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热血”和“无知”是最容易被利用的

今天还在看《毛泽东传》,读完了第十四章“修补体制(1958-1959)”,第十五章“苏联以及苏联以外(1958-1964)”,第十六章“退却(1961-1964)”,以及第十七章“乌托邦的愤怒(1965-1969)”的一部分,读至P405页。

时间到了1966年,教员同志在退居了几年后,终于坐不住了,他认为组织和机构都变了味道,他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继续干革命了,所以他“调动”起了广大的年轻人,和他一起向“当权者”发起了冲锋。

历朝历代,年轻人都容易成为先锋,也容易成为“炮灰”,似乎有能力的人,都很善于调动“年轻”的血液,去冲锋陷阵吧?

运动来的时候,林军头、周先生,甚至邓先生都又开始和教员同志保持一致了,唯有刘先生还固执地站在他认为对的理论那边,结果他被打倒了。

让领导喜欢,成了一种组织内的优质能力,仿佛也成了组织的一项传统。

教员同志认为庞杂的社会管理机构是官僚主义的源泉,必须打烂这些官僚主义机构,民众才能获胜,他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大同世界”理想。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他忽视了技术水平,要想让社会管理机构真正达到极简状态的话,人工智能就必须充分发展,但这也是悖论,那个时候,人还是人吗?

在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庞大的管理机构是必然的,最高管理者要随时能看懂技术发展的脉络。

一个组织内,个人权力太大,一定是危险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kGF3PjzlRFOkCalpZ5LnL7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