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深夜杂谈社(一)

Ⅰ.

人类是顽强的物种,也是非常聪明的物种。我们能创造各种其它生物所无法创造的工具,并借其达到食物链的顶峰。工具,对人类的生存而言是必不可缺的。但工具的定义并非局限于物理范围,还有抽象的。例如规则、法律、传统习俗、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等。人们创造工具来满足和更新自己和生活,工具也会反过来塑造人和人的生活以及思想。

当我们每天生活在有无限网络的日子里,随时可以拿着手机浏览庞大的信息网络时;当我们坐个地铁和的士便可以快速而便捷地穿梭于城市之间时;当我们一个电话便可以呼叫外卖上门而省去了自己做饭的麻烦时,这些便捷的工具极大地省去了我们时间和精力,带来了便利。同时,这种便利和快捷也带走了一些乐趣。

每天坐着公交和地铁上下班、来回学校,你来不及细细留意街道的风景,只想着匆匆赶到单位和学校;

每天熬夜加班两餐都叫外卖只为了绩点和奖金,那匆忙入肚的快餐只能在舌尖停留十分钟时间,而后回味甚浅。餐桌边人手一部手机快速地刷着各种新闻热点,眼睛不曾在食物上回转几秒,仿佛吃的不是饭,是饲料;

每次上网还未来得及细想内容,一堆表情包已经炸了过来。既然表情包都能做的这么生动有趣味,那还何必去仔细琢磨敲打什么文字呢?于是屏幕里各种图文并茂的表情,刷不尽的666。每个人都想在屏幕前显得更加生动,却恰恰变得更加苍白。

当表情包存的越来越多,用的也越来越多后,当我们在屏幕上刷出这些表情的时候,这些表情是真的对应了我们的心情和想要传达的内容,还是仅仅是借由这一工具来创造一种虚拟情感罢了?

当我们不论上厕所还是用餐,不论坐公交还是走路,眼睛和手都离不开手机的时候,我们是否有意识到我们牺牲了细心享用美食、留意路过的风景的体验?

Ⅱ.

懂得掌控工具的人,通常都能掌控好自己的生活。

有的人学会了一门技能,只会在对应的领域内使用,不懂得如何应用到其它可能性上。

有的人获得了一样工具,只会将其用在原本设计的指定用途上,不懂得拓展更多的使用空间。

有的人一生循规蹈矩、遵纪守法,但也没有任何事业成就、财富名望。

这不是什么不好的例子。普普通通看似平淡无奇,起码也无风无浪。但遗憾的是,有的人只会使用工具,被工具套牢和塑造,活成行走的半机器。

说说前不久的一个例子:深圳松岗区一对兄弟暴力迎亲,拿着锤子去砸新娘的家门,导致玻璃渣子飞溅划伤了屋内的人包括新娘和伴娘。而在砸门的同时,周围的围观人群发出阵阵起哄的喝彩声。

根据新闻报道,一名上了年纪的受采访者告诉记者,结婚迎亲砸岳父大门的传统早就有了,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不是很清楚

据称数十年前,家里一般都是小平房,房门都是木门,有女儿出嫁的家庭,在临近出嫁的吉日前,会找比较破的门换掉好门,方便新郎来砸门迎亲。而当迎亲队来到的时候,就将大门关上,故意制造些难度不让新郎那么轻易将女儿接走,主要是为了表示娘家人很舍不得爱女离家,也让新郎知道娘家人对女儿的重视,将来对她好点。而在当地,这种习俗是非常普遍且正常的,谁也不会在意你是怎么弄倒门的。你破得越起劲,反而证明你对新娘越在乎。而不仅年老一辈,当地的年轻人们也似乎大多数认同这一习俗。

“一方水土造一方人吧。生在这、长在这的人,才会真正明白这里头的含义。”

我向来对各种传统风俗抱持严谨的态度。一方面我尊重这些传统背后所蕴含的纪念意义,另一方面鄙夷和反感某些盲目遵从传统习俗而浮夸过分的行为和人。

大多数传统风俗都是缘于对祖先或历史事件的纪念和歌颂,但其传统活动的内容本身是否还符合现代文化和人的观念,是非常值得注重的问题。从大部分传统习俗来说(不包括一些例如文化落后的部落传统),其目的是纪念和传承意义。基于这一基本目的,其具体内容应当在不同的年代、环境和思想的影响下随之顺应改变。但一些缺乏逻辑思维的人,居然忽略掉工具的本质而全盘接受工具承载的功用和意义,只执行,不思考。

这跟波普尔式生物有什么区别?

以上面的例子试问:这个迎亲砸门的传统的最初,人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刻意制造难度来显示男方对女方的在乎。诚然,这种理由和方式在现今的我们来看有点愚昧和搞笑了,但考虑到那是以前的思想,假使现在双方能够接受,承袭这种传统也并非完全没有乐趣和意义可言。

那么再问:如果因此而有可能致使有人受伤,那还是传统的内容之一吗?是必要的吗?是目的所在吗?

你对新娘的在乎,必须要通过用力砸门这一行为来实现其意义吗?如果这一行为的后果造成了额外的代价和负面影响,那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就很值得推敲了。

说到底,许多承载着人类赋予其价值和意义的工具,其本身原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存在的只有工具本身的功用而已。而这一概念放到抽象性工具上,其价值判定更为困难。

最近人们的话题热点开始逐渐放到人工智能的领域上,各种人工智能末日论如海潮般袭来,“机器将控制人类”,“机械智能将会重塑人类文明”等等。然而在此之前,先别提什么“前所未有的危机”和“重塑”之类的笑话了,人类从来没有真正完全摆脱过任何一种工具的限制和圈牢。从我们已知的人类文明发展至今都依然存在着许多被自身创造出来的工具反塑甚至反噬的例子。奴隶制社会被奴隶们起义推翻,而奴隶思想和行为依然存在于世上某些地方;电灯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停电的时候你会发现蜡烛还是挺好用的,还有点情调;汽车让我们感到了交通的便利,但塞车塞上十几个小时的时候无论是法拉利还是兰博基尼都只是一堆巨大的无用废铁。

III.

哲学家丹尼特曾提出一个比喻加以说明生物的进化,这个比喻就是"生殖与检验之塔(tower of generate and test)"。这是一个想象的塔,在这个塔中,每上升一层就代表着一个新的物种的产生,而且,越往上的层级的物种,其进化程度就越高.并因而也就能够越快、越有效地适应它们的生存环境。

生存于丹尼特塔的底层生物被称为"达尔文式生物 (Darwinian creatures)"。这些生物完全依靠自然选择而进化,而且。它们的行为是通过基因的方式被固定下来的。对这些物种' 而言,行为的错误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而且事实上,这些物种发生行为错误既罕见又缓慢。行为错误作为一种变异,如果能够帮助有机体适应环境,将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生存于丹尼特塔第二层上的生物被称为"斯金纳式生物(Skinnerian creatures)"。这个称呼是依据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1953)而命名的。斯金纳很明确地将操作条件作用(亦即通过试错过程而发生的学习)看做是一种达尔文式的选择作用。斯金纳式的生物具有学习能力,所以,对这些物种的生物而言,在选择过程中被淘汰的将是它们错误地执行了的行为,而不是错误地执行某种行为的个体生物体的整个生命。如果它们因做某种行为而获得了奖赏,它们便倾向于反复不断地做这种行为;如果它们做了某种行为却未能得到奖赏的强化,它们就不会再做这种行为。这个学习过程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因为任何一个个体生物在它整个一生的时间内可以尝试地去做出很多很多种不同的行为来,并将其中那些导致成功结果或获得了奖赏的行为方式保存下来。

丹尼特塔第三层上的生物被称为"波普尔式生物(Popperian creatures)"。与斯金纳式的生物相比,波普尔式的生物的行为进化速度更快,因为这种生物能够在它们的头脑中预先想象出它们将要执行的行为的结果,并能够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波普尔式的生物"这个称呼是依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名字而命名出来的。波普尔曾经对我们人类能够对未来的行为结果加以想象的这种能力作过这样的解释,即我们的想象能力"让我们的假设代替我们自身去死亡" --那也就是说,正因为我们人类具有想象能力,当我们面临着某种问题情景时,我们就能够在想象中做出种种关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行为方案的假设,并同样在想象中思考其中每一个假设所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某一个行为方案的假设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情景,那么,我们就放弃这个假设(该假设的死亡),而不会在实际行动上执行这个行为方案;如果没有想象能力,那么,我们就有可能盲目地去执行这些错误的行为方案,从而导致不利于我们生存的结果,其极端情况便是导致我们的死亡。这就是所谓想象能力"让假设代替我们自身去死亡"的含义。很多哺乳类动物和鸟类的进化程度都已达到了丹尼特塔的第三层。

最后,在丹尼特塔的第四层上,生存着"格雷戈里式生物(Gregorian creatures)"。所谓"格雷戈里式生物",是根据英国心理学家里查德·格雷戈里(Richard Gregory)的名字而命名出来的。格雷戈里(1981)最初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文化产品不仅首先需要生产它们的智慧,而且反过来还会促进它们的主人的智慧的发展。在格雷戈里看来,一个拥有剪刀的人与一个没有剪刀的人相比,当然能够做更多的事;一个拥有钢笔的人与一个没有钢笔的人相比,当然能够展示出更高级的智慧来。格雷戈里式的生物与那些不具有这些环境和语言的生物相比,能够更容易地发现更加有效的行动方案,而且,它们进化出新的行为方式的速度也要快得多。就我们目前所知道的范围而言,在整个生物世界中,只有我们人类才进化到了丹尼特塔的这个最顶层。

基于上面所举的关于生物进化塔的冗长解释,人类之所以能站立于生物链的顶端,是因为人类有着远超于其它物种的大脑。我们的各项能力远远高于其它动物,所以我们才能发展出至今的文明。

波普尔式生物只有思考能力,而没有反思能力。只有认知能力,而没有元认知能力。简单来说,波普尔式的生物能够进行思考,但它们没有能意识到自己的思考能力的能力;它们能认识到这是一朵花、一棵树、一片云,但它们不会好奇自己为什么会知道这是一朵花、一棵树、一片云的。只有格雷戈里式生物能够对自身产生的思考(模式、方式、能力)再进行思考,认知到自己的认知(模式、方式、能力)。这是最大的分水岭,也恰恰是人与人之间的分水岭。

重点要说明的这个分水岭,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在此我主要将其分为:元认知力、总学识力、思维逻辑能力。

元认知是心理学术语,意思是“认知认知的能力”,用中文通俗地解释就是“自知之明”。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的性格类型、财富、学识、能力等的一个相对客观的认知。

思维逻辑自不必多言。要解释一下的是总学识力。

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性知识,例如交通规则、节日传统、社交礼仪、司法制度、乘法口诀表、英文字母表、不能随地大小便、买东西要付钱等等,这些都是通识性常识,几乎人人都懂,学习起来毫不费劲,并且种族和地区的局限性非常小。

和这些庞大的通识性知识相比起来,还有许多难度明显很大的专业性知识,学习起来不仅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甚至要看天赋和毅力、财力和物力等。天文学、心理学、哲学、化学、物理学、舞蹈、音乐、美术、武术、田径、篮球、赛车......等等等等,这些专业性知识都有深浅程度之分。假使你只需要学会如何开车上街安全行驶即可,驾驶技术也可算是一门通识性技能,因为它的难度并不是很高。但如果你要当一名赛车手,其性质便和普通的驾车不一样了,这时候它就要求你必须将这门对你来说还是通识性的技能提升到专业水准,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实践练习。

无论是通识性知识/技能 还是专业性知识/技能 ,其种类和数目都是非常庞大的,学习的困难程度也不一,没有人能做到无所不知的程度。就像不会有很多人知道非洲的尼格罗部落有这样一个习俗:部落里的女子在年满18岁时会送到部落的“破处师”那里强行进行破处,称其为“性启蒙教育”。这一在该部落里可谓常识的事情,放到任何一个文明发达的国家里都可能是耸人听闻。通识性知识有地域和年代之分,但专业性知识却没有地区和时间之别。三千年前的一个裁缝懂得如何做出好看的手工纺织品,放到三千年后的今天依然是一样有专业水准的技能。而关于人类要如何造孩子这种事,放到一万年前都是常识,不用学,自然而然就懂得怎么做了。但如果你要学会如何让交配的性伴侣能获得更高的快感,你可能需要将其升级到专业性的水准。

因此可以得知,通识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其实只是概念,真正将它们区分开来的,是对其的理解和掌控程度。

而“总学识力”,便是通识性知识力和专业性知识力的总称。一个人总学识力的高低,基本代表了这个人的智商和能力。

那么,总学识力高的人,是否就同时具备了高元认知力和高逻辑能力了呢?

答案是不一定。

(本篇暂且告一段落,下期继续)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215G01024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