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AI 问书:鲁迅先生真没说过这话

AI 问书:鲁迅先生真没说过这话

作者头像
AI科技评论
发布2024-05-22 14:40:25
770
发布2024-05-22 14:40:2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I科技评论AI科技评论

自2023年,也就是号称“AI元年”的大模型应用爆发的一年,各种AI功能落地。尤其“Chat”模式,通过自然语义的理解,让人与AI的交互模式更加多样化。

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聊天机器人井喷式的发布,用户获取答案的行为越来越直白,信息检索这门学问已经被重新定义了很多次了。

或许我也希望鲁迅先生在这时候可以说句:

“AI问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工具,更是推动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关键动力。”

1、不是什么大事,

就是增加了AI接口

2024年5月,微信读书APP上加入了“AI问书”功能,读者可以在应用内直接输入问题或关键词进行全局搜索。

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长按选中书中的任意一句话或某个词语,然后通过弹出的选项直接向AI询问,获取与选中内容相关的更多背景信息、解释或其他书籍中的引用。

即在划下书籍内容的时候多了一个功能可以选。

微信读书APP上加入的这个“AI问书”功能,不是什么大事,这里也没想着要吹嘘。

不就是现在用微信读书可以划动选词,然后进行搜索,并且搜索出来的内容通过AI整理归纳成了完整的知识信息。等于把书里想进一步了解的知识点,从复制黏贴到搜索工具里这一连串的动作整合到一键完成。

2、互联网有记忆但没有秩序

有序阅读,可以在获取信息时,通过遵循一定的框架或线索,使信息接收过程更加系统化和高效。大部分的文章和书籍也是以这种阅读体验为前提进行写作。

但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信息都是零碎且快餐化的,更严重的是真假难辨,甚至是抄袭难辨。但有位“读书人”说过了:

“读书人的事儿,能算偷么?”

“AI问书”或许不是一个尊重“阅读体验”的产物,不是这个功能的问题,是用户本身选择了这种读书的方式,只想要“抛书包”的人类,AI只是服务其需求。

“AI问书”是否比以往的搜索更加有价值,有些话,这里不应该乱讲,要不大家自己问问AI“为什么不用百度呢”。

以上,话题到此为止,不再展开。

3、信息检索的价值

鱼越大、鱼越小。

愈发便捷的互联网,使得获取信息愈发容易,但信息本身的价值,正在被不断的压缩,破坏。

而“古典互联网”这一讽刺,又有多少人记得。

再者,类似“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一股”这类的荣誉,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当时的振幅人心。

伴随着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甚至曾经红极一时的知识付费,也越来越倾向于“信息差付费”。越来越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托名伪作。

在互联网时代,无人不知书中自有“鲁迅先生说过”,但鲁迅先生自己都要强调一句“我实在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致台静农书信》

4、在阅读这件事上的投入

人类远比AI小气

为什么阅读出版书籍仍然重要,一句话:“书本就是社会传承下去的标志”。

“AI问书”现在刚刚推出,具体的使用效果还需要市场的反馈,如果反响平平,代表大多数读者在阅读上获取知识的动力已经难以被激发。但如果好评如潮,或许也代表了读者愿意在读书上付出的投入越来越少。

信息或许会过时,但知识值得永恒。或许读者不想知道康熙年间谁是状元,也没兴趣知道非洲被人推翻的政权有哪些。但读者永远珍惜这些被保存下来的知识,只不过,懒惰是天性,大家都想这些知识可以“信手拈来”。

AI问书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发现有自己知识面未覆盖到的内容,可以便捷的进行检索。虽然现在的读者不在意这些知识点是从网页中抓取,还是从书籍中获得。

至于互联网时代还需不需要书籍,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

微信读书推出了一个新的功能“AI问书”,注意断句,是微信读书推出了一个新的功能,但“AI问书”并不是最先进的AI功能,这个功能可以锦上添花,这个功能或许是一种新的可能。

“AI问书”的推出的确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微信读书给读者多了一个读书方式的选择。

AI不是不能用,但的确还需要努力。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5-2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AI科技评论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