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如何在LLVM中获得两条指令之间的距离?

在LLVM中,可以通过使用指令迭代器(Instruction Iterator)来获得两条指令之间的距离。指令迭代器是LLVM提供的一种遍历函数的方式,可以用于遍历函数中的所有指令。

以下是在LLVM中获得两条指令之间距离的步骤:

  1. 首先,需要获取函数的指令列表。可以通过函数对象的getBasicBlockList()方法来获取基本块(Basic Block)列表。
  2. 遍历基本块列表,对于每个基本块,可以通过基本块对象的getInstList()方法获取指令列表。
  3. 遍历指令列表,可以使用指令迭代器来获取每个指令的位置。指令迭代器可以通过指令列表的begin()end()方法获取。
  4. 通过比较两个指令的迭代器位置,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使用指令迭代器的std::distance()方法来计算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指令迭代器是一种轻量级的对象,可以通过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操作来计算距离。距离的单位是指令的数量。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演示如何在LLVM中获得两条指令之间的距离:

代码语言:txt
复制
#include "llvm/IR/Function.h"
#include "llvm/IR/Instructions.h"
#include "llvm/IR/BasicBlock.h"
#include "llvm/IR/InstIterator.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llvm;

int getDistanceBetweenInstructions(Instruction* inst1, Instruction* inst2) {
    BasicBlock* bb1 = inst1->getParent();
    BasicBlock* bb2 = inst2->getParent();

    if (bb1 != bb2) {
        // If the instructions are in different basic blocks, return -1
        return -1;
    }

    int distance = 0;
    for (auto it = inst_begin(bb1), e = inst_end(bb1); it != e; ++it) {
        Instruction* inst = &*it;
        if (inst == inst1) {
            // Found the first instruction
            break;
        }
        if (inst == inst2) {
            // Found the second instruction before the first instruction
            return -1;
        }
        distance++;
    }

    return distance;
}

int main() {
    LLVMContext context;
    Module module("example", context);
    FunctionType* funcType = FunctionType::get(Type::getVoidTy(context), false);
    Function* function = Function::Create(funcType, Function::ExternalLinkage, "test", module);

    BasicBlock* entry = BasicBlock::Create(context, "entry", function);
    IRBuilder<> builder(context);
    builder.SetInsertPoint(entry);

    // Create some instructions
    Value* a = builder.CreateAlloca(Type::getInt32Ty(context));
    Value* b = builder.CreateAlloca(Type::getInt32Ty(context));
    Value* c = builder.CreateAlloca(Type::getInt32Ty(context));

    // Get the distance between instructions
    int distance = getDistanceBetweenInstructions(cast<Instruction>(a), cast<Instruction>(c));
    std::cout << "Distance: " << distance << std::endl;

    return 0;
}

在上述示例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简单的函数,并在函数中创建了三个指令。然后,我们使用getDistanceBetweenInstructions()函数来计算第一个指令和第三个指令之间的距离。最后,我们输出距离的结果。

请注意,上述示例代码仅用于演示目的,实际使用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扩展。

页面内容是否对你有帮助?
有帮助
没帮助

相关·内容

【论文解读】Faster sorting algorithm

基本的算法,如排序或哈希,在任何一天都被使用数万亿次。随着对计算需求的增长,这些算法的性能变得至关重要。尽管在过去的2年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进一步改进这些现有的算法路线的有效性对人类科学家和计算方法都是一个挑战。在这里,论文展示了人工智能是如何通过发现迄今为止未知的算法路线来超越目前的最先进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点,论文将一个更好的排序程序制定为单人游戏的任务。然后,论文训练了一个新的深度强化学习代理AlphaDev来玩这个游戏。AlphaDev从零开始发现了一些小型排序算法,它优于以前已知的人类基准测试。这些算法已经集成到LLVM标准C++排序库中。对排序库的这一部分的更改表示用使用强化学习自动发现的算法替换组件。论文还在额外的领域中提出了结果,展示了该方法的通用性。

03

Java volatile修饰符的用法及作用详解版

1、               内存访问操作/指令执行操作的乱序:假设每个CPU都分别运行着一个会触发内存访问操作的程序。那么对于这样一个CPU,其内存访问顺序是非常松散的,在保证程序上下文逻辑关系的前提下,CPU可能乱序执行内存操作。此外,编译器也可以将它输出的指令安排成任何它喜欢的顺序,只要保证不影响程序表面的执行逻辑。这里就涉及到了两次可能发生指令重排的情况:一个是编译的时候,由编译原理的知识知道,编译器会对代码进行优化,这一步就涉及到指令重排,当然,编译完成之后的目标代码中指令的顺序就是确定的,不同线程执行该代码的顺序是一样的;另一个就是CPU在执行具体的指令的时候,也会因为计算机当前的状态(比如寄存器的占用情况、ALU的使用情况,cup缓存层的存在等原因)的不同导致指令最终的执行顺序发生变化(实际上,cpu本身并不会对指令进行重排,它本身是按照编译后的顺序来执行指令的,只是由于执行不同的指令需要的时间长短不同,以及缓存层的存在,再加上CPU执行指令的流水线并不是串行化等因素,那么就有可能出现排在靠前位置的指令还没执行完,而排在靠后的指令已经执行完了的情况,这一情况就是所谓的CPU执行指令的乱序,具体原因后面会更详细地解释),尽管这个变化可能不影响最终结果的正确性。

03

各种开源汇编、反汇编引擎的非专业比较

由于平时业余兴趣和工作需要,研究过并使用过时下流行的各种开源的x86/64汇编和反汇编引擎。如果要对汇编指令进行分析和操作,要么自己研究Intel指令集写一个,要么就用现成的开源引擎。自己写太浪费时间,又是苦力活,还容易出错,所以还是使用现成的好一点。 这里对我曾使用过的比较流行的反汇编引擎做个比较,我使用过的反汇编引擎有: 1. Ollydbg的ODDisassm   Ollydbg的ODDisassm,这是我最早使用的一个开源的反汇编引擎,07年在《加密解密》(三) 中我写的一个很简单的虚拟机就是使用的这个库,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那么多可选择。不过多亏有这样一个基础库,整个虚拟机从设计到开发完成只用了两个星期便开发完成(当时对反汇编库的要求不高,只要求能用字符串文本做中间表示进行编码/解码)。   这个反汇编库的优点是含有汇编接口(即文本解析,将文本字符串解析并编码成二进制),就拿这个特性来说在当时也算是独树一帜的了,到目前为止开源界在做这个工作的人也很少,   不过近年出现的调试器新秀x64dbg,也附带开发了开源的汇编库XEDParse,功能与OD的文本解析功能相似,并且支持的指令集更加完整,BUG更少,同时还支持X64,维护一直很强劲。 但是ODDisassm的缺点也很多,比如:   1. 指令集支持不全,由于Ollydbg年久失修,现在甚至连对MMX指令集都不全,而现在的INTEL/AMD的扩展指令集标准又更新了多个版本,什么SSE5/AVX/AES/XOP就更别提了,完全无法解析。   2. 解码出来的结构不详细,比如指令前缀支持不够友好,这点从Ollydbg的反汇编窗口可以看出,除了movs/cmps等指令以外,repcc与其他指令组合时都是单独分开的; 再比如寄存器无法表示ah\bh\ch\dh这种高8位寄存器。   3. 作者一次性开源后便不再维护开源版本,对于反汇编上的BUG很难即时修复。   不过这些也可以理解,因为在当时作者的开发目的是进行文本汇编\反汇编,所以没有为解码出的信息建立结构体以及接口。总的来说,如今再使用这个反汇编引擎,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2. BeaEngine BeaEngine是我用的第二个库,当时使用OD库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在做反编译器的时候,需要一个能够解码信息越多越好的库,于是我找到了BeaEngine,这个库我记得以前的版本不支持高8位寄存器识别,现在的版本也支持了。   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缺点,不常用的新的扩展指令集也实现了不少。   目前实现的扩展指令集有:

03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