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脑书继续讲整体性学习的第二部分整体性学习的技术,在《整体性学习》1里面在谈到信息进入大脑的顺序是,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和应用。这篇脑书笔记主要针对这5个步骤中除了纠错以外的其他步骤如何能够做的的更加高效。
在原书中作者划分成了四大块技术,他把速读和笔记流技术的放在了一起作为信息获取技术。但是我觉得速读主要是获取阶段的,而笔记流主要是理解阶段的,所以我把这些技术分成了五大块:
这篇文章讲知识扩展技术
实际应用并非一种按找步骤进行的技术,它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种你需要寻找不寻常的方法来应用知识,下面是Scott给出的关于他自己如何使用知识的例子。
练习:把知识进行应用是一种技能,所以每学习到一个知识我们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如何把这个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画5分钟列出各种可能应用的地方,确保有20个用处,找出其中最有可能的付诸实际行动
模型纠错实际上就是实践试错,不断地练习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分析和纠正问题。下面是进行实践纠错的一些小建议:
练习:针对现在正在学习的知识,给自己设定知识的检测计划,至少要做到每天或者每周检测一次。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是作者最喜欢的自学方式,简单来说就是1-3个月达成的目标,达成目标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比如说:为了学习一个编程语言你可以设定一个小的应用程序。为了学习某个时代的历史可以准备一个探讨性的论文。
下面是作者给出设计一个项目的建议:
练习:给自己设计一个项目,时间在一个月左右,不要太大,但是也不要太容易,然后完成这个项目
Richard D Feynman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他由于不满物理学教材,所以专门写了一套《费曼物理学讲义》,他曾经说过:
“You know, I couldn’t do it. I couldn’t reduce it to the freshman level. That means we really don’t understand it.”你知道,我做不到,如果我没法把这个问题简化到大一学生的理解水平,这说明我们自己也没搞懂。
费曼技巧的操作流程:1.选择要学习的概念,用一个空白纸写下这个概念的名称2.设想你是老师,正在教会一个大一新生这个概念,那么你会怎么讲3.如果你卡壳了,那么就返回去回顾学习资料4.为了让你自己的讲解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使用比喻来讲解这个概念
最后我们用脑图再简单回顾一下所有的学习技术吧,试试看你能不能根据这个脑图回想起每个节点的技术都是怎么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