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光伏新技术系列学习笔记-电镀铜

机构最新调研纪要会在知识星球分享,

【行业情况介绍】

电镀铜最早是赛昂在十几年前开始做,比较大的产业化项目有赛昂、金石等,产业化项目只推进到中试或大试的阶段。金石和赛昂是干膜挂镀方法,整体的工艺整合没有完成。公司从2017年开始创业,2020年开始大规模快速技术开发,2017-2020年主要做实验,2020年经历实验室放大以及小试,2021年做中试,2022年初至今和客户做大试。目前公司开发出了一套可能产业化的技术方案,还有部分技术难题没有完全解决。

【Q&A】

Q:近期设备厂商(图形化以及金属化方面的设备厂商)的进展,以及下游验证情况如何?

A:我们大试线一直在一条线上持续迭代,一般设备制造周期和改进周期2-3个月,2-3个月内不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

Q:目前图形化有好几种路线,路线选择您怎么看?

A:2020年小试、中试时公司选择了LDI路线,当时路线选择在内部保密,交付给客户后才被大家广泛所知。当时选择这个方案是基于在研发状态等其他原因,比如图案在研发的状态,需要快速的编辑,所以当时我们选择LID路线。曝光这个环节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它只是曝光的方式,比如现在有掩膜板曝光的方式,公司早就做过这条技术路线。

Q:图形化路线中湿膜+直写光刻是未来主流吗?

A:这是可能的方向,2020年开始公司在这条路上做了三年,和客户的大试线就是用这个方法,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公司现在也使用不是LDI的方法。

Q:水平电镀设备、工艺目前进展如何?

A:水平电镀有很多种方案,行业内最早的水平电镀方案是RENA的(上面有一个毛刷,底下是电镀液,硅片上表面接触导电刷),但这个方法异质结电池无法使用,而且是单面的。尚德CTO在2015年的时候写了一篇专利滚轮导电(下表面一半滚轮、一半电镀槽,上表面是对称的),一家友商获取了这个设备并迭代,认为这样做可以解决异质结电池电镀的问题。这个方案公司做了3年,但在量产时有难度(导电滚轮和开口的种子层需要稳定接触,不能产生火花,否则会损失;滚轮在长期运行时会造成滚轮损伤或开口退镀的问题),结论是量产比较难。2021年底公司放弃了这条技术路线的探索。

Q:现在单GW产线电镀铜设备投资金额是多少,未来能降到什么水平?

A:要配合异质结整体设备降本的过程,电镀设备不能特别贵,公司目标要把电镀环节设备投资控制在3000万/GW以内。这不难实现,因为40-50米长的光伏电池湿法设备在500万人民币,两台做1GW1000万人民币以内,电镀设备比普通湿法设备贵一些。目前没有达到量产阶段,设备成本难以核算,目前公司单电镀环节可以做到3000万/GW的设备成本。

Q:电镀铜方案和目前异质结0BB、银包铜两种方案相比,电镀铜成本优势?

A: 只用0BB,金属化的每瓦成本可以降到0.12元以下,银包铜水平相近,两者结合后会降到0.1元以下。因为电镀铜成本(算上折旧)在0.1-0.11元。如果0BB和银包铜都成功,会比电镀铜的成本低,因为要考虑电镀铜额外步骤以及材料、良率损失造成的成本上升,所以0BB或者银包铜单个方案成本比电镀铜高,两个方案都做出来会比电镀铜成本低。

Q:电镀铜会有效率加成多少?

A:在电镀过程中不会损伤电池片以及可靠性,且栅线15微米以内的情况下,可以提升0.3%左右的转化效率,对应组件的功率15W左右,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Q:电镀铜未来会完全取代银包铜吗?

A:银包铜有一些可靠性的风险,不是特别稳定,个人认为银包铜有一些风险。对于银包铜来说,假设能解决长期可靠性问题可以降本。

Q:现在产业化进展来看,银包铜比电镀铜要快?

A:是的,因为银包铜简单,它本身是已经存在的东西改变浆料,工艺基本不用改。但是电镀铜需要很多步骤的工艺控制,包括材料,包括整个工艺设备材料的全方位整合,比银包铜的银浆要难很多。

Q:电镀铜整体量产产业化要多久?

A:乐观情况下2024年,假设今年大产能电镀设备解决方案能有初步的验证,以及大试产线的连续运行。

Q:从中试以及大试来看,采用电镀铜方案的良率怎么样?

A:从电学角度,满足大试线的需求,至少满足90%以上的良率,离98%或者更高的良率有差距。

Q:目前电镀药水和掩膜材料在试验线上单W用量和成本情况如何?

A:电镀药水主要考虑添加剂成本,基础的酸碱,铜、锡等金属,我们只供添加剂,添加剂价格0.01-0.02元/W之间,掩膜材料0.02元左右。

Q:电解液废水处理等环保问题会带来多大的成本增加?

A:废水成本有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核算到每W成本,针对电镀这个环节的废水处理是完全可以控制在0.01元/W以内。公司的废水站在厂外,是自己生产基地自建的废水站,委外的价格更高。

Q:电镀铜未来降本空间怎么样?

A:电镀铜量产后(算上材料、设备折旧)成本在0.1-0.11元,大规模量产可能控制在0.1元/W,后续降幅较低;小规模的价格更高。设备上,量产10GW级别,电镀所有环节在9000万以下较难。

Q:行业有人说目前低温银浆国产化加速,价格会下来,会不会对电镀铜造成一定的冲击?

A:低温银浆国产化局限在银的价格,它只是降加工成本。电镀铜确实在面临着一些减银方案或者银浆价格下降的压力,从产品角度,要比低温银浆方案更好,成本要更低才可以,因为它本身增加了复杂度。

Q:不管银浆价格目前来看怎么降,电镀铜不会受影响,量产之后大家还是会选择这个方案是吗?

A:异质结从基础原理来看,除非银浆不用低温,或者低温银浆导电率大幅提升,才有可能造成电镀没有用。目前如果电镀工艺控制好,并且产业化节奏不这么慢的情况下,是有机会的。

Q:主流这几家厂商(通威、隆基等)在电镀铜方面进展情况如何?

A:我们供应设备和材料,通威是我们的客户在进行中试。隆基有研发,但没有规模试验,类似的工艺他们可以做能发电的电池片。

Q:隆基是不是除了电镀外,还采用其他的方案?

A:隆基技术路径比较多,比如激光转印、钢板印刷、0BB等,各公司针对不同的技术路线所做的规模放大过程不太一样。

Q:通威2024年会更大规模导入电镀铜技术吗?

A:乐观情况下2024年有可能。

Q:去年6月份爱旭提出“无银化”,情况和进度?

A:爱旭是ABC电池的电镀技术,和SunPower IVC电池的电镀技术同源,爱旭进行了电镀设备商的创新,也尝试了水平类的电镀设备。对于IBC、异质结和TOPCon,电镀差异非常大,因为工艺不同,整体解决方案不一样,只有电镀添加剂或者电镀环节的设备有相似性。

Q:除了异质结外,TOPCon和IBC大规模采用会带来效率提升吗?

A:主要是工艺的问题。隆基之前做过TOPCon的电镀,没有量产。后续针对TOPCon电镀研发,全行业投入在实验室级别。针对IBC技术路线分IBC电池结构,隆基也有IBC电池的研发项目。

Q:目前电镀铜行业有哪些公司在做,进度如何?

A:公司进度较快,目前其他家的设备商还在实验室状态,或者针对某一个设备进行开发。

Q:电镀铜成本拆到设备、材料是多少?

A:假设材料直接制造,材料整体在0.07元左右(软膜材料0.02元,电镀添加剂0.02元,0.01元的铜的靶材成本,0.01-0.02元在酸碱铜烯等基础耗材),0.02-0.03元是设备折旧(包含PVD折旧0.03元),0.01-0.02元是人工、水电、厂务、废水处理摊销。

Q:异质结有可能做到双面的电镀吗?

A:现在尝试的所有方面都是双面,因为单面更难,异质结如果镀单面要保护另外一面,再保护反面。无论是挂镀方案、连续电镀还是水平电镀,除了RENA的方案是单面的,且在异质结上无法使用。

Q:公司的直写光刻机是直采还是外购?光刻机价值一台多少钱?

A:目前所有设备,包括图形化以及电镀相关环节都是自己造的。直写光刻可以达到20微米以内,最高的是15微米,如果用高分辨率,10-15微米也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配置,直写光价格不一样,如高分辨率的镜头数量多,产能低。我们在分辨率和价格方面做了一些妥协,我们LDI的方案每GW可以控制在3千万以内。如果用更高的分辨率更贵。

Q:东威科技现状以及东威科技的产品用在哪些环节?

A:2020年跟他们合作,在VCP技术路线下,制造仅垂直连续电镀一个环节的设备。当时公司在2021年的中试线上试了2台东威科技的设备,一些重要参数没有符合预期。垂直电镀路线在2022年没有继续和东威科技合作,后面他们给迈为做了规模小于之前中试的机器,并宣称有更大产能的解决方案,在公司评估可行之后愿意尝试使用。

Q:电镀铜的技术壁垒主要在哪儿?

A:壁垒有比较多的方面,首先工艺上比如如何不损伤电池片达到比较高的转换效率;如何在组件可靠性方面不受到不良影响;如何不端栅、如何不脱栅;如何形成比较好的拉力;如何把上链做细等,和材料、工艺、设备高度相关。其他壁垒在未来解决某些问题会增加化学品使用,或者是随着产线进化不断优化。

Q:电镀铜未来能不能完全实现对银浆的替代呢?

A:是的。用这个解决方案之后不需要使用银。

Q:现在电镀产能是多少?

A:希望在2023年内能找到一个方案达到6000片/小时,现在低于这个数据。

Q:如果做到6000片/小时,可以达到0.11元左右的成本吗?

A:0.11元在一定的量的基础上,量产至少几GW的规模。

Q:激光直写会考虑外购吗?

A:公司自己有这些设备,如果别人的设备做的更好,可以考虑合作或外购或一起向客户销售。

Q:会去评估其他的图形化方案吗?

A:从曝光角度来讲,普通的掩膜板曝光也可以,已经通过验证了。

Q:会考虑和HJT整线或者其他设备厂合作,推出整体的解决方案吗?

A:当公司的技术可以进行更大销售时,会考虑合作。现在也可以,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果销售更多,需要同时去很多现场解决问题,会减慢公司开发速度。

Q:预期6000片目标什么时候可以达到?

A:乐观来看,争取今年底能达到6000片的解决方案,未来持续去增加产能。

Q:现在湿法印刷是多少?

A:1万多片。电镀难点是第一时间长,第二需要一片一片做,造成电镀大产能设备比较难。

Q:成本9000万到1亿,拆分的话,湿法设备大概1000万,电镀设备3000万,其他是怎样的?

A:曝光设备希望在2000-3000万左右,电镀环节是3000万以内,剩下5000-6000万是其他环节,比如涂布设备、显影、去膜等周边设备,都包含了自动化的价格。

Q:隆基具体的电镀进展?进度和公司相比怎么样?

A:他们一直在研发异质结电镀、IBC电镀等。从产业化角度来讲,公司在异质结电镀领域是第一。

Q:电镀环节上,公司这条技术路线还有什么问题?

A:有工艺整合问题和工程上的问题,另外科学上需要一些创新或者新的方法。

Q:今年可以达到4000片吗?

A:如果能突破,6000片可以达到的,从4000到6000不难。如果突破不了,从现在4000到6000较难。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223A09SVO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