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认知跃迁-CTO写给程序员的26堂课

认知跃迁-CTO写给程序员的26堂课

作者头像
人月聊IT
发布2025-11-17 09:38:49
发布2025-11-17 09:38:49
970
举报
图片
图片

大家好,我是人月聊IT。

今天这篇文章重点是给大家推荐和导读一本从技术到管理的书籍,即乔新亮老师所著的《认知跃迁》,该书为程序员提供从技术转向管理的26堂成长课,涵盖个人认知、管理实践与专业知识三大核心内容。

核心要点

  • 认知跃迁适合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希望转向管理的程序员,以及CIO和CTO阅读
  • 个人成长的关键在于认知与能力的良性循环,通过意识转变和实践提升实现认知跃迁。
  • 管理的核心在于构建组织架构、提升业务与协同效率,以及激发团队活力,强调人而非技术。
  • 架构思维的核心是组件间的关系和架构原则,需平衡业务与技术需求。
  • 产品思维的核心是基于市场洞察的营销思维和数据驱动的运营思维。
  • 书中对可靠性设计、高性能设计及上云策略有详细阐述,但技术和架构部分内容较简略。
  • 全书强调技术人员向管理者转型的核心思维转变和认知跃迁关键点。

具体文章内容如下:

大家好,我是人月聊IT。今天为大家推荐并导读乔新亮(老乔)所著的《认知跃迁》。我对这本书的态度是强烈推荐阅读,其副标题为“CTO写给程序员的26堂成长课”。该书主要内容源自老乔在极客专栏文章的修订与整理。

这本书适合哪些读者?它是否适合所有程序员?

我认为,这本书更适合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希望从技术岗位转向管理岗位的程序员。同时,它也适合大多数CIO和CTO阅读,因为尽管这些管理者已身处管理岗位,但他们的思维方式仍带有技术背景和程序员特质。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因为书中阐述的诸多思维观点与我高度契合。我的表述可能更偏技术性,而老乔的视角则更侧重于管理层面。我的风格较为中庸,老乔则更为雷厉风行。

但万变不离其宗,程序员的发展路径是从技术转向管理,这并非否定技术的重要性,而是需要逐步实现从技术思维到管理思维,再到商业思维的认知跃迁

本书的核心内容分为三大章节:个人认知、管理实践与专业知识

在个人认知章节中,重点探讨如何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认知跃迁。个人成长的两大关键因素是认知与能力。首先需要通过意识转变来提升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与实践来提升专业技能。

当你的能力与经验提升后,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认知能力的提升。正如老乔在书中所言,首先需要做出选择,然后付诸实践,实践后再进行新的选择。这种持续迭代的过程形成了良性循环,这就是认知的跃迁

其次,关键在于如何洞察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核心在于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解决之道在于努力改变现状,或者适当调整期望。

本书涵盖了提问的逻辑与相关模板,可供读者参考。

第二章聚焦于管理、团队与个人战略思维。书中强调,管理的核心要素有三:构建组织架构、提升业务与协同效率,以及激发团队活力。这一观点与我此前所述的管理核心——找到合适的人,安排正确的工作,并保持团队活力——完全一致。

对于知识工作者和技术团队而言,管理的核心在于人而非技术。这一理念在书中也有所体现,其中提到的战略聚焦思维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如何平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至关重要。初期应广泛涉猎以拓展知识面,但之后必须运用聚焦思维,确定并深耕专业方向。

在专业领域深入钻研到一定程度后,再拓展知识的广度,这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需求管理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初期可能更多关注效率问题,但其本质在于如何实现业务价值,这是第二个重要章节的内容。

第三个章节聚焦专业知识,我将重点阐述两个核心内容:架构与产品

在架构思维方面,本书首先阐述了如何进行结构化决策和架构决策,并提供了大量架构决策的参考模板。

关于架构的本质,其核心在于组件与组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架构原则。书中详细探讨了如何运用系统思维进行架构设计,以及如何平衡业务与技术需求。

此外,本书还涵盖了产品思维的相关内容。

对于产品思维,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核心要素至关重要。

首先,产品思维的本质仍类似于基于市场深刻洞察的营销思维。需要思考如何做好价值的识别、定义、传递与创造,这些围绕价值的行动。

其次,产品思维需要逐渐转变为基于数据驱动的运营思维。必须深入理解客户洞察,这才是产品思维最核心的内容。

在最后的专业章节中,本书对可靠性设计、高性能设计以及数字化转型中的上云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全书的核心观点在于,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精准指出了技术人员向管理者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核心思维转变和认知跃迁的关键点

那么这本书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呢?我想指出两点。

首先,在第三章讨论技术和架构的部分,部分内容阐述得较为简略,未能深入展开。

其次,尽管书中配有大量插图,但许多插图似乎仅为装饰而设,未能充分展现架构图应有的关键信息。

然而,我仍强烈推荐《认知跃迁》这本书,尤其适合期望从技术转向管理的程序员,以及那些已在管理岗位但缺乏管理思维的人。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再见。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9-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人月聊IT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