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制造芯片的关键设备,外企几乎统治中国市场,国产替代加速崛起

文/球子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

在半导体产业的三大环节中,半导体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半导体设备决定了芯片能否顺利生产。

如光刻机、刻蚀机、清洗设备、检测设备、封装设备等等,都可以统称为半导体设备,而半导体设备也是我国芯片产业一大短板。

从目前的半导体设备市场的格局来看,寡头垄断的局面明显,从上图不难看出,从光刻机亦到刻蚀机设备再到清洗设备,行业前三没有一家中国公司,而且前三名的市场份额占比极高,除了CVD设备之外,其他半导体设备前三名的企业都占到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反观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厂商,相关设备的国产化率平均在10%到20%之间,甚至部分设备我国依旧处在高度被垄断的局面,如光刻机和探针设备,国产化率更低。

从上述来看,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几乎被外企所垄断,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非常不利。

那么,为何我国半导体设备被垄断的局面会如此严重?

在笔者看来,原因无非就两点,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半导体产业起步晚,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对于相关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不注重;

另一方面,早期“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盛行,不少芯片厂商选择依赖外企,进口半导体相关设备。

当国内企业意识到半导体设备重要性时已经为时已晚,因为国外企业已在半导体设备方面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壁垒,国产半导体设备企业想要突破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目前,我国正在全力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并制定了阶段性的目标,在2025年实现70%的国产芯片自给率,但想要完成这个目标,国产半导体制造设备自主是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随着国内半导体设备规模的不断提升,如果到2025年,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到50%的话,销售规模将呈现出3到5倍的增长。要知道,早在2020年,中国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设备市场,年销量已经超过180亿美元。

所以,在此背景下,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厂商将迎来非常大的发展机遇,国产替代的速度也会提升。

那么,中国的半导体设备产业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笔者一句话总结:中国半导体设备已经实习加速替代。

具体来看,除了光刻机之外,其它的半导体相关制造设备已经实现跨越式突破,大部分都达到了14nm的水平,其中,中微半导体生产的刻蚀机已经成功打入台积5nm生产线。

这也就意味着,在成熟工艺生产线方面,我国的半导体设备基本上已经可以自给自足。

不仅如此,在半导体设备的关键技术方面,我国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清华大学官方的消息,由清华大学华海清科主导研发的国内首台12英寸超精密晶圆减薄机,已经出机,并且,目前该设备已送往国内某龙头企业,进行实战测试检验。

晶圆减薄机主要应用于先进封装领域,也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主要作用,去除晶圆背部多余的材料。

不只是晶圆减薄机,在晶圆清洗机、等离子注入机以及光刻机等关键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上,我国都已经在加速突围。

总之,笔者相信,国产半导体设备在不久的未来会彻底摆脱卡脖子,真正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102A01OX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