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爱思唯尔报告:多维度解读全国GDP六强城市科研创新力

5月8日,在深圳光明科学城论坛上,国际科技信息中心与全球领先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共同发布了《国内城市科创人才对比分析》(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从科研人才的规模、学术产出和影响力、科研合作成果以及“中国高被引学者”的科研产出表现等多个维度,分析比较2022年全国GDP排名领先的六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在2018年至2022年五年期间的科研表现,旨在发掘各大创新型城市在科研人才及其科研产出方面的竞争力。

报告发现:六个城市的科创人才规模逐年上升,整体学术产出规模和学术产出质量均稳步增强,跨境合作和产学合作也呈现出积极增长态势。报告以深圳作为样本城市,聚焦于如何通过推动科研和科创人才发展支持城市创新力持续提升展开分析。

科研实力上升,加速驱动城市创新与产业发展

“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今天,一个城市和地区希望达成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需要实施由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其中,科研创新、科研人才和学术合作水平,在支持城市形成科学前沿阵地以及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旅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国际科技信息中心专家马岚教授说,“《国内城市科创人才对比分析》全面分析中国GDP六强城市创新力格局和科创人才全貌,并深度解析科创人才对城市创新的巨大推动力、分享科创人才培育、引进和支持方面的最佳实践,将为更多城市的人才发展和创新生态建设提供借鉴范本和经验。”

2018-2022年间,六个城市的科研人才和整体学术产出规模均稳步扩大,在科研人才、其科研产出实力和学术合作三大方面,六个城市的创新力发展各有侧重。根据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显示,各城市人才规模均以超过1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大幅增加,在学术成果产出和学术影响力上也都得到了显著增强。

中国城市科研人才和科研表现稳步提升

科研人才的聚集对于城市科研创新力至关重要。从各城市2018-2022年间科研人才规模来看,北京科研人才规模最大,约有76万科研人员。六城科研人才规模均呈增长趋势,其中,深圳市科研人才增速高达31.4%,苏州和广州分别以21.6%和20.9%位居第二和第三。各个城市的科研人才主要来自学术机构以及医疗机构、少数来自企业和政府机构。其中,深圳比其它城市有更高比例的科研人员来自企业,占深圳全部科研人员的7%;苏州则有更高比例的科研人员来自医疗机构,占比苏州全部科研人员的21%。

各城市五年(2018-2022)科研人员总量和复合年均增长率

科研产出和学术影响力是衡量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在学术产出方面,根据各城市2018-2022年间的整体学术产出规模,北京共产出892,891篇学术成果,在对标六城位居首位。在学术影响力方面,深圳市学术成果的归一化引文影响力高达1.55,在对标城市中位居首位。同时,六个城市的高影响力学术成果产出持续增长,在全球前1%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成果数量均以超过2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加,深圳更是以高达4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在对标城市中位居第一。

各城市学术产出规模和复合年均增长率(2018-2022)

各城市归一化引文影响力(2018-2022)(虚线为全国平均FWCI)

GDP六强各自形成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特色

在科研人员的学科分布上,《报告》显示,六个城市多是在工程、医学、生物等领域的学者占比较高,但也呈现出不同特点:深圳在计算机学科的科研人员占比具有明显相对优势,有超过27%的科研人员活跃在该领域;广州在医学、生物化学领域的学者占比有优势;苏州则是在材料科学、化学领域的学者占比高于其它城市。

在2020-2022年间,“中国高被引学者”在学科分布方面也各具城市特色:上海、广州、苏州和重庆在医学的高被引学者占比更高,北京在理学高被引学者占比更高,深圳在工学和理学的高被引学者占比更高。此外,与其他四城相比,深圳和苏州来自企业的高被引学者尤为突出。

《报告》也显示了各个城市的各学科学术产出相对活跃度各不相同:相较于其它城市,北京在地球和行星科学相对活跃度最高;深圳在计算机科学、健康专业的学术研究最为活跃;重庆在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学科产出最为活跃;苏州在材料科学与化学领域学术产出相对活跃度最高;广州在免疫和微生物学、医学、牙医学等学科的相对活跃度高于其它城市;上海则是在艺术和人文、商业管理和会计、以及经济和金融等学科的相对活跃度更高。与此相对应,各城市学术产出集中的研究主题方向也呈现相异性,例如:深圳的热门研究主题主要映射于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

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以数据洞察驱动城市创新

“这份《报告》的发布,是国际科技信息中心成立以来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成果,它的意义不仅是盘点六个城市近五年来所取得的人才发展、学术产出、产学合作等方面的创新成就,同时,也体现出我国‘以数据洞察驱动科技决策、以科学方式规划科学发展’的科研创新思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国际科技信息中心专家马岚教授说。

“作为既拥有《柳叶刀》《细胞》等全球顶尖学术期刊、又运营着ScienceDirect和Scopus等权威科研数据库的科研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以其独特的数字化‘出版内容+信息分析’双轮模式,积极参与中国城市科研生态建设中来。爱思唯尔在去年年底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开展合作,共同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除了向全市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国际前沿科技文献以外,还开展了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为科创人才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创新发展规划、决策和部署提供有力支持。”

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女士表示,“未来,我们也期待与中国更多城市以及机构的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推动城市的人才发展和产学研全链条合作,助力中国城市科研创新建设之路更加顺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510A046C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