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5种大模型Agent模式

5种大模型Agent模式

原创
作者头像
皮大大
发布2025-05-07 15:26:56
发布2025-05-07 15:26:56
1.5K0
举报

大模型中的5种AI Agent模式

在大模型中,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模式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定义与概念

  • AI Agent 是一个自主运行的智能体,它能够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在大模型的背景下,AI Agent 是基于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如 GPT 等)构建的智能代理,能够利用模型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来完成复杂的任务。
  • 它类似于一个“智能助手”或“机器人”,但完全由软件实现,通过与用户交互或与其他系统交互来完成任务。

2. 核心特点

  • 自主性:AI Agent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运行,根据输入的任务或指令,自动规划和执行操作,而不需要人类持续干预。例如,它可以自动分解任务、调用工具或资源来完成目标。
  • 智能性:它基于大模型的强大语言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生成自然语言响应。这种智能性使其能够处理复杂的语言任务,如对话、写作、翻译等。
  • 多模态能力(部分场景):一些 AI Agent 还结合了多模态能力,能够处理文本、图像、语音等多种输入和输出形式。例如,它可以分析图像内容并生成描述,或者通过语音交互与用户沟通。
  • 可扩展性:AI Agent 可以通过调用外部工具、API 或插件来扩展其功能。例如,它可以调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或者调用日历应用来安排日程。

3. 工作原理

  • 感知与理解:AI Agent 首先通过输入(如用户指令、环境数据等)感知外部信息,然后利用大模型的语言理解能力解析这些信息,确定任务目标。
  • 规划与决策:在理解任务后,AI Agent 会根据内置的逻辑或通过调用外部工具来规划完成任务的步骤。例如,如果任务是“预订机票”,它会分解为查询航班、比较价格、选择航班、填写信息等步骤。
  • 执行与反馈:AI Agent 按照规划的步骤执行操作,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如果任务未完成或出现问题,它会根据反馈调整策略,重新尝试或寻求帮助。

下面介绍5种常见的AI Agent模式:

1. 反射模式(Reflection Pattern)

模式1|300×200
模式1|300×200

核心流程:

  1. 用户输入:用户发起查询(Query),系统接收并生成初始响应(Initial output)。
  2. 生成与反思:
    • LLM生成模块(红色电路图案)首先生成内容。
    • 反思模块(橙色电路图案)对初始输出进行评估,生成反思后的结果(Reflected output)。
    • 迭代优化:反思结果反馈至生成模块,循环优化输出质量。
  3. 特点:
    • 强调自我迭代,通过内部反思提升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 适用于需要多次修正的场景(如创意写作、复杂问题解答)。

2. 工具使用模式(Tool Use Pattern)

核心流程:

  1. 用户查询通过LLM处理后,触发工具调用(Tool calling)。
  2. 外部工具整合:
    • 向量数据库(Vector database):提供数据检索支持。
    • 工具与API(Tools & APIs):执行具体操作(如计算、代码执行)。
  3. 生成响应:整合工具返回的结果,最终输出给用户(Response)。
  4. 特点:
  5. 扩展LLM能力边界,结合外部工具实现复杂功能(如数据分析、实时信息获取)。

3. ReAct模式(Reason + Act)

核心流程:

  1. 推理(Reason):LLM分析用户查询,制定行动计划。
  2. 行动(Act):调用工具(Tools)或与环境(Environment)交互(如操作数据库)。
  3. 结果处理:环境返回执行结果(Result),LLM生成最终响应(Response)。
  4. 特点:
  5. 结合推理与行动,适合动态任务(如机器人控制、多步骤问题求解)。
  6. 强调“思考-行动-观察”循环,类似人类问题解决过程。

4. 规划模式(Planning Pattern)

核心流程:

  1. 规划器(Planner):将用户查询分解为多个子任务(Generated tasks)。
  2. 任务执行:由ReAct代理(ReAct Agent)逐个处理任务,判断是否完成(Finished?)。
  3. 结果整合:若任务未完成则继续执行,完成则汇总结果(Results)并生成响应。
  4. 特点:
  5. 适用于复杂、多步骤任务(如项目管理、长期计划制定)。
  6. 动态调整任务顺序,确保目标达成。

5. 多智能体模式(Multi-agent Pattern)

正在上传图片...

核心架构:

  1. 角色分工:
    • 项目经理代理(PM agent):协调任务分配(Delegation)。
    • 技术负责人(Tech lead agent)、开发运维(DevOps agent)、工程师(SDE agent):各司其职,协作完成任务。
  2. 流程:用户查询由PM代理分配,代理间通过协作生成响应(Response)。
  3. 特点:
  4. 模拟团队协作,适合需多领域专家协同的场景(如软件开发、跨学科研究)。
  5. 代理间通过通信(虚线/实线箭头)共享信息,提升效率。

总结对比

模式

核心思想

适用场景

反射

自我迭代优化输出

内容创作、复杂推理

工具使用

整合外部工具扩展能力

实时数据处理、API调用

ReAct

推理+环境交互

动态任务、机器人控制

规划

任务分解与动态调整

项目管理、多步骤问题

多代理

多角色协作

团队协作、跨领域任务

这些模式展示了AI系统如何通过不同架构灵活应对多样化的需求,从单模块反思到多代理协同,体现了AI处理复杂问题的多样化策略。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大模型中的5种AI Agent模式
    • 1. 定义与概念
    • 2. 核心特点
    • 3. 工作原理
  • 1. 反射模式(Reflection Pattern)
  • 2. 工具使用模式(Tool Use Pattern)
  • 3. ReAct模式(Reason + Act)
  • 4. 规划模式(Planning Pattern)
  • 5. 多智能体模式(Multi-agent Pattern)
  • 总结对比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