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地平线余凯:ChatGPT在狂飙,为何自动驾驶迟迟未到?

2023年3月31日-4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在京正式举行。地平线创始人&CEO  余凯在4月1日下午举办的高层论坛上发表题为“以人为本——回归理性的智能驾驶计算方案”主旨演讲。以下文章根据发言内容整理。

地平线创始人&CEO  余凯

1ONE

ChatGPT的狂飙,自动驾驶遇冷

毫无疑问,ChatGPT可以说是人工智能有史以来最大的进展,超越图灵测试已经不是问题,但为何自动驾驶迟迟没有到来?自动驾驶不同于当下正在“狂飙”的ChatGPT,两者的挑战截然不同。

其一,ChatGPT所从事的工作容错率高。自动驾驶,尤其是无人驾驶的容错率几乎是零,出了问题就是人命关天。

其二,两者的工作环境不一样。ChatGPT是在云端的计算,在云端有充分的能量供给,同时有非常好的系统。在车上依赖的是电池,是车端的散热,挑战是很大的,意味着自动驾驶不能用那么大的模型、那么大的计算。所以我们看到,L4或者是RoboTaxi,无论是Google、Waymo、Cruise商业化迟迟没有推进。行业回归理性、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背后,绝大多数用户真正需要的是驾驶过程中的轻松感,消除紧张和疲劳,其实不需要真正实现无人驾驶,高级辅助驾驶已经在为用户创造价值。

但智能电动车实际给我们的产业一个换道超车的机会,在燃油车时代,消费者可能不承认中国的高端品牌,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情况就大不一样,大部分的消费者逐渐接受了中国的自主高端品牌。这是因为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在智能电动化方面做到了全球领先,特别是自动驾驶方面,已经成为大家购车时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2TWO

无需焦虑,当下做精高速NOA

去年是L2+高速NOA的量产元年,而今年一些头部企业会开始推出城区NOA,但当下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与业界顶级水平仍有一段差距。

据我了解,现在业界顶级水平基本上能做到百公里接管一次,今年相信蔚小理都会推出面向城区的NOA,就是现在讲的L2++,但是这个事情在技术上还有挑战,起码要研发至少三年才会得到较好的进步,现在基本上是20—30公里要接管一次。

产业要如何应对这样的需求?在中国,安全是及格线,更多的是用户体验驱动、用户价值驱动。但自动驾驶行业内的各家不必太过焦虑,因为行业发展没那么快。车企到2025年真正要做的是在合理的性价比上把高速的NOA、环线的NOA这种封闭道路的自动驾驶做到如丝般顺滑,并且价格不能太贵,同时要有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真正把城区NOA做到可使用。

通过不断地在算力上优化软件、算法,用更多的数据不断地去逼近用户在辅助驾驶体验的价值上限,在若干年以后,几百T的算力可以在城区的NOA做到不错,但是真正实现更广泛区域里的自动驾驶确实需要千T以上的算力。

对此,我们要继续用大数据、更大的数据、更大的模型,并且无监督地去学习人类驾驶的尝试,构建一个回归自动驾驶的大语言模型,就像ChatGPT从大量的、无监督的、没有标注的自然文本里去学习一样,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车厂应该慎重考虑自研自动驾驶芯片问题,其一是巨量的资金跟成本研发投入,其二是如何持续保持竞争力,自研和他山之石本身是战略选择,我认为,如果车厂的销量预期不到100万辆,资金的整个效率其实是算不过账的。

3THREE

10年后,L3都很难真正实现

对于L3、L4的前景我比较悲观,我觉得十年以后连L3都不会真正实现。未来人和车的关系就与过去人与马的关系一样。当事故发生谁来负责?如果让车厂承担责任,创新难以持续,所有车厂都将偃旗息鼓,不敢投入研发。我觉得未来可以自动驾驶,但是真正出了问题还是司机承担责任。

但在车云协同的自动驾驶专用道路上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前提是在这个环境里不许有人驾驶,一定要全部在专用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但随着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未来会形成机器霸权,人类在算法满足上,表面上很开心,但实际更多是放弃自己的思考,这样的未来不是我想看到的。

对于人类和人工智能未来的演进关系,我认为应当推动人和机器之间的计算的平权。不能只是单向的透明,所有人的数据都交给机器,而机器自身却是一个黑盒,其发展对人类来说是失控的。因此,需要去推动分布式的、本地化的,保护用户隐私的,并且计算对于人类来讲是透明的人工智能计算。

比如,未来车载系统实际上会成为分布式的储能中心,未来上亿辆车上装上千T算力的芯片,这就相当于全世界最大的计算资源池。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408A06DV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