, 链路损耗为12-16dB。MR针对的是同一板卡上chip to chip以及中板的应用场景,互联距离小于500mm, 链路损耗为20dB。LR针对的是背板之间互联的场景,互联距离可以达到1000mm,链路损耗为28-30dB。这几种电IO的应用场景,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自https://semiwiki.com/eda/cadence/315096-clocking-for-high-speed-serdes/)

上述的电学IO标准主要针对的是高速电信号传递的情况,采用的是串口数据传输方案。由于在SerDes上带来的开销,相同带宽条件下,并口数据传输在功耗与延迟上有一定的优势。并口数据传输有望应用在die to die(D2D)的信号互联上,单个链路的带宽不大,但是通过增加IO接口的数目,也可以满足D2D高带宽互联的需求。Intel联合多家公司,针对chiplet互联的场景,推出了UCIe互联协议,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图片来自https://awavesemi.com/silicon-ip/subsystems/die-to-die-ip-subsystem/)

Ayar Labs比较过不同距离下电互联、光互连的带宽密度功耗比,如下图所示。在Off board互联的情况,光互连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而在package level互联的情况,CPO与Optical IO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各种尺度下信号互联的努力目标是提高带宽密度,降低功耗,减小延迟。Ayar Labs的TeraPHY功耗在5pJ/bit以下,NVLink C2C的功耗已经可以做到1.3pJ/bit,UCIe的功耗可以低至0.5pJ/bit以下。光互连和电互联是紧密联系、互相补充的,所谓的"光进铜退",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两者会长期共存,负责不同尺度下的信号互联。计算与存储芯片的高速电信号必须先在package上进行一段距离的传输,再通过光学IO互联到更远的节点处。AIGC的爆发,导致芯片间的互联需求更加重要。长远看,电芯片与光引擎的距离会越来越短,联系会愈加紧密。

(图片来自In-Package Optical I/O Versus Co-packaged Optics | Ayar Labs)

文章中如果有任何错误和不严谨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指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3-22,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光学小豆芽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