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数据库分区及分区优点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此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整理关于分区表的概念及操作: 1.表空间及分区表的概念 2.表分区的具体作用 3.表分区的优缺点 4.表分区的几种类型及操作方法 5.对表分区的维护性操作. (1.) 表空间及分区表的概念 表空间:   是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的集合,所有的数据对象都存放在指定的表空间中,但主要存放的是表, 所以称作表空间。 分区表: 当表中的数据量不断增大,查询数据的速度就会变慢,应用程序的性能就会下降,这时就应该考虑对表进行分区。表进行分区后,逻辑上表仍然是一张完整的表,只是将表中的数据在物理上存放到多个表空间(物理文件上),这样查询数据时,不至于每次都扫描整张表。 ( 2).表分区的具体作用 Oracle的表分区功能通过改善可管理性、性能和可用性,从而为各式应用程序带来了极大的好处。通常,分区可以使某些查询以及维护操作的性能大大提高。此外,分区还可以极大简化常见的管理任务,分区是构建千兆字节数据系统或超高可用性系统的关键工具。 分区功能能够将表、索引或索引组织表进一步细分为段,这些数据库对象的段叫做分区。每个分区有自己的名称,还可以选择自己的存储特性。从数据库管理员的角度来看,一个分区后的对象具有多个段,这些段既可进行集体管理,也可单独管理,这就使数据库管理员在管理分区后的对象时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但是,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分区后的表与非分区表完全相同,使用 SQL DML 命令访问分区后的表时,无需任何修改。 什么时候使用分区表: 1、表的大小超过2GB。 2、表中包含历史数据,新的数据被增加都新的分区中。 (3).表分区的优缺点 表分区有以下优点: 1、改善查询性能:对分区对象的查询可以仅搜索自己关心的分区,提高检索速度。 2、增强可用性:如果表的某个分区出现故障,表在其他分区的数据仍然可用; 3、维护方便:如果表的某个分区出现故障,需要修复数据,只修复该分区即可; 4、均衡I/O:可以把不同的分区映射到磁盘以平衡I/O,改善整个系统性能。 缺点: 分区表相关:已经存在的表没有方法可以直接转化为分区表。不过 Oracle 提供了在线重定义表的功能。 (4).表分区的几种类型及操作方法 一.范围分区: 范围分区将数据基于范围映射到每一个分区,这个范围是你在创建分区时指定的分区键决定的。这种分区方式是最为常用的,并且分区键经常采用日期。举个例子:你可能会将销售数据按照月份进行分区。 当使用范围分区时,请考虑以下几个规则: 1、每一个分区都必须有一个VALUES LESS THEN子句,它指定了一个不包括在该分区中的上限值。分区键的任何值等于或者大于这个上限值的记录都会被加入到下一个高一些的分区中。 2、所有分区,除了第一个,都会有一个隐式的下限值,这个值就是此分区的前一个分区的上限值。 3、在最高的分区中,MAXVALUE被定义。MAXVALUE代表了一个不确定的值。这个值高于其它分区中的任何分区键的值,也可以理解为高于任何分区中指定的VALUE LESS THEN的值,同时包括空值。 例一: 假设有一个CUSTOMER表,表中有数据200000行,我们将此表通过CUSTOMER_ID进行分区,每个分区存储100000行,我们将每个分区保存到单独的表空间中,这样数据文件就可以跨越多个物理磁盘。下面是创建表和分区的代码,如下: CREATE TABLE CUSTOMER ( CUSTOMER_ID NUMBER NOT NULL PRIMARY KEY, FIRST_NAME VARCHAR2(30) NOT NULL, LAST_NAME VARCHAR2(30) NOT NULL, PHONE VARCHAR2(15) NOT NULL, EMAIL VARCHAR2(80), STATUS CHAR(1) ) PARTITION BY RANGE (CUSTOMER_ID) ( PARTITION CUS_PART1 VALUES LESS THAN (100000) TABLESPACE CUS_TS01, PARTITION CUS_PART2 VALUES LESS THAN (200000) TABLESPACE CUS_TS02 ) 例二:按时间划分 CREA

04

DML Error Logging 特性

最近的项目中发现处理DML Error 时,逐条逐条处理1千多条的数据从临时表 insert 到正式表需要差不多1分钟的时间,性能相当低下,而Oracle 10g中的DML error logging对于DML异常处理性能卓著。原本打算写篇关于这个特性的文章,正好有经典篇章,于是乎,索性翻译供大家参考,有不尽完美之处,请大家拍砖。 缺省情况下,一个DML命令失败的时候,在侦测到错误之前,不论成功处理了多少条记录,都将将使得整个语句回滚。在使用DML error log之前,针对单行处理首选的办法是使用批量SQL FORALL 的SAVE EXCEPTIONS子句。而在Oracle 10g R2时,DML error log特性使得该问题得以解决。通过为大多数INSERT,UPDATE,MERGE,DELETE语句添加适当的LOG ERRORS子句,不论处理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都可以使整个语句成功执行。这篇文章描述了DML ERROR LOGGING操作特性,并针对每一种情形给出示例。 一、语法 对于INSERT, UPDATE, MERGE 以及 DELETE 语句都使用相同的语法 LOG ERRORS [INTO [schema.]table] [('simple_expression')] [REJECT LIMIT integer|UNLIMITED] 可选的INTO子句允许指定error logging table 的名字。如果省略它,则记录日志的表名的将以"ERR$_"前缀加上基表名来表示。 simple_expression表达式可以用于指定一个标记,更方便去判断错误。simple_expression能够为一个字符串或任意能转换成字符串的函数 REJECT LIMIT 通常用于判断当前语句所允许出现的最大错误数。缺省值是0,最大值则是使用UNLIMITED关键字。对于并行DML操作而言,REJECT LIMIT 会应用到每个并行服务器。 二、使用限制 下列情形使得DML error logging 特性失效 延迟约束特性 Direct-path INSERT 或MERGE 引起违反唯一约束或唯一索引 UPDATE 或 MERGE 引起违反唯一约束或唯一索引 除此之外,对于LONG,LOB,以及对象类型也不被支持。即使是一个包含这些列的表被作为错误日志记录目标表。 三、示例 下面的代码创建表并填充数据用于演示。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