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读完周恒星的《奥尔特曼传》,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在硅谷,在ChatGPT美丽的光环背后,竟然隐藏着两个非常对立的AI流派,这像极了刘慈欣小说中面对三体人的降临,人类社会分裂为降临派、拯救派一样,充满了科幻色彩 ... ...
2023年11月,OpenAI董事会突然解雇了CEO山姆·奥尔特曼,整个科技界为之震动。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普通的人事变动,但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深层次的意识形态争斗。OpenAI内部,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韦尔与奥尔特曼在发展理念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这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的权力争夺,而是硅谷两大对立思潮——有效加速主义与有效利他主义的激烈碰撞。
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
2023年11月16日,奥尔特曼在旧金山参加APEC峰会,代表公司发言一切正常。然而第二天,OpenAI突然发布声明,阿尔特曼被解除CEO职务!
奥尔特曼的老搭档、OpenAI联合创始人布罗克曼也随即辞去了董事会主席职务。布罗克曼在社交媒体上披露了这场人事变动的具体过程:那天中午,他收到OpenAI首席科学家苏茨克韦尔发来的短信,要求快速通话。在接下来的视频会议中,布罗克曼被告知他将被从董事会中除名,而阿尔特曼已被解雇。。
OpenAI在声明中称,奥尔特曼“与董事会的沟通中始终不坦诚”,董事会不再对他继续领导OpenAI的能力充满信心。
但业内观点认为,这本质上是一场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理念的保守与激进之争。
两个神秘的哲学流派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背后,是两个极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有效加速主义(e/acc)和有效利他主义(EA)。
有效利他主义起源于1972年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的文章《饥荒、富足与道德》。该运动旨在利用证据和理性找到帮助他人的最佳方式。有效利他主义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应更注重安全而非速度,肆无忌惮地发展人工智能可能会毁灭人类,他们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与之相对,有效加速主义则主张尽一切可能加速技术创新步伐,并将其快速推向市场来颠覆社会结构。他们认为技术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应不惜加速其进程,主动迎接“技术奇点”的到来。
如果将这场斗争比作漫画世界中的对抗,那么有效加速主义者就像是科技界的“复仇者联盟”,他们相信通过技术的无限突破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他们的代表人物包括马克·安德烈森、山姆·奥尔特曼等。
而有效利他主义者则更像是“正义联盟”,试图通过谨慎和伦理来引导技术发展。这一阵营的代表人物包括“AI教父”杰弗里·辛顿、OpenAI首席科学家苏茨克韦尔等。
两派之间的分歧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直接影响了科技公司的发展路径。2020年底,OpenAI前核心员工达里奥·阿莫迪就因为安全问题带着10名心腹离开了OpenAI,创办了竞争对手Anthropic公司。
从理念到现实冲突
有效加速主义与有效利他主义的斗争不仅限于理论争论,已经演变为实实在在的商业决策和人事冲突。在OpenAI开发者大会结束后不久,ChatGPT在11月8日大规模宕机,随后微软宣布出于安全考虑暂时阻止员工使用ChatGPT。这些事件成为董事会行动的导火索。
对有效利他主义者来说,AI安全问题是不可妥协的核心议题。奥尔特曼对人工智能商业化的推崇越来越明显,这与苏茨克韦尔等董事会成员的分歧愈来愈深。一位OpenAI员工曾问苏茨克韦尔,奥尔特曼被解职是不是一场“政变”?苏茨克韦尔否认道,董事会是在履行非营利机构的职责。(当年OpenAI成立时的章程里明确说明自己是一家非营利机构)
当理想照进现实
有趣的是,这两大思潮在现实中的界限常常变得模糊。有些科技领袖试图在加速发展与安全保障之间寻找平衡。例如,埃隆·马斯克一方面对AI风险发出警告,另一方面又在脑机接口、太空探索等领域积极实践。这种矛盾心态在许多科技从业者中相当普遍。
科技行业内部也在不断调整对这两大思潮的态度。2024年5月,OpenAI甚至解散了超级对齐团队(OpenAI 的超级对齐团队是 OpenAI 于 2024 年 7 月成立的一个专门团队,旨在解决超级智能的对齐问题,即确保超智能(比人类智能更高的 AI 系统)能够遵循人类意图。),这一决定被解读为有效加速主义在实践中的一次胜利。
在这场关于人类未来的隐形战争中,有几个根本性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如果技术加速主义者是正确的,放缓AI发展是否会导致我们在全球竞争中落后,错失解决气候变化、疾病等重大问题的机会?
但如果有效利他主义者是对的,无节制地发展AI是否会像“养虎为患”,最终导致失控?杰弗里·辛顿将AI的发展比喻为“养虎”:“如果养老虎当宠物,它刚出生时很可爱,但如果养大了,你得确保它不会把你吃掉”。但他也承认,AI不像老虎那样可以被消灭,因为这项技术已广泛渗透全球各行各业。
谁会真正有权决定AI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公司的董事会,还是政府监管机构,或是普通民众?如果像某些专家预测的那样,AI有10%到20%的可能会毁灭人类,我们是否应该放慢脚步?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它们关乎每个人的未来。当我们沉浸在AI带来的便利时,少数精英正在决定全人类的命运轨迹。或许,是时候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这场讨论了。
在未来已来的今天,我们不该只是被动的旁观者。你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关注、每一份思考,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天平倾斜的方向。
奥尔特曼在今年9月曾表示,AGI(通用人工智能,有人也译为超级人工智能)有望在 2030 年前实现。面对超级人工智能的降临,你支持哪一派?
我是"数智转型架构师”主理人李波,如果您想持续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数智转型架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