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3D打印不靠谱?首个3D打印火箭发射失败,“烧掉”1200万美元

自美国官方开始衰减航空工业的大笔投资后,美国私人领域的航空进展便突飞猛进。其中的代表便是马斯克的“SpaceX”公司。

“SpaceX”公司火箭

这家公司不仅以火箭回收技术独步全球,更重要的是将火箭发射成本大幅降低,让未来全民星际之行看到了希望。而近期美国又出现了1家航空公司,他们以3D打印技术打造火箭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只不过可惜的是,在近期的发射中以失败告终。

3D打印技术大家已然耳熟能详,作为对部件精密要求十分严苛的航空领域,3D打印技术早已被成熟运用,现在世界上很多航空发动机的部件都是由3D打印技术实现的。

3D打印的航空发动机部件

不过这项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因为火箭虽然庞大,但对细节的要求要远远高于飞机。正是因为需要参考的因素太多,仅仅凭借3D打印技术是难以实现的,致使目前航天领域还没有被3D打印技术大幅占领。

从火箭的设计到材料选择,再到火箭成型后的调试、测试,都是要将技术风险与安全问题消除到最低。而3D打印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瑕疵都有可能出现致命的安全事故。“相对论”公司打造的这枚火箭,高度达到33米,全身85%左右的部件都是3D打印技术实现的。可以说是全球当前最大的3D打印物体。

首款3D打印的火箭

在本月8日,该枚火箭曾经尝试过第一次发射,临发射时因为发动机温度报警导致发射失败。本次发射又因为二级火箭燃料压力问题发射失败。一周内两次失败,虽然没有发射成功,但每次1200万美元的发射费用还是要花的。

航天因其特殊性,往往需要一个国家举全国之力实现。而这个“举全国之力”是有门槛的,实力不足,人才缺乏都会成为制约,这也是当前只有几个国家成为“航天俱乐部”的成员的原因。

而美国搞航天,很多是出于“美苏争霸”的需求。因为其急功近利,导致弄出了很多错误的举措。花大钱办小事,成为了当时美、苏的共同特性。网上有网友进行了形象的比喻,假设你要健身,买个健身器材或者到健身房办张年卡,这是正常的操作。但你为了健身直接盖个体育馆,这就有些不划算了。

美国航天飞机

冷战结束后,美国放弃了对航天事业的巨额投入,甚至导致美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自己制造的火箭可用,宇航员要上太空都需要从别的国家买座。很难想象这是航天大国能够干出来的事,也说明美国的航天政策确实不是为了带领全人类进步,而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所需。

官方投入锐减,导致大批科研人员离开。而美国那些私人航天公司逐渐出现在镜头面前,无非是美国航天业逐渐私有化、商业化的体现。

这家崇尚3D打印火箭的“相对论”公司,目的是通过提高火箭制造的自动化工业,从而将制造、发射的成本降至最低。打造火箭的打印机是他们公司自己研发的,使得火箭的制造时间短且成本低廉。“相对论”目前设计的火箭是要将小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不过他们本次发射的火箭舱室中只有公司1台旧的3D打印出来的部件,以作为公司首次发射的纪念品。

“相对论”公司生产线

就像“SpaceX”公司的“猎鹰”系列火箭一样,之前唱衰声音不断,目前已经成为行业代表。相信“相对论”公司的产品未来也会有个光明的前景。不过美国私人公司的蓬勃发展,却意味着美国航天业研发的衰败。航天业是个整合度要求很高的产业。到目前为止,各国仍要集中力量来搞航天事业,只有美国将航天分散给了私人公司。这势必会分散力量。

对于私人资本来说,航天带动的人类进步与自己毫无关联,只要能够挣到钱,那么所有都是正确的。正是因为这种出发点,才造成美国当前出现了火箭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场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313A043J9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