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31岁程序员熬夜工作后突发心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王蕊

每年的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我们该如何预防心梗的发生?如果真的意外来临时,我们又该如何救命?

视觉中国供图

31岁小伙、43岁老师连续熬夜后

差点要命

“谢谢你们,幸亏你们坚持,我才捡回一条命。”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心内科门诊,今年31岁的小丁(化名)拿着复查良好的报告单,高兴地对邬涣东医师说。

小丁是一名程序员,日常工作非常忙碌,前阵子因为公司正在上线一个大项目,小丁和组里的员工一起熬了好几个晚上,都是凌晨三四点才睡下,上午又要接着开工,甚至还通宵了一天。

终于等到项目完成,小丁和同事约着一起去庆祝一番,然而还没走出公司,他就突然感到胸痛胸闷、整个人站不住想要倒下去,同事赶紧把他送来了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急诊科。

经相关检查,小丁心电图显示ST段改变,血液中肌钙蛋白指标也大大超过正常标准,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心内科邬涣东医师赶来进行急会诊,为小丁进行了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小丁的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发急性心梗,需要植入1个支架,但小丁却犹豫了。

“我当时考虑我才这么年轻,感觉放支架是老人才做的手术,而且我只是胸闷胸痛,好像没这么严重吧。”小丁说。

“你已经发生了心梗,如果不及时放入支架,不把闭塞的血管打开,心脏就会缺血,心肌细胞死亡,很可能会发生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有生命危险。”心内科专家团队耐心地和小丁及赶来的女友解释道。

最终,在专家的解释和女友的劝说下,小丁接受了手术,置入支架,重新打开了“生命通道”。

无独有偶,就在小丁被送来的前几天,还有一位附近学校的43岁老师在打篮球时突发胸闷、浑身不适被送来急诊,在打篮球前,他也连续熬夜多天。经检查他的冠脉三支均已发生了严重病变,前降支中远端重度狭窄、回旋支远端重度狭窄、右冠状动脉远端闭塞,由于病情危重,尽管经过紧急手术、置入支架,但后续还需要较长时间恢复。

心梗不断年轻化

这些习惯真的要改

邬涣东医师表示,急性心梗一般发生在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动脉粥样硬化指的是血管内膜上有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从而形成斑块造成血管狭窄、硬化,当某一诱因导致斑块发生破裂后,血小板就会大量聚集在破裂部位表面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造成心梗、脑梗等意外。

经过进一步检查,小丁和这名男教师老师都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在熬夜、剧烈运动、寒冷等因素刺激下,最终发生心梗。

这些年轻心梗患者,几乎都有同样的标签:工作压力大、情绪调节不佳、熬夜、久坐、不运动、大吃大喝或饮食不规律,还有一些有明显的烟酒史

像前文提到的小丁,虽然他并不胖,但他一年多前被查出了高血压且没有良好控制,有10年的吸烟史,一天最起码一包烟,而且经常熬夜、久坐、不运动,工作压力也非常大;那名男教师也同样抽烟喝酒,喜欢熬夜。

专家表示,虽然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等容易诱发心梗,但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元凶”。所以“对付”心梗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好预防: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戒烟戒酒,均衡饮食,作息规律不熬夜,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意外来临时

我们该怎么自救和救人

“如今心梗几乎快成了‘年轻病’了,从我们临床接诊到的病例来看,30至50岁人群已经成为急性心梗的‘主力军’。”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郭晓纲主任医师说。老年人人群本就会特别重视心血管问题,会随时注意,一有不舒服可能就会及时就医,而年轻人反而觉得心血管疾病离自己很远,觉得自己年纪尚轻,不会发生心梗等意外,有点不舒服也会选择“扛过去”。

秋冬季是心梗等心血管疾病高发时间。专家表示,心梗的来临一般还是有一些征兆,年轻人千万不能忽视这些身体的求救信号:如果突发较长时间的胸闷或胸痛,特别是伴有出虚汗、气短等症状时,就要引起重视,需要立即呼叫120就医;另外出现左肩、左上肢及背部疼痛、一过性意识障碍、晕厥先兆、胸痛伴随牙齿酸痛、上腹部疼痛等症状,也需及时就诊,明确心脏状态。

还应重视体检,如果发现“三高”问题,要及时治疗,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更重要的是,如果平时有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症状的,要及时就诊,可以做平板运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可以发现出现心梗的征兆,另外必要时还可做冠脉造影检查,这是判断冠脉情况的金标准。

另外,一旦意外真的来临,大家要记住最关键的就是“快”——第一时间送医就诊,第一时间开通血管。如果发生心脏骤停,身边人可以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时先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所以掌握心肺复苏技能非常重要,关键时刻可能可以挽救生命。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LTEAA6OoYEH68u_4yXSzH-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