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M-LAG技术原理是啥?如何工作的?

M-LAG技术原理是啥?如何工作的?

作者头像
ICT系统集成阿祥
发布2025-10-11 13:12:21
发布2025-10-11 13:12:21
22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数通数通

根据文章交换机提供业务可靠性的部署模式有哪些,技术原理是什么,有粉丝想更深入了解M-LAG ,今天阿祥就细讲一下M-LAG。M-LAG全称: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中文名: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是一项重要的网络高可靠性技术。接下来阿祥根据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常见部署方式分类讲解!

一、M-LAG 是什么?


M-LAG 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它允许两台独立的网络设备(通常是交换机)在逻辑上虚拟成一台设备,与下游设备(如服务器或交换机)建立链路聚合组(LAG)。

核心价值:M-LAG 将链路的可靠性从传统的单板级提升到了设备级。这意味着即使其中一台设备整体故障,业务流量仍能通过另一台设备正常转发,从而极大提升了网络的可靠性。

与堆叠(Stack)的区别:虽然堆叠技术也能将多台设备虚拟化为一台,但M-LAG是一种控制平面虚拟化技术,其控制面的耦合程度相比堆叠更松。M-LAG的两台设备控制和管理平面是独立的,主要同步接口和表项相关信息,而不需要像堆叠那样同步所有设备信息。这使得M-LAG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并且支持设备独立升级(升级一台时业务不中断或中断时间极短),维护也更方便。

二、M-LAG 是如何工作的?


M-LAG 系统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几个关键组件和机制:

1、关键组件

M-LAG 主备设备:组成M-LAG系统的两台交换机,它们之间会协商出主(Primary) 和备(Secondary) 的角色。但在正常情况下,主备设备同时进行业务流量的转发,形成负载分担。

Peer-Link 链路:

  • 这是一条必须建立的、高可靠的直连链路(通常本身也是链路聚合链路),用于M-LAG设备之间交换控制报文(如心跳检测、双主检测报文)和同步状态信息(如MAC表项、ARP表项)。
  • 在某些故障场景下(如一台设备的上行链路故障),Peer-Link也可能用于传输数据流量。

双主检测链路(DAD Link):

  • 这是一条用于故障检测的三层互通链路(如通过管理网口或特定VLAN)。
  • 当Peer-Link发生故障时,M-LAG系统可能发生“分裂”,即两台设备都认为自己是主设备。双主检测链路通过交互检测报文来避免这种“双主”情况导致的网络问题(如广播风暴)。

2、工作过程与流量转发

正常工作时:

  • 已知单播流量:M-LAG主备设备会形成逐流的负载分担,共同进行流量的转发。
  • 组播、广播、未知单播流量:这些流量会在设备间泛洪扩散。M-LAG通过其单向隔离机制来隔绝由Peer-Link发往M-LAG成员口的流量,从而防止环路的形成,因此通常不再需要启用传统的生成树协议(STP)。

故障发生时:M-LAG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其快速故障切换能力上。

  • M-LAG成员口(即连接服务器的聚合链路中的一条物理链路)故障:流量会自动切换到正常的链路上,网络侧感知不到故障。
  • 一台M-LAG设备整体故障:另一台设备会接管所有流量,保证业务不中断。服务器感知到的只是链路聚合组中部分链路断开,其上行链路仍然畅通。
  • Peer-Link链路故障:设备会立即通过DAD链路发起双主检测。如果确认对端设备存活,则会有一台设备(通常是备设备)自动Error-Down(关闭)除保留接口外的所有业务接口,避免形成双主和网络环路,此时流量只从主设备转发。

下表概括了 M-LAG 的关键组件及其职责:

组件名称

职责描述

注意事项

Peer-Link 链路

交换控制报文、同步状态信息、在特定故障场景下传输数据流量

需高可靠性部署,推荐使用多条链路聚合

双主检测链路 (DAD Link)

进行故障检测,避免M-LAG分裂后出现“双主”

推荐使用独立于业务网络的带外管理通道或专用VLAN

M-LAG 主设备

正常时与备设备共同转发流量,故障时若备设备失效则需维持转发

角色由系统协商确定

M-LAG 备设备

正常时与主设备共同转发流量,故障时若主设备失效则升级为主

角色由系统协商确定

三、M-LAG 可以如何部署?


M-LAG技术主要用于数据中心网络和企业网络核心,以满足高可靠性需求。其主要部署场景包括:

1、服务器双活接入(最常见的场景)

  • 场景描述:服务器通过双网卡分别连接到两台独立的交换机,并在服务器和交换机上配置链路聚合(如LACP)。从服务器角度看,它只是和“一台”交换机建立了聚合链路。
  • 优势:为服务器提供设备级冗余保障。任何一条链路、任何一个网卡或任何一台接入交换机故障,都不会导致服务器业务中断,同时还能实现负载均衡。

2、网络设备互联

  • 汇聚层部署M-LAG:两台汇聚交换机组建M-LAG,下游的接入交换机可以双归上行到这两台汇聚交换机。这样可以替代传统的STP+VRRP方案,消除STP的阻塞端口,提高链路利用率,并提供更快的故障收敛。
  • 多级M-LAG:在大型数据中心,可以在Spine层和Leaf层同时部署M-LAG,形成多级冗余架构,进一步扩展网络规模和提高可靠性。

3、作为网关使用

  • M-LAG双归设备可以作为二层网络和三层网络的分界点,即承担网关的作用。两台设备配置相同的IP地址和虚拟MAC地址,对网络侧展示为同一个网关,实现网关冗余。

4、与VXLAN结合

  • 在VXLAN网络中,两台M-LAG设备可以虚拟成一个VTEP(VXLAN Tunnel End Point),使用同一个VTEP IP地址与外界建立VXLAN隧道,简化配置并提高可靠性。

四、核心优势总结


M-LAG 技术能带来以下主要好处:

高可靠性:提供设备级保护,单点故障不影响业务。

高链路利用率:实现了真正的双活负载分担,避免了STP协议阻塞链路造成的浪费。

简化网络:提供了一个无环的二层逻辑拓扑,简化了网络设计和配置管理。

维护便捷:支持设备独立升级,极大减少维护窗口和业务中断时间。

五、部署注意事项


部署 M-LAG 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Peer-Link 可靠性:Peer-Link 是 M-LAG 的“生命线”,必须确保其高可靠性。强烈建议使用多条物理链路捆绑成聚合链路作为 Peer-Link。

双主检测配置:务必配置双主检测链路(DAD Link)。这是防止 M-LAG 分裂后产生网络环路的關鍵保障。

配置一致性:M-LAG 两台设备上相关业务的配置需要手动保证一致性,否则可能导致异常。

兼容性:不同厂商设备间的 M-LAG 互通可能存在困难,部署时需关注厂商的兼容性说明。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9-2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ICT系统集成阿祥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一、M-LAG 是什么?
  • 二、M-LAG 是如何工作的?
  • M-LAG 系统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几个关键组件和机制: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