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乱与卷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当前热词,大部分的企业不是在做数字化,就是在做数字化的路上,但奇怪的是成功转型者寥寥,从具有意识形态那一刻起的如盲人摸象般的乱,到历经多年以后堕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卷,每家企业都在演绎着不同的数字化转型版本,乱与卷是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也是CIO的无奈。

初期阶段的乱

大部分的传统企业做数字化初期,都是处于盲人摸象般的迷茫,当然信息高度高达,各种概念、方案满天飞,号称包治百病的软件公司也有不少,一时间让不懂数字化的企业领导挑花了眼,大部分企业做数字化转型一开始就是为了做数字化而数字化,寄希望于各种应用系统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如鲧治水是以堵为主,一个系统解决不了问题就再买一套,结果软件买了不少,问题还是依然不断,除了造成大量的系统功能重复外,每个系统都会产生不同的组织架构、数据标准,结果愈发混乱,线上的混乱带给线下工作的就是灾难。因此,数字化建设就要如大禹治水,在于打通!

但管理上的打通何其难,尤其是实现管理、业务、数字化三者的融合互通,所以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化建设之所以失败往往就是:管理上的孤岛造就了数字化的各种堵点,主要体现在如下:

组织架构不全;

权责不清;

责任不明;

流程不通;

人员能力不强;

以上问题也造就了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

数字化无战略、无目标;

数字化无组织;

系统重复建设;

数字化转型建设断点多缺乏连续性与持续性;

从以上也不难看出,企业如果在数字化建设初期一味在技术上的升级与改进是被动的表现,被动只能挨打,因此需要积极主动调整数字化战略的方向,系统的横向打通与运营管理的纵向打通不失为数字化建设之路的核心任务之一。企业需要认清的现实就是:在业务不转型、管理不升级、业务与技术不融合的状态下任何数字化建设都是徒劳无功的,任何数字化的投入都是无功的。

打通是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需要企业横向打通各应用系统数据,让数据流转起来;纵向打通运营管理,让企业各个环节协同共生;因为只有通,才不会痛,而痛,则意味着不通;但打通何谈容易,不仅需要高层的意识,更多是共识,否则带来的就只有混乱:

目标乱

需求乱

流程乱

功能乱

在如此混乱的状态下,信息部门即使每天疲于应对也难以体现其价值,反正成了背锅侠。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的企业领导总是以投入成本投入来衡量数字化价值,由于数字化价值显现慢、不直观,也造成了大部分企业领导难以看清数字化的本质,在短时间内认为数字化无用,无价值,停留于眼前状态与价值,而忽视改进与升级,造成业务需求层面与技术满足层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这些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项目往往活不过几个月,数字化转型的热情,往往保持不了六个月。

高速发展期的乱

部分企业特别是那种处于风口期不差钱的头部企业如果顶住了数字化发展期的乱,但如果不加以改进,直接忽视以上的问题,那么随着数字化建设进入深水区,又会造就更多的乱象,比如:

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在数字化建设方面面临的问题有如下:

需求多;

系统多;

功能多;

流程多;

平台多;

数据多;

接口多;

孤岛多;

正所谓有因必有果,这就是前期数字化盲目建设种下的苦果,大部分传统企业此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数字化建设易、运营难!

以上问题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

投入乱

数据乱

接口乱

运营乱

虽然信息部门加班加点,但仍赶不上业务需求变化的速度,搞的信息部门又是每天疲于奔命, 具体表现如下:

1.软件需求反复推翻,软件架构反复设计,搞的开发身心疲惫无成就感;

2.需求大量排队,给业务部门造成的印象就是信息部门效率太低;

3.在需求多且混乱的情况下系统利用率低,数字化价值难以体现,这也让信息部门价值存在感低;

从以上不难看出,大部分企业数字化建设都是在打乱仗,毫无规划及标准可言,正所谓系统未建,标准先行,只有在信息系统建设之前将各种标准制定好才能实现日后各系统之间的无缝打通,不会出现数据混乱、重复录入的现象,例如最基本的标准有:信息系统账号规范标准、信息系统数据接口标准、业务数据标准(如材料字典等),特别是业务与财务相关数据标准等。

市场低迷的卷

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经历了风口期的不差钱,盲目建设,现在的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建设回归理性,趋于谨慎,甚至在管理上有点卷,成本与价值成为了企业最关心的话题,于是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可能面临的局面就是:

1.由于企业经营业务不断萎缩,在内卷模式下,业务部门数字化需求停滞,数字化团队将面临无事可做的局面;

2.基于人力成本的压力,数字化团队极有可能会被降薪,而降薪则意味着团队成员的被动流失;

3.内卷模式下,给予数字化方面的绩效考核内容制定的将更加严苛;

这样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企业的数字化团队会被优化,要知道企业培养一支懂业务懂技术懂企业懂行业的稳定的数字化团队是非常困难的,团队成员需要3年以上的磨合与学习方可达到上述要求,但在内卷模式与经济指标的双重压力下,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奈、无助,只能被迫接受,数字化人员的流失,特别是开发人员的流失,在技术方面是重大损失,极有可能将企业数字化建设成果付之东流。

那么在如此内卷的模式下,企业的信息部门该如何突围?老杨认为,CIO需要有精细化运营能力,需要考虑如下问题:

1.日常IT服务是否及时到位、让业务部门满意:

2.对行业是否了解,对公司业务理解是否透彻,对公司管理模式是否深入理解或有独特见解;如果连这些都说不清道不明如何与业务部门同频?取得业务部门的认可?

3.是否主动出击,沟通能力是否够强大:

4.面对压力是否有足够的韧性,变通能力是否足够灵活:

5.日常管理是否精细化

所以信息部门要做的就是在日常工作中:

学技术、学管理、学沟通、学业务,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不管面对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的乱还是卷,信息部门及CIO必须守得初心,认清本质,不断升级与完善自身的能力,因为:数字化之路路虽远,但行则将至;数字化之路虽难,但做则必成!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619A07B7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