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美、日、ASML紧张了:2年的时间,国产芯片设备自给率提升了100%

引言:

当前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由美国、日本和荷兰的ASML三家企业垄断,他们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但在外部压力的推动下,中国的半导体设备自给率日益提高,并在最近两年翻了一番。

投资推动和技术突破

中国芯片供应链是高门槛、长周期、高投入和高端技术人才密集的产业。在过去几年里,国内对半导体产业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资,并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工作,这为国产芯片设备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投资的增加不仅加快了技术的突破,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此外,政府和行业对国产芯片供应链的支持也是促进国产半导体设备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政府和各行业加大了对国产芯片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外部压力与选择国产设备

中国的晶圆企业过去常常选择从国外采购先进且稳定的半导体设备。然而,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下,尤其是美国不断实施各种禁令,将众多企业列入黑名单之后,国内芯片企业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不得不考虑更多方案,选择国产供应链。随着国产设备自给率的提升,国内芯片企业减少了对国外设备的依赖,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国产设备突破和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国产化率超过40%,但光刻设备在国内的国产化率仅为个位数,尚未达到10%。光刻设备是所有国产设备中发展最为滞后的领域,急需突破。突破光刻设备的国产化将是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半导体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一步。

总结:

国产半导体设备的自给率在过去两年内呈现出了翻倍式的增长,目前已超过40%。这一成就得益于大量的研发投资、政府和行业的支持,以及外部环境的压力。然而,国内芯片产业仍然面临光刻设备国产化的挑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突破。未来,随着国产设备自给率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半导体产业有望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对全球半导体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我国来说,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强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推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关键所在。只有坚定不移地发展国产芯片供应链,国内芯片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XmqpQsOOkSNlIcs_jwQPw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