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测试工程师,提交缺陷(Bug)是核心工作之一。一份清晰、准确、完整的缺陷报告能极大提高开发修复效率,减少沟通成本,促进项目进度。从一份缺陷提交记录中,可以准确地判定测试从业者的熟练程度,对系统的了解程度等。在进行提交缺陷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简要描述,有些地方需要体现出它的操作步骤,还有的地方需要体现缺陷的截图,交互日志信息(含有问题的日志较为重要),缺陷的等级,指派给对应的开发人员或项目开发负责人让其分配等等,总之要体现出缺陷描述清晰、准确、完整、可复现、客观。
简洁精准: 用一句话概括缺陷的核心现象(“是什么”)及其影响(“导致什么后果”),避免模糊不清。
信息丰富: 包含关键元素,如:模块/功能名称 + 具体现象 + 严重程度提示。
避免: 过于笼统(如:“功能有问题”)、主观判断(如:“这个设计太烂了”)、不包含具体功能点。
好例子: “【购物车】商品数量修改为0并点击更新后,商品未被移除且订单总价计算错误”
差例子: “购物车功能异常” 或 “更新数量有问题”
清晰陈述问题: 详细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期结果的偏差。使用明确的语言。
客观中立: 只描述事实,避免情绪化语言、指责或主观猜测原因(除非有明确证据)。
聚焦用户视角: 说明这个缺陷对用户的实际影响是什么(影响用户体验、数据丢失、功能不可用等)。
精确详细: 提供一步步的操作指南,让开发人员(或其他测试人员)能够100%复现该缺陷。像教一个新手操作一样写。
顺序清晰: 步骤编号,逻辑清晰,不要跳跃。
输入数据具体: 指明使用的测试数据(用户名、商品ID、特定文件、输入值等)。如果数据敏感,用占位符但说明其特性(如“使用超长字符串(>1000字符)”)。
前置条件: 明确复现前必须满足的条件(如:特定用户角色、特定配置、需要先完成某个操作、特定环境状态等)。
避免歧义: 使用明确的界面元素名称或标识符(按钮文本、字段ID等)。
最小化步骤: 尽量提供最简化的复现路径,剔除无关步骤。
清晰定义: 根据需求、设计文档或用户合理期望,明确指出在正确执行复现步骤后,系统应该发生什么。
可衡量: 结果应该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如:“应显示成功提示消息‘保存成功’”、“订单总价应更新为$XX.XX”、“用户应被重定向到个人主页”)。
准确描述: 明确指出在执行复现步骤后,系统实际发生了什么。这必须与预期结果形成鲜明对比。
包含错误信息: 如果系统显示了错误提示、日志、崩溃信息等,必须完整、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
描述异常现象: 如界面错乱、数据未更新、功能无响应、性能缓慢、崩溃退出等。
明确具体: 缺陷是在什么环境下发现的?必须包含:
操作系统及版本: Windows 11 22H2, macOS Ventura 13.4, Android 14, iOS 17.1
浏览器及版本(Web): Chrome 118.0.5993.88, Firefox 118.0.2, Safari 16.6
设备信息(移动端/硬件相关): iPhone 15 Pro, Samsung Galaxy S23, 特定型号的打印机/扫描仪
应用/软件版本: 被测应用的精确版本号或构建号 (e.g., App v2.1.3, Build #20231025.1)
网络环境: Wi-Fi, 4G/5G, 特定代理设置
特定配置: 语言/区域设置、分辨率、是否开启无障碍模式、特定的功能开关状态等。
原因: 很多缺陷是环境依赖的。
截图(Screenshots):
清晰展示问题现象(如界面错误、错误提示框)。
标注关键问题点(使用箭头、方框、高亮)。
包含必要的上下文信息(如整个界面、URL)。
屏幕录像(Screen Recordings): 对于动态问题、复杂交互或偶现问题,录屏是最佳证据。保持录像简短聚焦。
日志文件(Logs): 如果可能且允许,附上应用程序日志、服务器日志、浏览器控制台日志(F12 Console/Network标签页的错误信息)。注意脱敏。
测试数据文件: 如果问题与特定输入文件相关,附上该文件(注意安全性和脱敏)。
命名清晰: 给附件起有意义的名字(如“错误弹窗截图.png”、“复现视频.mp4”、“console_errors.log”)。
严重程度: 客观评估缺陷对系统功能、用户、数据或业务的影响程度(如:崩溃(Blocker)、主要功能失效(Critical)、次要功能失效(Major)、轻微问题(Minor)、界面优化(Trivial))。
优先级: 结合项目进度和资源,评估修复该缺陷的紧急程度(如:立即修复(High)、尽快修复(Medium)、下一版本修复(Low)、不修复(Deferred))。通常由测试经理或项目经理设定,但测试工程师需提供初步建议和依据(基于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注意: 严重程度高不一定优先级高(例如一个非常严重的崩溃但只在极其罕见的配置下发生),反之亦然(例如一个低严重性的拼写错误出现在首页关键按钮上,优先级可能很高)。清楚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尽最大努力记录所有可能的线索(操作、环境、时间点、日志片段)。
在描述中明确说明是“偶现”。
分析是否有规律可循(特定操作序列后?特定数据?特定负载下?)。
尝试增加复现步骤中的操作次数或范围。
强调其对用户或系统稳定性的潜在风险。
避免重复: 提交前,务必在缺陷管理系统中搜索是否已有类似缺陷报告。如果是重复缺陷,应在原缺陷上补充信息(如新的复现步骤、环境)或投票/关联,而不是新建。
主观描述:❌ 错误:“这个功能太难用了!”✅ 正确:“搜索功能输入关键词后无结果返回,但数据库存在匹配数据。”
步骤遗漏或模糊:避免使用“然后”“接着”等模糊词汇,确保步骤可完全复现。
报告及时性: 发现缺陷后尽快提交,避免遗忘细节或环境发生变化。
清晰分类: 正确选择缺陷所属的模块/组件/功能区域。
明确责任人(Assignee): 如果清楚应该由哪个开发人员或团队负责,可以指定(遵循团队规范);否则通常由测试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分配。
使用标准模板: 遵循团队或公司定义的缺陷报告模板,确保信息完整性和一致性。
沟通与跟进: 提交缺陷不是终点。积极与开发人员沟通,提供更多信息,协助复现,验证修复,及时更新缺陷状态(如:Reopen 如果修复不彻底)。
提交缺陷时,要时刻想着:“我要让一个从未见过这个问题的开发人员,仅凭我提供的信息,就能快速、准确地复现问题,并理解它的严重性和影响。”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