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建海龙科技打造新型建造模式,奏响装配式建筑4.0时代高歌

近年来,深圳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智能建造发展。日前,“2023年深圳市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项目现场观摩会”在深圳龙华樟坑径地块项目举行。

作为国内首个百米高层混凝土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块化集成建筑)建筑、全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与智能建造示范项目,深圳龙华樟坑径地块项目自开工之后,便广受政府、行业及社会各界关注。项目采用中建海龙科技研发的装配式4.0核心建造技术——MiC,突出了“快速、智慧、绿色”的建造理念。

该项目5栋近百米的高楼,由6028个预制模块拼装而成,可实现1年快速交付。与普通的高楼建设不同,该项目最具“科技范”的特色在于,工地现场看不见沙子、水泥、砖块和成堆的建筑垃圾,只有一件件在工厂预制好的房屋模块整齐地码放在工地,这些部件经现场像“搭积木”一样精细化拼装,最终组合成为一栋栋完整的建筑。

同时,项目是全国首个BIM(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模块化建筑项目,开发应用了行业领先的C-SMART智慧工地系统,实现了BIM设计平台、MES制造执行系统、QMS质量管理系统、WMS智慧仓储物流系统的多平台、全环节数字联通,建造效率和建造品质显著提升,成为深圳发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的一个标志性工程。

此外,项目充分发挥混凝土模块化结构特性,房间的保温、隔热、隔音、防震等舒适性功能大大优于常规建筑。每个混凝土模块单元的楼板采用多层不同材料,相较于传统现浇楼板,可有效减噪3至5分贝。模块单元外墙由混凝土轻质隔墙和混凝土薄壳+保温板的剪力墙组成,相较普通混凝土材料外墙可有效改善房间保温隔热性能。

通过MiC建造技术,深圳龙华樟坑径地块项目也将成为绿色示范工程:单位面积建筑废弃物产生量不高于150吨/万平方米,相比传统建造模式减少75%以上;材料损耗相对传统建造模式减少约25%;碳排放强度相对基准建筑减排率25%以上;污水排放100%达标;能耗相对国家标准减少30%以上。

作为先进的建筑工业化生产建造方式,中建海龙科技MiC技术对建筑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未来,中建海龙科技在践行“快建房、建好房”使命的同时,将进一步发挥MiC模块化集成建筑的优势和作用,全面落实绿色建造和智慧建造,为全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517A07KCU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