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标准立项 | 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价方法

由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提出,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牵头发起的CSAE标准《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价方法》已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CSAE)制修订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通过立项审查,现正式列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研制计划,起草任务书编号为2023-066。

现阶段,汽车智能座舱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快速融入促使智能座舱出现越来越多的产品形态,智能座舱领域相关功能产品正在快速迭代搭载上车,极大地丰富了智能座舱的功能应用。然而,现有智能座舱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与用户需求和座舱智能化发展方向存在一定不匹配现象,亟需优化提升。同时,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尚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业界对于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评方法尚未形成统一共识。通过设立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评标准,使业界对此形成统一的认识,支撑企业智能座舱产品研发,有利于推动智能座舱行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尚无完善的技术体系和标准文件,其中ISO 9241-210标准定义了交互系统与用户界面,ISO 26022定义了集成系统,美国2016-NHTSA定义了驾驶员-车辆界面,以上标准都仅仅聚焦于局部的定义,并未对智能座舱的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价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本标准以技术引领和应用规范为目标,规定了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价方法,从感知能力、交互能力、服务能力和互联能力四方面提出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应测试案例,明确各指标的测试评价方法,建立测评指标权重赋值计算方法。

标准的内容主要包含了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测试要求、测试方法以及评分规则四个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章节提出了功能和指标分类及其权重等内容;测试要求章节规定了测试环境、测试人员、测试设备、测试车辆的要求等内容;测试方法章节明确了任务库、语音指令库、指标计算方法等内容;评分规则章节规定了产品侧功能和性能指标、用户侧主客观指标的具体评分规则。

《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价方法》从产品和用户角度出发,首次对汽车智能座舱感知能力、交互能力、服务能力和互联能力的主客观测试评价方法进行了规范,将有效指导智能座舱产品研发设计,为企业开展智能座舱产品测试提供依据。本标准的起草将为智能座舱的技术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推动智能座舱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化水平测试评价方法》标准项目已启动参编申报,欢迎行业相关单位联系报名!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kmz-eJJk-41a5NDUya33QJ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