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国制造未来的方向是“人工智能”,哪些人才会最抢手?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制造业将减少610000个低技能劳动、中等技能劳动岗位,需要约210000个从事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研发工作的高技能工人和工程师,并且,需要约760000个新生岗位。如机电一体化专家、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架构师IT、用户界面设计师、机器人协调员、工业数据科学家等。

昨天和今天,在上海电机学院举办的第二届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德论坛:上来自中德两国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们对“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与智能制造人才需求”做了详详细细的分析。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表示,机械工作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直接、最核心的表现是“低端产品大量过剩,高端产品明显不足”,尤其是“高端基础机械和基础零部件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

他认为制造业变革中最紧缺的是装备制造关键基础领域、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绿色制造领域、现代制造服务领域、工业工程与经济管理领域、国际化经营领域、科研试验与工程实施领域等装备制造领域的各类创新型应用技术技能人才。

上海电机学院校长胡晟

上海电机学院校长胡晟认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关键是要有升级版的劳动力结构与之相适应:一是高移的学历层次。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技术教育是未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二是复合的知识结构。高端制造业发展要求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备学科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更加全面、更加宽广的知识背景,如自动化、信息技术、机械专业等多学科背景知识;三是多元的能力特征。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既要具有专业能力,又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能力;四是卓越的综合素质。

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由于智能制造系统融合了机械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和工业工程类五大类学科,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信息物理融合、物联网等技术,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明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才需求,明确提出智能制造不仅需要专业型人才和跨学科人才,更需要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系统级人才。

高校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改变

在如何培养智能制造人才方面,中德高校都在不断探索。不来梅应用技术大学教授Joachim Freimuth认为,工业4.0不是一项技术,而是强调人类与机器的交流互动、紧密协作。因此,工业4.0可以被理解为社会技术系统,它需要技术领域知识、信息技术、系统性思维方式以及互联系统所需要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人能力。这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不能只培养学生孤立的技术能力,还需要跨学科延伸的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高校需要与企业界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创新产教协同办学模式,构筑了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工程教育模式,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建了800余家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为新工科建设构筑了坚实的实践平台基础。

上海电机学院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实践“以校为主、政府搭台、企业融入”,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以校为主”:根据临港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在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学校建设智能制造新专业、修订传统制造人才培养方案并付诸实施。

近年来新增电机电器智能化、电子封装技术、再制造技术与工程、物联网等智能制造新专业;同时,根据上海市临港地区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发展战略,在临港管委会支持下成立全新形态“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中德、校企合作开展智能制造应用型人才培养。

“政府搭台”:根据“行动方案”,临港管委会提出了六个方面24条行动措施。包括构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构建智能制造跨界合作体系、强化智能制造人才保障、加强智能制造金融支持等措施。在人才培养方面,管委会以专项申报的方式每年以1000万的资金支持学校“中德智能制造学院”的建设。

“企业融入”:在政府的支持下,临港的智能制造引擎企业积极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他们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内容的重组、实践教学的支撑以及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培养等全方位参与。在课堂教学方面,由企业专家主导的“中国系列课程——中国装备”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成为了学校最热门的通识课程之一。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06A1BL6O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