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Kubernetes之CNI详解

Kubernetes之CNI详解

作者头像
锅总
发布2024-06-26 12:14:34
2040
发布2024-06-26 12:14:3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锅总锅总

本文尝试从Kubernetes CNI 历史、工作原理及伪代码实现3个方面对CNI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列举CNI常见开源实现及其优缺点。希望对您有用!

Kubernetes CNI历史

要深入了解Kubernetes的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历史,需要从其早期网络模型、CNI规范的引入、主要CNI插件的发展,以及社区的演进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 初期的Kubernetes网络模型

在Kubernetes的早期版本(1.0及之前),网络配置相对简单,主要依赖于kubenet等内置网络插件。这些插件提供了基本的网络连接功能,但存在一些限制,例如:

  • 缺乏灵活性:早期的网络插件通常是特定于某种网络实现的,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
  • 复杂的配置:配置和管理这些网络插件相对复杂,需要较高的运维成本。

2. CNI规范的提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CoreOS等公司提出了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规范。CNI的设计目标是定义一个标准的接口,使得不同的网络实现可以通过统一的方式集成到Kubernetes中。

CNI规范的核心设计原则包括:

  • 插件化:CNI本身只是一个接口规范,具体的网络实现由各类CNI插件提供。
  • 简单性:CNI接口尽量简单,只关注容器的网络创建和删除。
  • 灵活性:允许各种网络方案通过CNI接口集成,从而支持多种网络模式和需求。

3. CNI的引入与Kubernetes的集成

Kubernetes从1.5版本开始正式集成CNI支持。随着CNI的引入,Kubernetes的网络功能变得更加灵活和可扩展。CNI接口标准化之后,开发者和运维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配置合适的CNI插件,以满足不同的网络需求。

4. 主要的CNI插件发展

随着CNI的普及,出现了许多流行的CNI插件,每种插件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适用场景。以下是一些主要的CNI插件及其发展历程:

  • Flannel
    • 作为最早的CNI插件之一,Flannel由CoreOS开发,旨在提供简单的覆盖网络。
    • 其主要特点是易于配置,适合轻量级集群。
  • Calico
    • Calico最初由Tigera开发,提供网络策略、安全性和高性能网络功能。
    • 通过支持BGP(边界网关协议)等技术,Calico可以实现大规模集群的高效路由。
  • Weave
    • Weave由Weaveworks开发,强调简单性和易用性。
    • 它支持网络隔离和加密,适合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应用。
  • Cilium
    • 由Isovalent开发的Cilium利用eBPF技术,实现高性能网络和强大的网络安全功能。
    • Cilium特别适用于需要复杂网络策略和可观测性的场景。
  • Contiv
    • Contiv由Cisco开发,提供多种网络模式(如覆盖网络和原生网络)。
    • 它适用于多样化的企业需求,支持复杂的网络拓扑和策略。

5. CNI的发展与社区支持

随着Kubernetes的快速发展,CNI规范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Kubernetes社区和各大云提供商对CNI的支持和推动,促使其成为Kubernetes网络实现的主流方式。主要的发展包括:

  • 增强的可观测性:新的CNI插件和工具提供了更强的网络监控和诊断能力。
  • 性能优化:通过利用eBPF等新技术,CNI插件的性能不断提升,满足高性能应用的需求。
  • 增强的安全性:通过支持更复杂的网络策略和隔离机制,CNI插件的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 多集群支持:一些CNI插件开始支持跨集群的网络连接和策略管理,适应多云和混合云的需求。

6. 未来的方向

CNI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 更强的集成与自动化:通过与Kubernetes其他组件的更紧密集成,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管理。
  • 多租户支持:提供更完善的多租户隔离和管理机制,满足企业级应用需求。
  • 扩展的生态系统:更多的网络插件和工具将加入CNI生态系统,提供丰富的网络功能和选择。

总结

CNI的引入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Kubernetes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通过标准化接口和插件化机制,CNI为Kubernetes提供了多样化的网络实现方式,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网络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区的持续推动,CNI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Kubernetes网络技术的发展。

Kubernetes CNI工作原理

Kubernetes中的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是实现容器网络的标准接口。它提供了插件化的机制,使得各种网络方案可以通过统一的方式集成到Kubernetes中。下面是CNI的详细工作原理和与其他组件的交互逻辑。

基本组件和概念
  1. Kubelet:Kubernetes在每个节点上的代理,负责管理该节点上的Pod和容器。
  2. CRI(Container Runtime Interface):Kubernetes与容器运行时(如Docker、containerd)之间的接口。
  3. CNI插件:实现具体网络功能的插件,如Flannel、Calico、Weave等。
  4. IPAM(IP Address Management):IP地址管理模块,负责分配和管理Pod的IP地址。
  5. etcd:分布式键值存储,用于存储集群的配置信息和状态。
CNI工作流程
  1. Pod创建请求:用户通过Kubernetes API Server发送Pod创建请求。
  2. 调度器分配节点:Kubernetes调度器将Pod调度到适当的节点。
  3. Kubelet接收指令:节点上的Kubelet接收到创建Pod的指令。
  4. 调用CRI:Kubelet通过CRI调用容器运行时(如containerd)来创建容器。
  5. 调用CNI插件:在容器创建过程中,Kubelet调用CNI插件来配置网络。
CNI插件详细工作步骤
  1. CNI配置文件:每个节点上都有一个CNI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cni/net.d目录下),定义了CNI插件的类型和配置。
  2. 调用CNI插件:Kubelet根据配置文件调用相应的CNI插件。
  3. 创建网络接口:CNI插件在宿主机和容器网络命名空间中创建veth对。
  4. 分配IP地址:CNI插件调用IPAM模块分配IP地址。
  5. 设置路由和防火墙规则:CNI插件配置必要的路由和防火墙规则,以确保Pod之间及Pod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6. 返回结果:CNI插件将配置结果返回给Kubelet,Kubelet完成Pod的启动。
与其他组件的交互逻辑示意图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 Kubernetes Master                     |
|                                       |
| +-------------+   +---------------+   |
| | API Server  |   | Scheduler     |   |
| +-------------+   +---------------+   |
|                                       |
| +-----------------+   +-------------+ |
| | etcd            |   | Controller  | |
| +-----------------+   +-------------+ |
|                                       |
+-------------------------|-------------+
                          |
                          v
+---------------------------------------+
| Kubernetes Node                      |
|                                       |
| +----------------+                   |
| | Kubelet        |                   |
| |                |                   |
| | +------------+ |                   |
| | | CRI        | |                   |
| | |            | |                   |
| | | +--------+ | |                   |
| | | | runtime| | |                   |
| | | | (e.g., | | |                   |
| | | |Dock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                           |
| +----------------+   +-------------+ |
| | CNI Plugin     |   | Pod Network | |
| | (e.g., Flannel,|   | Namespace   | |
| |  Calico, Weave)|   +-------------+ |
| +----------------+                   |
|                                       |
| +-----------------+                  |
| | IPAM            |                  |
| +-----------------+                  |
+---------------------------------------+
具体交互步骤
  1. Pod创建请求
    • 用户通过kubectl或其他方式向API Server发送Pod创建请求。
    • API Server将请求写入etcd。
  2. 调度器分配节点
    • 调度器读取etcd中的Pod信息,根据调度策略决定将Pod分配到哪个节点。
    • 调度器将决策结果写回etcd。
  3. Kubelet接收指令
    • Kubelet监听etcd中的变化,发现新的Pod分配到本节点。
    • Kubelet通过CRI调用容器运行时(如containerd)来创建Pod容器。
  4. 调用CNI插件
    • 在容器创建过程中,Kubelet根据CNI配置文件调用相应的CNI插件。
    • CNI插件在宿主机和容器网络命名空间中创建veth对。
  5. IP地址分配和网络配置
    • CNI插件通过IPAM模块为Pod分配IP地址。
    • CNI插件配置必要的路由和防火墙规则,确保Pod之间及Pod与外部网络的通信。
  6. 完成Pod创建
    • CNI插件将配置结果返回给Kubelet。
    • Kubelet完成Pod的启动,Pod开始运行。

总结

Kubernetes的CNI机制通过标准化接口和插件化设计,实现了灵活、可扩展的容器网络配置。Kubelet通过调用CNI插件来配置Pod的网络,CNI插件则负责具体的网络接口创建、IP地址分配、路由和防火墙规则设置。这个流程确保了Pod在Kubernetes集群中的正常通信和网络隔离。

Kubernetes CNI 伪代码实现

要实现一个简单的CNI插件,首先需要了解CNI插件的基本工作流程和要求。CNI插件通常是一个可执行文件,Kubelet会在创建或删除Pod时调用该文件。插件需要处理两个主要操作:ADDDEL

以下是一个用Go语言实现的CNI插件的伪代码示例。这个示例实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CNI插件,仅用于演示基本的CNI接口调用和网络配置流程。

1. 项目结构

假设项目结构如下: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my-cni-plugin/
├── main.go
├── config.go
└── net.go

2. config.go:配置文件读取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结构来读取和解析CNI配置文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package main

import (
    "encoding/json"
    "io/ioutil"
)

type NetConf struct {
    CniVersion string `json:"cniVersion"`
    Name       string `json:"name"`
    Type       string `json:"type"`
    Ipam       struct {
        Type    string `json:"type"`
        Subnet  string `json:"subnet"`
        Gateway string `json:"gateway"`
    } `json:"ipam"`
}

func loadNetConf(bytes []byte) (*NetConf, error) {
    netConf := &NetConf{}
    if err := json.Unmarshal(bytes, netConf); err != nil {
        return nil, err
    }
    return netConf, nil
}

3. net.go:网络配置

然后,我们需要实现网络配置功能,包括创建veth对、分配IP地址、设置路由等: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package main

import (
    "net"
    "os/exec"

    "github.com/vishvananda/netlink"
)

func createVethPair(hostIfName, contIfName string, mtu int) error {
    veth := &netlink.Veth{
        LinkAttrs: netlink.LinkAttrs{
            Name:  hostIfName,
            MTU:   mtu,
        },
        PeerName: contIfName,
    }
    return netlink.LinkAdd(veth)
}

func setupContainerNetwork(netnsPath, contIfName, ip, gateway string) error {
    // Use nsenter to enter the container network namespace
    cmd := exec.Command("nsenter", "--net="+netnsPath, "ip", "addr", "add", ip, "dev", contIfName)
    if err := cmd.Run(); err != nil {
        return err
    }
    cmd = exec.Command("nsenter", "--net="+netnsPath, "ip", "link", "set", contIfName, "up")
    if err := cmd.Run(); err != nil {
        return err
    }
    cmd = exec.Command("nsenter", "--net="+netnsPath, "ip", "route", "add", "default", "via", gateway)
    return cmd.Run()
}

4. main.go:主程序

最后,主程序负责处理ADDDEL操作: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package main

import (
    "encoding/json"
    "fmt"
    "io/ioutil"
    "log"
    "os"
)

func main() {
    if len(os.Args) < 2 {
        log.Fatalf("Usage: %s <config>", os.Args[0])
    }

    // Read the configuration from stdin
    stdin := os.Stdin
    bytes, err := ioutil.ReadAll(stdin)
    if err != nil {
        log.Fatalf("Failed to read stdin: %v", err)
    }

    // Load the network configuration
    netConf, err := loadNetConf(bytes)
    if err != nil {
        log.Fatalf("Failed to load net configuration: %v", err)
    }

    // Handle CNI commands
    cmd := os.Getenv("CNI_COMMAND")
    containerID := os.Getenv("CNI_CONTAINERID")
    netns := os.Getenv("CNI_NETNS")
    ifName := os.Getenv("CNI_IFNAME")
    // Note: In a real implementation, you should validate these environment variables

    switch cmd {
    case "ADD":
        err = handleAdd(containerID, netns, ifName, netConf)
    case "DEL":
        err = handleDel(containerID, netns, ifName, netConf)
    default:
        log.Fatalf("Unknown CNI_COMMAND: %s", cmd)
    }

    if err != nil {
        log.Fatalf("Error handling %s command: %v", cmd, err)
    }
}

func handleAdd(containerID, netns, ifName string, netConf *NetConf) error {
    hostIfName := fmt.Sprintf("veth%s", containerID[:5])
    contIfName := ifName

    // Create veth pair
    if err := createVethPair(hostIfName, contIfName, 1500); err != nil {
        return fmt.Errorf("failed to create veth pair: %v", err)
    }

    // Allocate IP address (for simplicity, using a hardcoded IP here)
    ip := "10.0.0.2/24"
    gateway := netConf.Ipam.Gateway

    // Setup container network namespace
    if err := setupContainerNetwork(netns, contIfName, ip, gateway); err != nil {
        return fmt.Errorf("failed to setup container network: %v", err)
    }

    // Output the result in CNI result format
    result := map[string]interface{}{
        "cniVersion": netConf.CniVersion,
        "interfaces": []map[string]string{
            {
                "name": ifName,
                "mac":  "00:00:00:00:00:01", // Example MAC address
            },
        },
        "ips": []map[string]string{
            {
                "address": ip,
                "gateway": gateway,
            },
        },
    }
    resultBytes, err := json.Marshal(result)
    if err != nil {
        return fmt.Errorf("failed to marshal result: %v", err)
    }

    fmt.Fprintln(os.Stdout, string(resultBytes))
    return nil
}

func handleDel(containerID, netns, ifName string, netConf *NetConf) error {
    // Here you should clean up the network resources allocated for the container
    // For simplicity, this example doesn't implement the cleanup logic
    return nil
}

解释

  • config.go:定义了一个NetConf结构,用于读取和解析CNI配置文件。
  • net.go:包含了创建veth对和设置容器网络的功能。
  • main.go:主程序,处理ADDDEL命令,并调用相应的网络配置函数。

运行和测试

要运行这个CNI插件,需要在Kubernetes节点上安装并配置CNI插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测试步骤:

编译并安装CNI插件: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go build -o my-cni-plugin main.go config.go net.go
sudo mv my-cni-plugin /opt/cni/bin/

创建一个CNI配置文件(例如:/etc/cni/net.d/10-my-cni-plugin.conf):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
  "cniVersion": "0.4.0",
  "name": "my-cni",
  "type": "my-cni-plugin",
  "ipam": {
    "type": "host-local",
    "subnet": "10.0.0.0/24",
    "gateway": "10.0.0.1"
  }
}

在Kubernetes集群中创建一个Pod,并观察CNI插件的执行情况。

这个简单的CNI插件示例仅用于演示基本原理,实际生产环境中的CNI插件需要处理更多的细节和错误情况。

Kubernetes CNI 常见开源实现及其优缺点

常见的开源CNI实现主要包括Flannel、Calico、Weave、Cilium和Multus等。每个CNI插件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以下是这些CNI插件的详细介绍及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实现层次:

1. Flannel

优势和特点

  • 简单易用:Flannel非常易于安装和配置,适合初学者和中小型集群。
  • 多种后端支持:支持多种后端,包括VXLAN、host-gw、AWS VPC、GCE路由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后端。
  • 性能较好:在使用host-gw模式时,性能较好,因为数据包不需要经过额外的封装和解封装。

网络层次

  • 网络层(Layer 3):Flannel主要在网络层(第三层)工作,通过为每个节点分配一个子网,并使用各种隧道协议(如VXLAN)来实现跨节点的Pod通信。

2. Calico

优势和特点

  • 网络策略(Network Policy)支持:Calico提供强大的网络策略功能,可以精细地控制Pod之间的通信。
  • 高性能:使用纯IP路由,避免了封装和解封装的开销,具有高性能和低延迟的优势。
  • 集成BGP:支持使用BGP(边界网关协议)来实现跨节点的路由,有助于在大型集群中实现高效的网络拓扑。
  • 灵活性强:不仅支持容器网络,还支持虚拟机和裸机网络,使其适用于混合环境。

网络层次

  • 网络层(Layer 3):Calico主要在网络层工作,通过使用BGP和IP路由来实现跨节点的通信。

3. Weave

优势和特点

  • 简单安装:Weave提供了简单的安装和自动配置功能,易于上手。
  • 自动发现和管理:支持自动发现新节点和Pod,并自动管理网络拓扑。
  • 加密通信:支持加密通信,可以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提供安全的Pod间通信。
  • DNS集成:提供内置的DNS服务,可以自动解析Pod名称,简化服务发现。

网络层次

  • 数据链路层(Layer 2)和网络层(Layer 3):Weave可以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工作,通过使用基于MAC地址的转发机制和IP路由来实现Pod间通信。

4. Cilium

优势和特点

  • eBPF技术:基于Linux内核的eBPF(Extended Berkeley Packet Filter)技术,实现高性能的网络数据包处理和策略管理。
  • 安全性强:提供强大的网络安全策略和加密功能,可以精细控制网络访问。
  • 灵活性高: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和架构,可以在容器、虚拟机和裸机环境中使用。
  • 观察性好:提供丰富的可观察性工具,帮助监控和调试网络流量和策略。

网络层次

  • 网络层(Layer 3)和传输层(Layer 4):Cilium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工作,使用eBPF在内核中高效地处理数据包和应用网络策略。

5. Multus

优势和特点

  • 多网络支持:允许Pod连接到多个网络,使其能够支持多种网络需求,如管理网络和数据网络分离。
  • 兼容性好:与其他CNI插件兼容,可以作为一个元插件来调用其他CNI插件。
  • 灵活配置:提供灵活的配置选项,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网络需求。

网络层次

  • 控制层:Multus本身不处理数据包的转发,而是作为一个元插件来协调和调用其他实际处理数据包的CNI插件。

总结

插件

优势和特点

网络层次

Flannel

简单易用,多种后端支持,性能较好

网络层(Layer 3)

Calico

强大的网络策略,高性能,集成BGP,灵活性强

网络层(Layer 3)

Weave

简单安装,自动发现和管理,加密通信,DNS集成

数据链路层(Layer 2)和网络层(Layer 3)

Cilium

基于eBPF,高性能和安全性强,灵活性高,观察性好

网络层(Layer 3)和传输层(Layer 4)

Multus

多网络支持,兼容性好,灵活配置

控制层(调用其他CNI插件)

每个CNI插件在不同的层次和功能上都有其优势和特点,选择合适的CNI插件取决于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完。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4-06-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锅总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本文尝试从Kubernetes CNI 历史、工作原理及伪代码实现3个方面对CNI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列举CNI常见开源实现及其优缺点。希望对您有用!
  • Kubernetes CNI历史
    • 1. 初期的Kubernetes网络模型
      • 2. CNI规范的提出
        • 3. CNI的引入与Kubernetes的集成
          • 4. 主要的CNI插件发展
            • 5. CNI的发展与社区支持
              • 6. 未来的方向
                • 总结
                  • 基本组件和概念
                  • CNI工作流程
                  • CNI插件详细工作步骤
                  • 与其他组件的交互逻辑示意图
                  • 具体交互步骤
              • Kubernetes CNI工作原理
                • 总结
                • Kubernetes CNI 伪代码实现
                  • 1. 项目结构
                    • 2. config.go:配置文件读取
                      • 3. net.go:网络配置
                        • 4. main.go:主程序
                          • 解释
                            • 运行和测试
                            • Kubernetes CNI 常见开源实现及其优缺点
                              • 1. Flannel
                                • 2. Calico
                                  • 3. Weave
                                    • 4. Cilium
                                      • 5. Multus
                                        • 总结
                                        相关产品与服务
                                        容器服务
                                        腾讯云容器服务(Tencent Kubernetes Engine, TKE)基于原生 kubernetes 提供以容器为核心的、高度可扩展的高性能容器管理服务,覆盖 Serverless、边缘计算、分布式云等多种业务部署场景,业内首创单个集群兼容多种计算节点的容器资源管理模式。同时产品作为云原生 Finops 领先布道者,主导开源项目Crane,全面助力客户实现资源优化、成本控制。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