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每日 Hacker New 热点-2025-11-11

每日 Hacker New 热点-2025-11-11

作者头像
萝卜要努力
发布2025-11-14 13:11:34
发布2025-11-14 13:11:34
124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萝卜要加油萝卜要加油

用一次性电子烟造电池,给工作室供电?这波操作太硬核了!

链接[1] | 评论[2]

一位创客从废弃一次性电子烟中拆出锂电池,组装成2.5千瓦时容量的储能电池,为自家工作室供电。视频详细展示了拆解、测试和组装过程,既环保又省钱,但也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风险——毕竟锂电池可不是闹着玩的。

  1. “这创意绝了!下次我也试试用旧手机电池拼个充电宝。”
  2. “安全警告: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我可不想在新闻上看到你家着火。”
  3. “电子烟厂商该反思了,这么多可回收电池被直接丢弃,太浪费了。”

编程大师 Dijkstra 的手稿宝藏上线了!

链接[3] | 评论[4]

德州大学公开了计算机科学先驱 Edsger W. Dijkstra 的数字化手稿,包含大量笔记、论文和信件。内容涵盖算法、编程哲学甚至生活思考,字体还是他标志性的手写体——读起来像在破解天才的密码。

  1. “看到‘Go To 语句有害’的原始笔记,我激动得手抖!”
  2. “这网站应该配个‘手写体识别器’,我一半时间在猜字。”
  3. “Dijkstra 要是活到现在,估计会发推特骂 Python 太慢。”

美国政府为什么要禁 TP-Link?安全漏洞深挖

链接[5] | 评论[6]

安全专家分析称,TP-Link 路由器固件存在后门和未加密通信漏洞,可能被黑客或政府利用监控用户。提案禁令是防止关键基础设施被渗透,但网友吐槽:“先管管那些预装垃圾软件的手机吧!”

  1. “我家 TP-Link 路由器突然不香了,今晚就换 OpenWRT。”
  2. “典型操作:发现问题→全面禁止→消费者买单。”
  3. “难怪我家的网速总像在爬,原来路由器在偷偷发数据?”

程序员们,11 月又在捣鼓啥新项目?

链接[7] | 评论[8]

Hacker News 经典问答帖回归!网友们晒出正在开发的项目:有人用 Rust 写操作系统,有人训练 AI 识别猫表情包,还有一位老哥在教鹦鹉用键盘写代码——虽然目前只打出“hello world”。

  1. “我在用树莓派监控盆栽湿度,老婆说比养孩子还上心。”
  2. “看了大家的项目,我默默关掉了刚打开的《英雄联盟》。”
  3. “那位教鹦鹉编程的,建议下一步教它修 bug。”

失业毕业生的独白:工作在哪里?市场怎么了?

链接[9] | 评论[10]

一位应届生记录失业后投递 200 份简历无果的经历,吐槽招聘要求“精通一切技术+三年经验+接受实习生工资”。文章引发共鸣:技术岗位泡沫化,公司只想招超人却只付白菜价。

  1. “我怀疑 HR 用 AI 过滤简历,关键词没写‘永动机技术’直接挂。”
  2. “十年前会写 ‘Hello World’ 就能找工作,现在得会造火箭。”
  3. “建议改行送外卖,至少电动车不用刷 LeetCode。”

XSLT,我们终于要说再见了?

链接[11] | 评论[12]

一篇幽默悼文宣告 XSLT(XML 样式表语言)的“死亡”,称其语法反人类、调试像解谜,早该被 JSON 和现代模板引擎取代。评论区秒变 XSLT 吐槽大会:“写它的时候,我头发掉得比代码行数多。”

  1. “第一次用 XSLT 转换 XML,结果输出了一堆乱码和我的眼泪。”
  2. “坚持用 XSLT 的程序员,大概和用传真机的人有共同语言。”
  3. “别急着埋!我们公司老系统还在用,我得先辞职才行。”

是时候“去苹果化”了?用户发起数字迁徙

链接[13] | 评论[14]

作者控诉苹果生态的封闭策略:高价硬件、强制订阅、维修垄断,呼吁用户转向开源替代品。网友分成两派:一边喊“早该如此”,一边哀嚎“iMessage 离不开啊!”

  1. “我把 Mac 换成了 Linux,现在每天和驱动搏斗,算另类健身。”
  2. “苹果:卖你一个螺丝刀都要认证,不然手机自爆。”
  3. “说得好!但谁能先帮我导出 iPhone 里 5000 张猫片?”

大语言模型:给你的“达克效应”打了一针类固醇

链接[15] | 评论[16]

文章调侃 LLM 让菜鸟瞬间变“专家”——用 ChatGPT 生成两段代码就自以为秒杀资深工程师。作者警告:AI 能补全知识,但补不了常识,小心在会议上被问倒!

  1. “我让 GPT 写了个排序算法,结果它把数组倒过来输出——也算排序对吧?”
  2. “现在面试得先问:‘这答案是你想的,还是抄 AI 的?’”
  3. “建议 LLM 输出前自动加一行注释:⚠️ 本人不负责任何逻辑错误。”

警察如何搞到你的隐私数据?EFF 揭秘六种套路

链接[17] | 评论[18]

电子前哨基金会详解执法部门获取用户数据的途径:从运营商索要位置记录、向科技公司发传票,甚至直接买数据经纪人手里的信息。网友惊呼:“原来不用破密码,开张纸就行?”

  1. “我昨天搜了‘如何合法避税’,今天门口停了辆警车……”
  2. “结论:想保密就得回原始社会,用狼烟通信。”
  3. “幸好我唯一的上网活动是看猫视频,警察应该没兴趣。”

意想不到的“人”:公司、河流甚至 AI 都可能拥有法律人格

链接[19] | 评论[20]

从企业法人到被授予权利的河流,文章探讨法律如何将非人类实体定义为“人”。有观点认为未来 AI 也可能获得部分人格——比如“有权保持沉默”?

  1. “如果公司是人,那亚马逊肯定是反社会人格。”
  2. “建议给我家的猫也申请法律人格,它天天霸占我的椅子。”
  3. “等 AI 能纳税的时候,我们再讨论它的权利吧!”

引用链接

[1]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y-wFixuRVU

[2]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03601

[3]链接: https://www.cs.utexas.edu/~EWD/

[4]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66224

[5]链接: https://krebsonsecurity.com/2025/11/drilling-down-on-uncle-sams-proposed-tp-link-ban/

[6]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67717

[7]链接: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69146

[8]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69146

[9]链接: https://urlahmed.com/2025/11/05/work-after-work-notes-from-an-unemployed-new-grad-watching-the-job-market-break/

[10]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70863

[11]链接: https://xslt.rip/

[12]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73434

[13]链接: https://heatherburns.tech/2025/11/10/time-to-start-de-appling/

[14]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76598

[15]链接: https://bytesauna.com/post/dunning-kruger

[16]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76744

[17]链接: https://www.eff.org/deeplinks/2025/06/how-cops-can-get-your-private-online-data

[18]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77206

[19]链接: https://bengoldhaber.substack.com/p/unexpected-things-that-are-people

[20]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45877257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11-1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萝卜要加油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用一次性电子烟造电池,给工作室供电?这波操作太硬核了!
  • 编程大师 Dijkstra 的手稿宝藏上线了!
  • 美国政府为什么要禁 TP-Link?安全漏洞深挖
  • 程序员们,11 月又在捣鼓啥新项目?
  • 失业毕业生的独白:工作在哪里?市场怎么了?
  • XSLT,我们终于要说再见了?
  • 是时候“去苹果化”了?用户发起数字迁徙
  • 大语言模型:给你的“达克效应”打了一针类固醇
  • 警察如何搞到你的隐私数据?EFF 揭秘六种套路
  • 意想不到的“人”:公司、河流甚至 AI 都可能拥有法律人格
  • 引用链接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